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工程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m的地段,才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A.0.5~1B.1.0~1.5C.1.5~2D.2.5~3

城市防洪工程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m的地段,才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A.0.5~1
B.1.0~1.5
C.1.5~2
D.2.5~3

参考解析

解析:一般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1m的地段,才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地势过低或经常受洪水威胁的地段,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否则必须修筑堤坝等防洪设施。堤坝以内的河滩地不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相关考题:

城市建设用地必须考虑防洪问题,一般要求( )的地段,才可选作城市用地。A.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1.0mB.10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1.0mC.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1.0~1.5mD.10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1.0~1.5m

河谷地带的阶地是城市选址和建设的主要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尤其是港口码头用地选择,应以( )地段为宜。A.河流的凹岸B.平直河岸C.河流的凸岸D.黄土河岸

城市建设用地必须考虑防洪问题,一般要求( )的地段,才可选作城市用地。A.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1.0米B.10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1.0米C.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1.0~1.5米D.10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1.0~1.5米

下列表述中,属于城市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A.城市的发展规模B.城市建设用地布局C.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D.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一般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m的地段,可选作城市用地。A.0.5~1.0B.1.0~1.5C.1.5~2.0D.1.0~2.5

某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特征如下:地基承载力为1.2kg/cm2,地下水位埋深为1.3m,坡度为8%,该用地在百年洪水位以上,无冲沟,则该建设用地属于( )。A.一类一级用地B.一类二级用地C.二类一级用地D.二类二级用地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A:50.2~112.6m2/人内确定B:90.1~105.0m2/人内确定C:18.0~28.0m2/人内确定D:10.0~25.0m2/人内确定

城市建设用地必须考虑防洪问题,一般要求()的地段,才可选作城市用地。A.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1.0米B.10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1.0米C.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1.0~1.5米D.10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1.0-1.5米

一般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m的地段,可选作城市用地。A:0.5~1.0B:1.0~1.5C:1.5~2.0D:1.0~2.5

一般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m的地段,可选作城市用地。A. 0. 5 ~ 1.0 B. 1.0-1.5C. 1.5 -2.0 D. 1.0-2.5

城市防洪工程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m的地段,才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A:0.5~1B:1.0~1.5C:1,5~2D:2.5~3

在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中,适宜作为住宅用地的是(  )。A.山地、丘陵地区的阳坡B.全年最小风向的上风侧C.百年以上洪水位以下的地段D.不稳定的滑坡体下滑方向

在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中,适宜作为住宅用地的是( )。(2007年真题)A.山地、丘陵地区的阳坡B.全年最小风向的上风侧C.百年以上洪水位以下的地段D.不稳定的滑坡体下滑方向

城市用地评价中,不适于作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A:承载力小于60kPa和厚度在2m以上的泥炭层或流沙层的土类B:坡度超过20%的坡地C:经常被洪水淹没,且淹没深度超过1.8m的土地D:受冲沟、滑坡等工程地质病害严重影响的地段

在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中,适宜作为住宅用地的是(  )。A、山地、丘陵地区的阳坡B、全年最小风向的上风侧C、百年以上洪水位以下的地段D、不稳定的滑坡体下滑方向

城市防洪工程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m的地段,才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A、0、5~1B、1、0~1、5C、1、5~2D、2、5~3

根据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下列地段中,属于一类建设用地的是 ( )。A.存在冲沟、岩溶等现象的地段B.存在百年一遇洪水淹没危险的地段C.地下水位高于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的地段D.采用简单工程措施即可排除地面积水的地段

在地形和洪水位变化较大的丘陵地区,正确的城市防汛措施是( )。A.在河流两岸预留蓄滞洪区B.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建设控制闸C.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段建设排水泵站D.在设计洪水位以上选择城市建设用地

下列哪项对策措施不属于防洪安全布局的内容( )。A.合理选择城市建设用地B.将城市重要功能区布置在洪水风险相对较小的地段C.预留足够的行洪通道D.建设高标准的防洪工程

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是( )。A.不稳定的滑坡体本身B.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的分布地段C.处于滑坡体下滑方向的地段D.膨胀土地区E.地基承载力良好的地区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未包括()A.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B.规划人均城乡用地面积标准C.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D.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未包括()A: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B:规划人均城乡用地面积标准C: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D: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我国城市用地从行政建制角度可划分为()A、市区B、郊区(包括近郊区和远郊区)C、城市建设用地D、非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用地评价中的工程评估,是对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的工程评估,通常根据地下水位的深度、洪水淹没范围、地基承载力、地形坡度等自然条件,评估用地适于建设的优劣程度,一般分类不包括()。A、适宜城市建设用地B、基本适宜城市建设用地C、不适宜城市建设用地D、特别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单选题某濒临水库地区高速公路拟建一处长隧道,经外业勘测,该处五十年一遇洪水位为776.52m,百年一遇洪水位为778.12m,三百年一遇洪水位为782.52m,调查走访发现最高洪水位782.80m。波浪侵袭高0.5m(不考虑壅水高),隧道洞口路肩设计高程应采用(  )。[2019年真题]A778.62mB779.12mC783.02mD783.52m

单选题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 – 2011),有关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5.1 ~ 105.0 m2人内确定。B首都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105.1 ~ 115.0 m2/人内确定。C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部分山地城市、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具有特殊情况的城市,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且上限不得大于100.0m2/人。 D编制和修订城市(镇)总体规划应以本标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远期规划控制标准。

多选题我国城市用地从行政建制角度可划分为()A市区B郊区(包括近郊区和远郊区)C城市建设用地D非城市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