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2岁。因气急、乏力、生长发育落后就诊。入院后被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择期手术治疗。护士针对该患儿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A.合理用药B.保证充足的睡眠C.充分运动,增强体质D.定期复查E.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患儿男,2岁。因气急、乏力、生长发育落后就诊。入院后被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择期手术治疗。护士针对该患儿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

A.合理用药
B.保证充足的睡眠
C.充分运动,增强体质
D.定期复查
E.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患儿2岁,生后3个月出现发绀、哭闹,活动后发绀加重,该患儿生长发育落后,有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连续性杂音,该患儿可能的诊断为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

患儿女,13个月。生后3个月起青紫逐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青紫明显,胸骨左缘 患儿女,13个月。生后3个月起青紫逐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该患儿最可能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

患儿,2岁。生后3个月出现青紫,哭闹、活动后,青紫明显加重,该患儿生长发育落后,喜蹲踞,有杵状指,心前区有明显杂音,患儿可能为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

患儿男5岁,平时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在门诊诊断为“房间隔缺损”,拟择期手术治疗。门诊护士对家属的健康教育要点,错误的是()。A.本病为一种先天性心脏病B.术前最重要的是防止皮肤破损C.治疗方案以手术为主D.经过治疗,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E.术前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患儿男,2岁。因气急、乏力、生长发育落后就诊。入院后被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择期手术治疗。护士针对该患儿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A.合理用药B.保证充足的睡眠C.充分运动,增强体质D. 定期复查E.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96~97题共用题干)患儿,女,1岁,生后3个月起青紫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口唇、鼻尖、耳垂、指趾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趾),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该患儿可能的诊断为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

患儿男,7岁。从小体弱、消瘦、平时容易感冒,因患肺炎入院治疗。查体时发现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可见毛细血管搏动及股动脉枪击音。结合患儿病史应考虑为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

30周早产患儿,生后24小时因吸入性肺炎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较响亮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显示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应如何治疗A、治疗肺炎,待3~4岁后手术B、观察到3个月后不闭合可手术C、治疗肺炎同时,应用吲哚美辛(消炎痛)D、立即手术治疗E、立即应用心导管介入技术将未闭的动脉导管进行堵塞

患儿男,2个月,出生后喂养困难,体重未见增加。查体:心动过速,上肢血压>下肢血压,股动脉搏动很弱。该患儿首先应怀疑的诊断为A、动脉导管未闭B、主动脉弓离断C、主动脉缩窄D、室间隔缺损E、大动脉炎为明确诊断,应优先选用的检查方法是A、心电图B、胸部X线片C、超声心动图D、CTE、心血管造影该患儿如确诊为CoA,应采取的治疗方案是A、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尽快手术B、因患儿太小,手术风险大,应给予保守治疗C、3~5岁再考虑手术治疗D、如患儿现在手术,CoA术后再狭窄的可能性大,应在成人后手术E、继续观察和药物治疗,病情加重时再手术

早产儿(孕33周),出生后3天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给予患儿最合理的治疗措施是A.手术结扎B.切断并缝扎导管C.消炎痛治疗D.介入治疗E.随访观察

患儿男,2岁。生后3个月起出现青紫,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口唇青紫,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最可能的原因是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法洛四联症D.动脉导管未闭E.肺动脉瓣狭窄

患儿女,13个月。生后3个月起青紫逐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该患儿最可能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

患儿,女,2岁6个月,因"发绀2年3个月"来诊。哭闹、活动后明显加重。查体:生长发育落后,有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连续性杂音。该患儿可能的诊断为()。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

患儿女,13个月。生后3个月起青紫逐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该患儿最可能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

患儿,2岁,生后3个月出现发绀,哭闹,活动后发绀加重,该患儿生长发育落后。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杂音,该患儿可能诊断为:()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

患儿6岁,生长发育落后,曾经多次患肺炎,平时无紫绀。听诊于胸骨左缘上方闻及一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水冲脉、指甲床毛细血管搏动。该患儿的治疗为()A、等待动脉导管自行关闭B、等待出现肺高压时手术或介入堵闭C、介入堵闭或手术结扎动脉导管D、控制心衰,长期地高辛治疗E、观察随访

患儿6岁,生长发育落后,曾经多次患肺炎,平时无紫绀。听诊于胸骨左缘上方闻及一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水冲脉、指甲床毛细血管搏动。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肺动脉瓣狭窄D、法洛四联症E、动脉导管未闭

患儿,女,1岁,生后3个月起青紫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口唇、鼻尖、耳垂、指趾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趾),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减弱。该患儿可能的诊断()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

患儿男,6岁,因活动后气短就诊。查体发现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及收缩期震颤,并可及Ⅳ/6收缩期杂音,P2明显减弱。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A、动脉导管未闭B、房间隔缺损C、肺动脉口狭窄D、室间隔缺损E、主动脉缩窄

单选题患儿,男,3岁。平日活动后心悸、气促,常患肺炎,发育落后,胸部听诊可闻及杂音,有末梢毛细血管搏动、水冲动。临床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对患儿做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 )A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本病的病因B指导家长合理安排患儿的食宿C停止各种预防接种D介绍本病的治疗进展E指导如何观察患儿活动过量的表现

单选题患儿6岁,生长发育落后,曾经多次患肺炎,平时无紫绀。听诊于胸骨左缘上方闻及一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水冲脉、指甲床毛细血管搏动。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肺动脉瓣狭窄D法洛四联症E动脉导管未闭

单选题患儿6岁,生长发育落后,曾经多次患肺炎,平时无紫绀。听诊于胸骨左缘上方闻及一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水冲脉、指甲床毛细血管搏动。该患儿的治疗为()A等待动脉导管自行关闭B等待出现肺高压时手术或介入堵闭C介入堵闭或手术结扎动脉导管D控制心衰,长期地高辛治疗E观察随访

单选题患儿男,4岁。肺炎病史3次,活动后心慌、气短,生长发育缓慢,产生差异性青紫,下半身和左上肢青紫明显。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

单选题患儿,女,1岁,生后3个月起青紫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口唇、鼻尖、耳垂、指趾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趾),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减弱。该患儿可能的诊断()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

单选题患儿,女,2岁6个月,因"发绀2年3个月"来诊。哭闹、活动后明显加重。查体:生长发育落后,有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连续性杂音。该患儿可能的诊断为()。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

单选题患儿,2岁,生后3个月出现发绀,哭闹,活动后发绀加重,该患儿生长发育落后。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杂音,该患儿可能诊断为:()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

单选题患儿男,4岁。自幼青紫,生长发育落后,杵状指(趾),喜蹲踞,20分钟前突然发生昏厥,可能为(  )。A动脉导管未闭B癫痫C法洛四联症D重度贫血E心力衰竭

单选题患儿,女,1岁,生后3个月起青紫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口唇、鼻尖、耳垂、指/趾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趾,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减弱。该患儿可能的诊断为()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