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出租图书和唱碟。由于业务需求,该公司委托希赛公司开发一套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记录所有的图书信息、唱碟信息、用户信息、用户租借信息等。希赛公司决定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开发此系统。图2-22所示为某类图书或唱碟被借阅时应记录的信息,图2-23描述了系统定义的两个类Book和CD,分别表示图书和唱碟的信息。【问题1】经过进一步分析,设计人员决定定义一个类Items_on_loan,以表示类Book和CD的共有属性和方法。请采用图2-23中属性和方法的名称给出类Items_on_loan应该具有的属性和方法。(注意:不同名称的属性和方法表示不同的含义,如CD中的composer与Book中的author无任何关系)【问题2】为了记录每种图书或唱碟租借的历史记录,引入类CirculationHistory,类中存储的信息是图2-22中所表示的内容。请采用UML表示法将下列四个类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问题3】现需了解十大最畅销(借出次数最多)图书或唱碟。为此,引入TenPopulate类以存储所有十大畅销图书或CD的名称及其被借出的次数。图2-24的顺序图描述了某类图书或唱碟被借出后成为十大畅销图书或唱碟时对象间的消息交互。系统在一次运行过程中,应有 (1) 个TenPopulate实例对象最合适,一个TenPopulate类实例对象最多需要和 (2) 个Items_on_loan实例对象交互。

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出租图书和唱碟。由于业务需求,该公司委托希赛公司开发一套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记录所有的图书信息、唱碟信息、用户信息、用户租借信息等。希赛公司决定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开发此系统。图2-22所示为某类图书或唱碟被借阅时应记录的信息,图2-23描述了系统定义的两个类Book和CD,分别表示图书和唱碟的信息。



【问题1】
经过进一步分析,设计人员决定定义一个类Items_on_loan,以表示类Book和CD的共有属性和方法。请采用图2-23中属性和方法的名称给出类Items_on_loan应该具有的属性和方法。(注意:不同名称的属性和方法表示不同的含义,如CD中的composer与Book中的author无任何关系)
【问题2】
为了记录每种图书或唱碟租借的历史记录,引入类CirculationHistory,类中存储的信息是图2-22中所表示的内容。请采用UML表示法将下列四个类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问题3】
现需了解十大最畅销(借出次数最多)图书或唱碟。为此,引入TenPopulate类以存储所有十大畅销图书或CD的名称及其被借出的次数。图2-24的顺序图描述了某类图书或唱碟被借出后成为十大畅销图书或唱碟时对象间的消息交互。系统在一次运行过程中,应有 (1) 个TenPopulate实例对象最合适,一个TenPopulate类实例对象最多需要和 (2) 个Items_on_loan实例对象交互。



参考解析

解析:【问题1】
属性:title
方法:Reference Title
【问题2】
如图2-25所示
【问题3】
(1)1
(2)图书和唱碟种类数【解析】
本题主要涉及类的设计、类之间的关系和顺序图。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当中,类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类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问题1】
问题1要求考生写出类Items_on_loan的属性和方法,由于题目已经说明此类的属性和方法是Book类和CD类的公共属性和方法;又因为Book类和CD类中,不同名的属性、方法表示的含义不同,所以公共属性和方法就是同名属性和方法,因此,Items_on_loan的属性有title,方法有Reference title。
【问题2】
问题2引入了CirculationHistory类,此类用于记录每种图书或者光碟的租借记录。现要求CirculationHistory类、Book类、CD类及Items_on_loan类之间的关系,根据【问题1】可以知道,Items_on_loan是类Book和CD的公共部分,用面向对象的术语来说,类Items_on_loan是类Book和CD的父类,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继承关系。
再看CirculationHistory类和其他类的关系,CirculationHistory类只需要记录图书或唱碟的名称及借阅记录,而不需要其他详细资料,这样,CirculationHistory不必和Book与CD产生关系,只需要与Items_on_loan产生关系即可。由于CirculationHistory中除记录图书或唱碟名称以外,还需要记录借出时间、归还时间及用户名,这些数据无法从Items_on_loan中获取。一个CirculationHistory只包含一个Items_on_loan,存在1:1的关系,这说明Items_on_loan其实只是CirculationHistory的组成部分,但Items_on_loan可脱离CirculationHistory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一本图书或一张CD可以没有记录其借阅历史的CirculationHistory,但有记录其基本信息的Items_on_loan,所以它们之间又存在聚集关系(而不是那种部分随整体销毁而销毁的组合关系)。综上所述,4个类的关系如图2-25所示。



图2-25 ?4个类之间的关系
聚合关联中涉及到重复度,当没有指定重复度时,默认重复度为1,那么,图2-25中两个类CirculationHistory、Items_on_loan所在端的重复度都为1。
【问题3】
题目中说"引入TemPopulate类以存储所有十大畅销图书或CD的名称及其被借出的次数",可见TemPopulate类的功能是存储所有十大畅销图书或CD的名称及其被借出的次数。既然如此,系统在一次运行中只需要1个TenPopulate实例对象就可以了,因为它存储所有十大畅销图书或CD的名称及其被借出的次数。每当有图书或唱碟被借出时,都需要和TenPopulate类的对象发生交互,因此,当所有图书或CD都被借阅时,TenPopulate类实例对象需要跟所有这些Items_on_loan实例对象交互更新借出次数以评出十大最畅销图书或CD,一个TenPopulate类实例对象最多需要和"图书和唱碟种类总数"个Items_on_loan实例对象交互。

相关考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图书管理系统的资源目录中记录着所有可供读者借阅的资源,每项资源都有一个唯一的索引号。系统需登记每项资源的名称、出版时间和资源状态(可借阅或已借出)。2.资源可以分为两类:图书和唱片。对于图书,系统还需登记作者和页数;对于唱片,还需登记演唱者和介质类型(CD或者磁带)。3.读者信息保存在图书管理系统的读者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信息包括:读者的识别码和读者姓名。系统为每个读者创建了一个借书记录文件,用来保存读者所借资源的相关信息。现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该图书管理系统。识别类是面向对象分析的第一步。比较常用的识别类的方法是寻找问题描述中的名词,再根据相关规则从这些名词中删除不可能成为类的名词,最终得到构成该系统的类。表10-4给出了[说明]中出现的所有名词。通过对表10-4中的名词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了图10-4所示的UML类图(类的说明如表10-5所示)。表10-5所给出的类并不完整,根据[说明]和表10-4,将图10-4中的(a)~(c)处补充完整。

阅读以下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图书馆藏书管理系统,完成用户信息管理,借阅归还信息管理,馆藏书目的信息管理,违规处罚管理和各种查询等功能。系统的用户可分为超级用户和普通用户两类,超级用户负责系统维护,包括对藏书信息,用户信息,借阅和归还信息,违规处罚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等。普通用户即借阅者则只是具有查询书目信息,查询本人的借阅情况,违规处罚信息和预定书目的权限。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进入主界面。主界面为超级用户提供6项选择:图书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图书的借阅和归还信息管理,违规处罚信息管理,口令修改。普通用户有4项功能选择:书目查询,借阅归还信息,违规处罚信息,口令修改。图书信息管理:超级用户可以增加,修改,删除图书信息,也可以查看书目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超级用户可以增加,修改,删除用户信息,也可以查找用户信息。借阅归还信息:超级用户可以加入,修改,删除借阅纪录,查看某本书的借阅情况,查询指定的书目借阅和归还信息。违规处罚管理:超级用户可以给普通用户增加,修改,删除违规处罚信息,普通用户如果逾期不还图书,系统将暂时终止普通用户的借阅权利,直到用户接受违规处罚后,方可以恢复正常的借阅权利。口令修改:用户需要输入原口令,并且两次输入新口令一致后,系统即用新口令代替旧口令。图书馆藏书借阅系统信息流如图10-5所示,图书馆藏书管理系统的E-R模型图如图10-6所示。请写出图书馆藏书管理系统的E-R模型图,该系统涉及的实体集及属性。

为了记录每种图书或唱碟租借的历史记录,引入类CirculationHistory,类中存储的信息是图1-1中所表示的内容。请采用UML表示法将下列四个类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现需了解十大最畅销(借出次数最多)图书或唱碟。为此引入类TemPopulate以存储所有十大畅销图书或CD的名称及其被借出的次数。利用顺序图描述某类图书或唱碟被借出后成为十大畅销图书或唱碟时对象间的消息交互,通常在系统一次运行过程中,应有(11)个TenPopulate实例对象最合适,一个 TenPopulate类实例对象最多需要和(12)个Items_on_loan实例对象交互。[供选择的答案](11) A.1 B.2 C.10 D.n(图书和唱碟种类数)(12) A.2 B.10 C.20 D.n(图书和唱碟种类数)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问题3。[说明]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出租图书和唱碟。由于业务需求,该公司委托软件开发公司A开发一套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记录所有的图书信息、唱碟信息、用户信息、用户租借信息等。A公司决定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开发此系统。图1-1所示为某类图书或唱碟被借阅时应记录的信息,图1-2描述了系统定义的两个类Book和CD,分别表示图书和唱碟的信息。经过进一步分析,设计人员决定定义一个类Items on loan,以表示类Book和CD的共有属性和方法。请采用图1-2中属性和方法的名称给出类Items_on_loan应该具有的属性和方法(注意:不同名称的属性和方法表示不同的含义,如CD中的composer与 Book甲的author无任何关系)。

现需了解十大最畅销(借出次数最多)图书或唱碟。为此,引入TenPopulate类以存储所有十大畅销图书或CD的名称及其被借出的次数。下列顺序图描述了某类图书或唱碟被借出后成为十大畅销图书或唱碟时对象间的消息交互。系统在一次运行过程中,应有(1)个TenPopulate实例对象最合适,一个TenPopulate类实例对象最多需要和(2)个Items_on_loan实例对象交互。

阅读以下说明和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4。[说明]某音像制品出租商店欲开发一个音像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音像制品的租借业务。需求如下。1.系统中的客户信息文件保存了该商店的所有客户的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对于首次来租借的客户,系统会为其生成用户名和初始密码。2.系统中音像制品信息文件记录了商店中所有音像制品的详细信息及其库存数量。3.根据客户所租借的音像制品的品种,会按天收取相应的费用。音像制品的最长租借周期为1周,每位客户每次最多只能租借6件音像制品。4.客户租借某种音像制品的具体流程如下。(1)根据客户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客户身份。(2)若该客户是合法客户,查询音像制品信息文件,查看商店中是否还有这种音像制品。(3)若还有该音像制品,且客户所要租借的音像制品数小于等于6个,就可以将该音像制品租借给客户。这时,系统给出相应的租借确认信息,生成一条新的租借记录并将其保存在租借记录文件中。(4)系统计算租借费用,将费用信息保存在租借记录文件中并告知客户。(5)客户付清租借费用之后,系统接收客户付款信息,将音像制品租借给该客户。5.当库存中某音像制品数量不能满足客户的租借请求数量时,系统可以接受客户网上预约租借某种音像制品。系统接收到预约请求后,检查库存信息,验证用户身份,创建相应的预约记录,生成预约流水号给该客户,并将信息保存在预约记录文件中。6.客户归还到期的音像制品,系统修改租借记录文件,并查询预约记录文件和客户信息文件,判定是否有客户预约了这些音像制品。若有,则生成预约提示信息,通知系统履行预约服务,系统查询客户信息文件和预约记录文件,通知相关客户前来租借音像制品。现采用结构化方法对音像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获得如图7-10所示的顶层数据流图和图7-11所示的0层数据流图。图7-10中只有一个外部实体E1。使用[说明]中的词语,给出E1的名称。

阅读以下某图书管理系统的技术说明和数据流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4。[说明]某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图书管理和信息查询。对于初次借书的读者,系统自动生成读者号,并与读者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和地址等)一起写入读者文件。该系统的图书管理功能主要分为购入新书、读者借书、读者还书及图书注销4个方面。(1)购入新书时需要为该书编制入库单。入库单内容包括图书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价格、数量和购书日期,将这些信息写入图书目录文件并修改文件中的库存总量(表示到目前为止,购入此种图书的数量)。(2)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借书单内容包括读者号和所借图书分类目录号。系统首先检查该读者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拒绝借书;若有效,则进一步检查该读者已借图书是否超过最大限制数(假设每位读者能同时借阅的书不超过10本),若已达到最大限制数,则拒绝借书;否则允许借书,同时将图书分类目录号、读者号和借阅日期等信息写入借书文件中。(3)读者还书时需填写还书单。系统根据读者号和图书分类目录号,从借书文件中读出与该图书相关的借阅记录,标明还书日期,再写回到借书文件中,若图书逾期,则处以相应的罚款。(4)注销图书时,需填写注销单并修改图书目录文件中的库存总量。系统的信息查询功能主要包括读者信息查询和图书信息查询。其中,读者信息查询可得到读者的基本信息及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图书信息查询可得到图书基本信息和图书的借出情况。该图书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如图2-21所示;该图书管理系统的第0层DFD图,如图2-22所示;其中加工2的细化图,如图2-23所示。请用1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逻辑数据流图(Logical Data Flow Diagram)和物理数据流图(Physical Data Flow Diagram)之间的主要差别。

阅读下列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3。[说明]某企事业单位资料室需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初步的需求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室有图书管理员若干名,他们负责已购入图书的编目和借还工作,每名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包括工号和姓名;(2)读者可在阅览室读书,也可通过图书流通室借还图书,读者信息包括读者ID、姓名、电话和 E-mail,系统为不同读者生成不同的读者ID;(3)每部书在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以下简称书目),书目的基本信息包括ISBN号、书名、作者、出版商、出版年月,以及本资料室拥有该书的册数(以下简称册数),不同书目的ISBN号不相同;(4)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图书信息包括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当前状态,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5)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且每本图书最多只能借两个月,读者借书时需由图书管理员登记读者ID、所借图书ID、借阅时间和应还时间,读者还书时图书管理员在对应的借书信息中记录归还时间;(6)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即记录读者ID、需要借阅的图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某书目的信息如表7-13所示,与该书目对应的图书信息如表7-14所示。系统的主要业务处理如下。(1)入库管理:图书购进入库时,管理员查询本资料室的书目信息,若该书的书目尚未建立,则由管理员编写该书的书目信息并输入系统,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否则,修改该书目的册数,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对于进入流通室的书,其初始状态为“未借出”,而送入阅览室的书的状态始终为“不外借”。(2)借书管理:读者借书时,若有,则由管理员为该读者办理借书手续,并记录该读者的借书信息,同时将借出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借出”。(3)预约管理:若图书流通室没有读者要借的书,则可为该读者建立预约登记,需要记录读者ID、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和预约期限(最长为10天)。一旦其他读者归还这种书,就自动通知该预约读者。系统将自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预约记录并修改相关信息。(4)还书管理:读者还书时,则记录相应借还信息中的“归还时间”,对于超期归还者,系统自动计算罚金(具体的计算过程此处省略)。系统同时自动查询预约登记表,若存在其他读者预约该书的记录,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预约”,并将该图书ID写入相应的预约记录中(系统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记录时解除该图书的“已预约”状态);否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未借出”。(5)通知处理:对于已到期且未归还的图书,系统通过E-mail自动通知读者;若读者预约的书已到,系统则自动通过E-mail通知该读者来办理借书手续。根据以上[说明]设计的实体联系图(E-R图)如图7-12所示,请指出读者与图书、书目与读者、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说明]某单位资料室需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初步的需求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室有图书管理员若干名,他们负责己购入图书的编目和借还工作,每名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包括工号和姓名;(2)读者可在阅览室读书,也可通过图书流通室借还图书,读者信息包括读者D、姓名、电话和E-mail,系统为不同读者生成不同的读者ID;(3)每部书在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以下简称书目),书目的基本信息包括ISBN号、书名、作者、出版商、出版年月,以及本资料室拥有该书的册数(以下简称册数),不同书目的ISBN号不相同:(4)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图书信息包括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当前状态,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5)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且每本图书最多只能借两个月,读者借书时需由图书管理员登记读者①、所借图书D、借阅时间和应还时间,读者还书时图书管理员在对应的借书信息中记录归还时间;(6)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即记录读者ID、需要借阅的图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某书目的信息,以及与该书目对应的图书信息,如下表所示。系统的主要业务处理如下。(1)入库管理:图书购进入库时,管理员查询本资料室的书目信息,若该书的书目尚未建立,则由管理员编写该书的书月信息并输入系统,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否则,修改该书目的册数,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对于进入流通室的书,其初始状态为“未借出”,而送入阅览室的书的状态始终为“不外借”。(2)借书管理:读者借书时,若有,则由管理员为该读者办理借书手续,并记录该读者的借书信息,同时将借出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借出”。(3)预约管理:若图书流通室没有读者要借的书,则可为该读者建立预约登记,需要记录读者ID、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和预约期限(最长为10天)。一旦其他读者归还这种书,就自动通知该预约读者。系统将自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预约记录并修改相关信息。(4)还书管理:读者还书时,则记录相应借还信息中的“归还时间”,对于超期归还者,系统自动计算罚金(具体的计算过程此处省略)。系统同时自动查询预约登记表,若存在其他读者预约该书的记录,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预约”,并将该图书ID写入相应的预约记录中(系统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记录时解除该图书的“已预约”状态);否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未借出”。(5)通知处理:对于己到期且未归还的图书,系统通过E-mail自动通知读者:若读者预约的书已到,系统则自动通过E-mail通知该读者来办理借书手续。根据以上说明设计的实体联系图如下图所示,请指出读者与图书、书目与读者、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

阅读下列说明及图13-8和图13-9,回答问题,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说明】某电话公司决定开发一个管理所有客户信息的交互式网络系统。系统功能如下。(1)浏览客户信息:任何使用Internet的网络用户都可以浏览电话公司所有的客户信息(包括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2)登录:电话公司授予每个客户一个帐号。拥有授权帐号的客户,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页面设置个人密码,并使用该帐号和密码向系统注册。(3)修改个人信息:客户向系统注册后,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或者使用系统提供的页面,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4)删除客户信息:只有公司的管理人员才能删除不再接受公司服务的客户的信息。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认定出的类见表13-3。在需求分析阶段,采用UML的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描述系统功能需求,如图 13-8所示。请指出图中的A、B、C和D分别是哪个用例?

阅读下列说明以及图4-4和图4-5,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电话公司决定开发一个管理所有客户信息的交互式网络系统。系统的功能如下。1.浏览客户信息:任何使用因特网的用户都可以浏览电话公司所有的客户信息(包括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2.登录:电话公司授予每个客户一个账号。拥有授权账号的客户,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页面设置个人密码,并使用该账号和密码向系统注册。3.修改个人信息:客户向系统注册后,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或者使用系统提供的页面,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4.删除客户信息:只有公司的管理人员才能删除不再接受公司服务的客户的信息。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确定的类如表4-3所示。表4-3 开发过程中确定的类在需求分析阶段,采用UML的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描述系统功能需求,如图4-4所示。指出图中的A,B,C和D分别是哪个用例?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单位资料室需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初步的需求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室有图书管理员若干名,他们负责已购入图书的编目和借还工作,每名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包括工号和姓名;(2)读者可在阅览室读书,也可通过图书流通室借还图书,读者信息包括读者D、姓名、电话和E-mail,系统为不同读者生成不同的读者ID:(3)每部书在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以下简称书目),书目的基本信息包括ISBN号、书名、作者、出版商、出版年月,以及本资料室拥有该书的册数(以下简称册数),不同书目的ISBN号不相同:(4)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图书信息包括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当前状态,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5)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且每本图书最多只能借两个月,读者借书时需由图书管理员登记读者ID、所借图书ID、借阅时间和应还时间,读者还书时图书管理员在对应的借书信息中记录归还时间。某书目的信息以及与该书目对应的图书信息如下表所示。系统的主要业务处理如F。(1)入库管理:图书购进入库时,管理员查询本资料室的书目信息,若该书的书目尚未建立,则由管理员编写该书的书目信息并录入系统,然后编写并录入图书信息;否则,修改该书目的册数,然后编写并录入图书信息,对于进入流通室的书,其初始状态为“未借出”,而送入阅览室的书的状态始终为“不外借”。(2)借书管理:读者借书日寸,若有,则由管理员为该读者办理借书手续,并记录该读者的借书信息,同时将借出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借出”。(3)还书管理:读者还书时,则记录相应借还信息中的“归还时间”,对于超期归还者,系统自动计算罚金(具体的计算过程此处省略)。同时修改该图书的状态为“未借出”。(4)通知处理:对于已到期且未归还的图书,系统通过E-mail自动通知读者。根据以上说明设计的实体联系图如下图所示,请指出读者与图书、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出租图书和唱碟。由于业务需求,该公司委托软件开发公司A开发一套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记录所有的图书信息、唱碟信息、用户信息、用户租借信息等。A公司决定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开发此系统。如图3-2所示为某类图书或唱碟被借阅时应记录的信息,如图3-3所示描述了系统定义的两个类Book和CD,分别表示图书和唱碟的信息。经过进一步分析,设计人员决定定义一个类Items_on_loan,以表示类Book和ED的共有属性和方法。请采用图3-3中属性和方法的名称给出类Items_on_loan应该具有的属性和方法 (注意:不同名称的属性和方法表示不同的含义,如CD中的composer与Book中的author无任何关系)。

现需了解十大最畅销(借出次数最多)图书或唱碟。为此引入TenPopulate类以存储所有十大畅销图书或唱碟的名称及其被借出的次数。下列顺序图描述了某类图书或唱碟被借出后成为十大畅销图书或唱碟时对象间的消息交互。系统在一次运行过程中,应有(1)个TenPopulate实例对象最合适,一个TenPopulate类实例对象最多需要和(2)个Items_on_loan实例对象交互。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高校图书馆欲建设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完成了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功能需求均使用用例进行描述,其中用例借书(Check Out Books)的详细描述如下。 参与者:读者(Patron)。 典型事件流: 1.输入读者ID; 2.确认该读者能够借阅图书,并记录读者ID; 3.输入所要借阅的图书ID; 4.根据图书目录中的图书ID确认该书可以借阅,计算归还时间,生成借阅记录; 5.通知读者图书归还时间。 重复步骤3~5,直到读者结束借阅图书。 备选事件流: 2a.若读者不能借阅图书,说明读者违反了图书馆的借书制度(例如,没有支付借书费用等) ①告知读者不能借阅,并说明拒绝借阅的原因; ②本用例结束。 4a.读者要借阅的书无法外借 ①告知读者本书无法借阅; ②回到步骤3。 说明:图书的归还时间与读者的身份有关。如果读者是教师,图书可以借阅一年; 如果是学生,则只能借阅3个月。读者ID中包含读者身份信息。 现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该系统,得到如图3-1所示的系统类模型(部分);以及如图3-2所示的系统操作checkOut(bookID)(借书)通信图(或协作图)。【问题1】(8分) 根据说明中的描述,以及图3-1和图3-2,给出图3-1中C1-C4处所对应的类名(类 名使用图3-1和图3-2中给出的英文词汇)。 【问题2】(4分) 根据说明中的描述,以及图3-1和图3-2,给出图3-2中M1-M4处所对应的方法名(方法名使用图3-1和图3-2中给出的英文词汇)。 【问题3】(3分) 用例借书的备选事件流4a中,根据借书制度来判定读者能否借阅图书。若图书馆的借书制度会不断地扩充,并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运行情况来调整具体使用哪些制度。为满足这一要求,在原有类设计的基础上,可以釆用何种设计模式?简要说明原因。

该电子商务公司还对外开放一项出租图书和唱碟的业务。由于业务需求,该公司委托软件开发公司A开发一套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记录所有的图书信息、唱碟信息、用户信息和用户租借信息等。A公司决定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开发此系统。某类图书或唱碟被借阅时应记录的信息如表6-13所示,如图6-20所示描述了系统定义的两个类Book和CD,分别表示图书和唱碟的信息。经过进一步分析,设计人员新定义一个类Items_on_ loan,以表示类Book和CD的共有属性和方法(要注意,不同名称的属性和方法表示不同的含义,如CD中的 composer与Book中的author无任何关系)。同时为了记录每种图书或唱碟的历史记录,引入类CirculationHistory,类中存储的信息是如图1-1所示中所表示的内容。请采用UML表示法将类Book、类CD、类Items_on_loan和类Circulation History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阅读下列说明和数据流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图书管理和信息查询。对于初次借书的读者,系统自动生成读者号,并与读者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地址等)一起写入读者文件。系统的图书管理功能分为四个方面:购入新书、读者借书、读者还书以及图书注销。1.购入新书时需要为该书编制入库单。入库单内容包括图书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价格、数量和购书日期,将这些信息写入图书目录文件并修改文件中的库存总量(表示到目前为止,购入此种图书的数量)。2.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借书单内容包括读者号和所借图书分类目录号。系统首先检查该读者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拒绝借书;若有效,则进一步检查该读者已借图书是否超过最大限制数(假设每位读者能同时借阅的书不超过5本),若已达到最大限制数,则拒绝借书;否则允许借书,同时将图书分类目录号、读者号和借阅日期等信息写入借书文件中。3.读者还书时需填写还书单。系统根据读者号和图书分类目录号,从借书文件中读出与该图书相关的借阅记录,标明还书日期,再写回到借书文件中,若图书逾期,则处以相应的罚款。4.注销图书时,需填写注销单并修改图书目录文件中的库存总量。系统的信息查询功能主要包括读者信息查询和图书信息查询。其中读者信息查询可得到读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图书信息查询可得到图书基本信息和图书的借出情况。图书管理系统的顶层图如图1-1所示;图书管理系统的第0层DFD图如图1-2所示,其中,加工2的细化图如图1-3所示。数据流图1-2中有两条数据流是错误的,请指出这两条数据流的起点和终点。

现需设计某图书销售系统,在需求调研阶段,调研人员整理出如下用户需求: I.需要存储图书信息、读者信息、订单信息、支付信息、图书配送信息和书评信息 Ⅱ.为尽可能避免订单信息丢失,需每半小时备份一次订单信息 Ⅲ.为方便读者快速找到需要的书目,需要将图书按文科、理科进行分类,文科类再细分为历史、文学和语言,理科类再细分为电子科学和非电子科学 Ⅳ.根据读者购书历史记录和读者信息,定期为读者提供新书目录以及生日折扣等个性化服务 以上需求,属于数据需求的是A.仅IB.仅Ⅱ和ⅣC.仅工和ⅢD.仅Ⅱ、Ⅲ和Ⅳ

阅读下列说明和数据流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图书管理和信息查询。对于初次借书的读者,系统自动生成读者号,并与读者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地址等)一起写入读者文件。系统的图书管理功能分为四个方面:购入新书、读者借书、读者还书以及图书注销。1.购入新书时需要为该书编制入库单。入库单内容包括图书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价格、数量和购书日期,将这些信息写入图书目录文件并修改文件中的库存总量 (表示到目前为止,购入此种图书的数量)。2.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借书单内容包括读者号和所借图书分类目录号。系统首先检查该读者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拒绝借书;若有效,则进一步检查该读者已借图书是否超过最大限制数(假设每位读者能同时借阅的书不超过5本),若已达到最大限制数,则拒绝借书;否则允许借书,同时将图书分类目录号、读者号和借阅日期等信息写入借书文件中。3.读者还书时需填写还书单。系统根据读者号和图书分类目录号,从借书文件中读出与该图书相关的借阅记录,标明还书日期,再写回到借书文件中,若图书逾期,则处以相应的罚款。4.注销图书时,需填写注销单并修改图书目录文件中的库存总量。系统的信息查询功能主要包括读者信息查询和图书信息查询。其中读者信息查询可得到读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图书信息查询可得到图书基本信息和图书的借出情况。[数据流图1-1][数据流图1-2][数据流图1-3]1、[问题1]数据流图1-2中有两条数据流是错误的,请指出这两条数据流的起点和终点。2、[问题2]数据流图1-3中缺少三条数据流,请指出这三条数据流的起点和终点。3、[问题3]根据系统功能和数据流图填充下列数据字典条目中的(1)和(2):查询请求信息=[查询读者请求信息|查询图书请求信息]读者情况=读者号+姓名+所在单位+{借书情况}管理工作请求单=(1)入库单=(2)

某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图书管理和信息查询。对于初次借书的读者,系统自动生成读者号,并与读者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地址等)一起写入读者文件。系统的图书管理功能分为四个方面:购入新书、读者借书、读者还书以及图书注销。1.购入新书时需要为该书编制入库单。入库单内容包括图书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价格、数量和购书日期,将这些信息写入图书目录文件并修改文件中的库存总量 (表示到目前为止,购入此种图书的数量)。2.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借书单内容包括读者号和所借图书分类目录号。系统首先检查该读者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拒绝借书;若有效,则进一步检查该读者已借图书是否超过最大限制数(假设每位读者能同时借阅的书不超过5本),若已达到最大限制数,则拒绝借书;否则允许借书,同时将图书分类目录号、读者号和借阅日期等信息写入借书文件中。3.读者还书时需填写还书单。系统根据读者号和图书分类目录号,从借书文件中读出与该图书相关的借阅记录,标明还书日期,再写回到借书文件中,若图书逾期,则处以相应的罚款。4.注销图书时,需填写注销单并修改图书目录文件中的库存总量。系统的信息查询功能主要包括读者信息查询和图书信息查询。其中读者信息查询可得到读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图书信息查询可得到图书基本信息和图书的借出情况。[数据流图1-1][数据流图1-2][数据流图1-3]1、[问题1]数据流图1-2中有两条数据流是错误的,请指出这两条数据流的起点和终点。2、[问题2]数据流图1-3中缺少三条数据流,请指出这三条数据流的起点和终点。3、[问题3]根据系统功能和数据流图填充下列数据字典条目中的(1)和(2):查询请求信息=[查询读者请求信息|查询图书请求信息]读者情况=读者号+姓名+所在单位+{借书情况}管理工作请求单=(1)入库单=(2)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高校图书馆欲建设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完成了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功能需求均使用用例进行描述,其中用例“借书(Check Out 800ks)”的详细描述如下。?? ?参与者:读者<Patron>?? ?典型事件流:?? ?1.输入读者ID:?? ?2.确认该读者能够借阅图书,并记录读者ID;?? ?3.输入所要借阅的图书ID;?? ?4.根据图书目录中的图书ID确认该书可以借阅,计算归还时间,生成借阅记录;?? ?5.通知读者图书归还时间;?? ?重复步骤3~5,直到读者结束借阅图书。?? ?备选事件流:?? ?2a.若读者不能借阅图书,说明读者违反了图书馆的借书制度(例如,没有支付借书费用等)。?? ?①告知读者不能借阅,并说明拒绝借阅的原因;?? ?②本用例结束。?? ?4a.读者要借阅的书无法外借。?? ?①告知读者本书无法借阅;?? ?②回到步骤3。说明:图书的归还时间与读者身份有关。如果读者是教师,图书可以借阅一年:如果是学生,则只能借阅3个月,读者ID中包含读者身份信息,现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该系统,得到如图1所示的系统类模型(部分);以及如图2所示的系统操作。“CheckOut(bookID).(借书)“通信图”(或协作图)。【问题1】(5分)根据说明中的描述,以及图1和图2,给出图1中C1-C4处所对应的类名(类名使用图1和图2中给出的英文词汇)。【问题2】(5分)根据说明中的描述,以及图1和图2,给出图2中M1-M4处所对应的方法名(方法名使用图1和图2中给出的英文词汇)。【问题3】(5分)用例“借书”的备选事件流4a中,根据借书制度来判定读者能否借阅图书,随着图书馆的借书制度会不断地扩充,并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运行情况来调整具体使用哪些制度,为满足这一要求,在原有类设计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何种设计模式?简要说明原因。

用用例图描述图书管理。该系统主要包括三类用户:读者、图书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其中,读者是多个,图书管理员是一个,系统管理员是一个。对于系统,读者可以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分门别类的查询图书和在规定期限内续借不能超过一次操作的情况下进行自行登录续借书等。图书管理员主要是日常操作以下几个工作环节:图书订购、新书验证、书目录入、图书登记、读者信息管理、借阅书登记、图书信息注销和读者信息注销等,而系统管理员统筹管理图书的系统相关事宜,比如权限维护、日志维护、增删用户和管理系统后台数据等。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为了抽象出图书借阅信息的流动和存储情况和实现计算机应用,需要绘制()。A、业务流程图B、程序流程图C、数据流程图D、系统流程图

分析以下的SQL命令:SELECT图书.书号,图书.书名,借阅.读者号FROM借阅RIGHTJOIN图书ON图书.书号=借阅.书号。如下描述正确的是()。A、将没借书的读者信息也查出来B、只查出被借走的图书信息C、将没被借走的图书信息也查出来D、只查出被借走图书的书号和书名

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性需求说明如下:  (1)图书管理系统能够为一定数量的借阅者提供服务。每个借阅者能够拥有唯一标识其存在的编号。图书馆向每一个借阅者发放图书证,其中包含每一个借阅者的编号和个人信息。提供的服务包括:查询图书信息、查询个人信息服务和预定图书服务等。  (2)当借阅者需要借阅图书、归还书籍时需要通过图书管理员进行,即借阅者不直接与系统交互,而是通过图书管理员充当借阅者的代理和系统交互。  (3)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包括对图书、数目、借阅者的添加、删除和修改。并且能够查询借阅者、图书和图书管理员的信息。  (4)可以通过图书的名称或图书的ISBN/ISSN号对图书进行查找。 请回答下列问题:该系统中有哪些参与者?有哪些用例?

单选题在图书管理系统中,为了抽象出图书借阅信息的流动和存储情况和实现计算机应用,需要绘制()。A业务流程图B程序流程图C数据流程图D系统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