预应力筋拉完毕,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且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短边长的4%。
预应力筋拉完毕,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且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短边长的4%。
参考解析
解析:预应力筋拉完毕,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且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短边长的4%。
相关考题:
关于城市桥梁工程先张法预应力筋铺放与张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同时不得大于构件最短 边长的4%。B.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C. 张拉时,对钢丝、钢绞线而言,同一构件内断丝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1%;对钢 筋而言,不容许断筋D. 张拉时,对钢丝、钢绞线而言,同一构件内断丝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6%;对钢 筋而言,不容许断筋
下列对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操作时的施工要点叙述有误的是( )。A.横梁须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应不大于2mmB.张拉时,张拉方向与预应力钢材在一条直线上C.张拉时,沿台座长度方向每隔4—5m应放一个防护架D.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3mm,同时不得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4%
采用先张法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说法错误的是()。A: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事先调整初应力,使其相互之间应力一致B:预应力筋张拉后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mmC:预应力筋应采用电弧切割,不得采用切断机切断D:应采取正确的湿热养护制度以减少因温差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闸门支承工作轮更换新轨道的标准是()。A、型号尺寸符合原设计要求B、安装的垂直度不得大于0.05%C、安装的垂直度不得大于0.15%D、安装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mmE、安装位置偏差不得大于3mm
单选题关于先张法预应力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A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且不得大于构件界面短边边长的4%B单根张拉时,其张拉顺序宜由下向上,由中到边(对称)进行C设计无要求时,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60%D超过10h尚未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对预应力筋进行再次检查
单选题关于先张法预应力施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台座在先张法生产中,承受预应力筋的全部张拉力B在先张法中,施加预应力宜采用一端张拉工艺,张拉控制应力和程序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C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85%D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且不得大于构件界面短边边长的4%
单选题预应力筋张拉完毕,预应力筋对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毫米,也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短边长的4%。A5B6C7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