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排序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将给定的序列建成一个堆,第二阶段逐次输出堆顶元素。设给定序列{48,62,35,77,55,14,35,98},若在堆排序的第一阶段将该序列建成一个堆(大根堆),那么交换元素的次数为()。A.5B.6C.7D.8

堆排序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将给定的序列建成一个堆,第二阶段逐次输出堆顶元素。设给定序列{48,62,35,77,55,14,35,98},若在堆排序的第一阶段将该序列建成一个堆(大根堆),那么交换元素的次数为()。

A.5
B.6
C.7
D.8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已知序列{11,19,5,4,7,13,2,10}(1)试给出用归并排序法对该序列作升序排序时的每一趟的结果。(2)对上述序列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初始堆(要求小根堆,以二叉树描述建堆过程)。

一组记录的关键字序列为(47,80,57,39,41,46),利用堆排序(堆顶元素是最小元素)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 )。 A.39,47,46,80,41,57B.39,41,46,80,47,57C.41,39,46,47,57,80D.39,80,46,47,41,57

一组记录的关键字序列为(47,80,57,39,41,46),利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回答( )(堆顶元素是最小元素,采用树的形式建堆)。 A. 39,41,57,80,47,46B.39,41,46,80,47,57C. 39,47,46,80,41,57D.39,41,57,80,46,47输出堆顶元素后,调整后的堆为回答( )。A.41,47,46,80,57B.41,57,46,80,47C.41,57,80,47,46D.41,80,46,47,57

对于关键码序列18,30,35,10,46,38,5,40,进行堆排序(假定堆的根结点是最小关键码),在初始建堆过程中需进行的关键码交换次数为 ( ) 。

一组记录的关键字序列为(46,79,56,38,40,84)(1)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给出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给出逐次交换元素的过程,要求以升序排列)。(2)对上述序列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大根堆,要求以二叉树逐次描述建堆过程。

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列叙述中()内的正确答案:堆是一种有用的数据结构。例如关键码序列(A) 是一个堆。堆排序是一种(B) 排序,它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建堆,常用的建堆算法是1964年 Floyd提出的(C) 。对含n个元素的序列进行排序时,堆排序的时间复杂性是(D) ,所需的附加存储结点是(E)。供选择的答案A:①16,72,31,23,94,53②94,53,31,72,16,53③16,53,23,94,31,?2④16,31,23,94,53,72⑤94,11,53,23,16,72B:①插入 ②选择 ③交换 ④基数 ⑤归并C:①淘汰法 ②筛选法 ③递推法 ④LRU算法D、E:①O(nlog2n) ②O(n) ③O(log2n)④O(n2) ⑤O(1)

对于序列{26,33,35,29,19,12,22}, (1)判断它是否是堆,若是,写出其是大顶堆还是小顶堆;若不是,把它调整为堆,写出调整的过程和调整后的序列。 (2)写出对该序列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每一趟结束时的关键字状态。

设关键字集合为{10,2,14,8,12,13}, (1)写出用希尔排序方法对序列排序时每一趟结束时的关键字状态。 (2)用堆排序方法对其从小到大排序,画出堆排序的初态、建堆和排序过程中重建堆的过程。

判断以下序列是否是堆,若不是,把它调整为堆(要求记录交换次数最少),写出调整后的序列。 1){5,26,20,60,80,35,53,70} 2){26,33,35,29,19,12,22}

对于关键码序列18,30,35,10,46,38,5,40进行堆排序(假定堆的根结点为最小关键码),在初始建堆过程中需进行的关键码交换次数为 ( )。

设一组初始记录关键字序列为20,18,22,16,30,19,则根据这些初始关键字序列建成的初始堆为8,9。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对于n个元素的关键字序列K1,K2,…,Kn,若有Ki≤K2i≤且Ki≤2i+1(i=1,2,…,[n/2],2i+1≤n),则称其为小根堆。以下关于小根堆及其元素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关键字序列K1,K2,…,Kn呈非递减排序时一定为小根堆B.小根堆中的序列K1,K2,K4…,K2j(2j≤n)一定为非递减序列C.小根堆中元素K2i与K2i+1(2i≤n,2i+1≤n)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D.小根堆的最后一个元素一定是序列的最大元素

对于n个元素的关键宇序列{k1,k2, ...kn},当且仅当满足关系kik2i且kik2i+1{i=1.2...[n/2]} 时称其为小根堆(小顶堆)。以下序列中,( )不是小根堆。A.16,25,40,55,30,50,45B.16,40,25,50,45,30,55C.16,25,39.,41,45,43,50D.16,40,25,53,39,55,45

堆是一种数据结构,分为大顶堆和小顶堆两种类型。大(小)顶堆要求父元素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其左右孩子元素。则____1__是一个大顶堆结构,该堆结构用二叉树表示,其高度(或层数)为___2___。1、_____A.94,31,53,23,16,27B.94,53,31,72,16,23C.16,53,23,94,31,72D.16,31,23,94,53,72

堆是一种数据结构,分为大顶堆和小顶堆两种类型。大(小)顶堆要求父元素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其左右孩子元素。则__1____是一个大顶堆结构,该堆结构用二叉树表示,其高度(或层数)为___2___。2、_____A.2B.3C.4D.5

堆是一种数据结构,分为大顶堆和小顶堆两种类型。大(小)顶堆要求父元素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其左右孩子元素。则( )是一个小顶堆结构。堆结构用二叉树表示,则适宜的二叉树类型为( )。对于10个结点的小顶堆,其对应的二叉树的高度(层数)为( )。堆排序是一种基于堆结构的排序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请作答此空)。A.lgnB.nlgnC.nD.n2

堆是一种数据结构,分为大顶堆和小顶堆两种类型。大(小)顶堆要求父元素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其左右孩子元素。则( )是一个小顶堆结构。堆结构用二叉树表示,则适宜的二叉树类型为(请作答此空)。对于10个结点的小顶堆,其对应的二叉树的高度(层数)为( )。堆排序是一种基于堆结构的排序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A.普通二叉树B.完全二叉树C.二叉排序树D.满二叉树

堆是一种数据结构,分为大顶堆和小顶堆两种类型。大(小)顶堆要求父元素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其左右孩子元素。则(请作答此空)是一个小顶堆结构。堆结构用二叉树表示,则适宜的二叉树类型为( )。对于10个结点的小顶堆,其对应的二叉树的高度(层数)为( )。堆排序是一种基于堆结构的排序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A.10,20,50,25,30,55,60,28,32,38B.10,20,50,25,38,55,60,28,32,30C.60,55,50,38,32,30,28,25,20,10D.10,20,60,25,30,55,50,28,32,38

利用筛选法,把序列{37,77,62,97,11,27,52,47}建成堆(小根堆),画出相应的完全二叉树,并写出对上述堆所对应的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得到的序列。

利用筛选过程把序列{42,82,67,102,16,32,57,52}建成堆(小根堆),画出相应的完全二叉树(不要求中间过程)并写出对上述堆对应的完全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得到的序列。

设待排序文件各个记录的排序码序列为:19、23、2、67、39、91、43、25,进行堆排序,请回答:写出初始大根堆序列。

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放入已排序序列(初始为空)的一端的方法,称为()排序。A、堆B、冒泡C、选择D、快速

在一个小根堆中,堆顶结点的值是所有结点中的(),在一个大根堆中,堆顶结点的值是所有结点中的()。

问答题设待排序文件各个记录的排序码序列为:19、23、2、67、39、91、43、25,进行堆排序,请回答:写出初始大根堆序列。

填空题在一个小根堆中,堆顶结点的值是所有结点中的(),在一个大根堆中,堆顶结点的值是所有结点中的()。

单选题一组记录的关键字序列为(47,80,57,39,41,46),利用堆排序(堆顶元素是最小元素)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A39,47,46,80,41,57B39,41,46,80,47,57C41,39,46,47,57,80D39,80,46,47,41,57

单选题假定对元素序列(7, 3, 5, 9, 1, 12)进行堆排序,并且采用小根堆,则由初始数据构成的初始堆为()。A 1, 3, 5, 7, 9, 12B 1, 3, 5, 9, 7, 12C 1, 5, 3, 7, 9, 12D 1, 5, 3, 9, 1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