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的柱下独立基础,承受由柱传下的轴向力Ⅳ和弯矩M,地基土为黏性土,则地基反力分布( )说法是正确的。A.底板上各点反力为等值B.底板中心反力大,周边小C.底板中心反力小,周边大D.底板一侧反力最小,另一侧反力最大,中间直线分布

框架结构的柱下独立基础,承受由柱传下的轴向力Ⅳ和弯矩M,地基土为黏性土,则地基反力分布( )说法是正确的。

A.底板上各点反力为等值
B.底板中心反力大,周边小
C.底板中心反力小,周边大
D.底板一侧反力最小,另一侧反力最大,中间直线分布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十字交叉基础较柱下独立基础适合于软弱地基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以下( )不是柱下条形基础的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计算的条件。A地基土均匀B梁高不小于1/6 柱距C上部荷载分布均匀D梁的翼板宽度不小于1/6 柱距

十字交叉基础较柱下独立基础适合于软弱地基土。

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假定,作用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相应于作用效应基本组合时,基础在题10~13图示偏心荷载的作用下,基底边缘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200kPa,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60kPa。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试问,柱与基础交接处A—A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00B. 330C. 360D. 470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7.条件同(5),则基础梁的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519.18 B. -289.30 C. -231.56 D. -205.85

在进行柱下独立基础的抗冲切承载力验算时,地基土的反力值应取( )。A.净反力标准值B.净反力设计值C.平均反力标准值D.平均反力设计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要求,以下关于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要求和规定,哪一项是正确的?(A)荷载分布不均,如地基土比较均匀,且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地基反力可近似按直线分布(B)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交叉梁的刚度或变形办调的要求,进行分配(C)需验算柱边缘处基础梁的受冲切承载力(D)当存在扭矩时,尚应作抗弯计算

进行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时,满足( )条件时可按连续梁计算,地基反力看作直线分布。A.上部结构刚度较小、地基土和荷载分布较不均匀B.上部结构刚度较大、地基土和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C.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大于柱距的1/6D.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

框架柱下桩基础如上题图所示,作用于承台顶面竖向力设计值F=2500kN,绕y轴弯矩My,=52.5kN·m,若不考虑承台底地基土的反力作用,则各桩轴力Ni间最大差值最接近于( )。A.10.1kNB.20.2kNC.40.4kND.80.8kN

某多层框架结构带一层地下室,采用柱下矩形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平面尺寸3.3mx3.3m,基础底绝对标高60.000m,天然地面绝对标高63.000m,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65.000m,地下水位绝对标高为60.000m,回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室内地面绝对标高61.000m,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如图所示。假定,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柱A基础在图示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边缘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40kPa,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300kPa。试问,柱与基础交接处截面I-I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570(B)590(C)620(D)660

关于柱下独立基础之间设置的基础连系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平衡柱底弯矩B.为普通框架梁,参与结构整体抗震计算C.等同于地基梁,按倒楼盖设计D.连系梁上的荷载总是直接传递到地基

设有6层框架结构仓库,柱网为10m×10m,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10kN/㎡,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80kPa,选择下列何种基础较为合适?( )A.桩基B.柱下独立基础C.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D.筏板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当不满足()条件时宜按弹性地基梁计算。()A、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地基土和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B、上部结构刚度较差、地基土和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C、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大于柱距的1/6D、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

在进行柱下独立基础的抗冲切承载力验算时,地基土的反力值应取()A、净反力标准值B、净反力设计值C、平均反力标准值D、平均反力设计值

当建筑物柱下条形基础的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考虑时,其第一内支座弯矩值和边跨跨中弯矩值应乘以增大系数()。A、1.1B、1.2C、1.3D、1.4

对于埋深2m的独立基础,关于建筑地基净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基净反力是指基底附加压力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的剩余净基底压力B、地基净反力常用于基础采用荷载基本组合下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C、地基净反力在数值上常大于基底附加压力D、地基净反力等于基床反力系数乘以基础沉降

基础一般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箱形基础,墙、柱的力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土

单选题以下()不是柱下条形基础的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计算的条件。A地基土均匀B梁高不小于1/6柱距C上部荷载分布均匀D梁的翼板宽度不小于1/6柱距

判断题十字交叉基础较柱下独立基础适合于软弱地基土。A对B错

多选题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当不满足()条件时宜按弹性地基梁计算。()A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地基土和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B上部结构刚度较差、地基土和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C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大于柱距的1/6D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

判断题文克尔地基模型是将地基看作是由无数小土柱组成,并假定各土柱之间存在着摩擦力。A对B错

单选题在进行柱下独立基础的抗冲切承载力验算时,地基土的反力值应取()A净反力标准值B净反力设计值C平均反力标准值D平均反力设计值

单选题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A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B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C灰士基础;D砖基础。

单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要求,以下关于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要求和规定,哪一项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A荷载分布不均,如地基土比较均匀,且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地基反力可近似按直线分布B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交叉梁的刚度或变形协调的要求,进行分配C需验算柱边缘处基础梁的受冲切承载力D当存在扭矩时,尚应作抗扭计算

单选题对于埋深2m的独立基础,关于建筑地基净反力,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地基净反力是指基底附加压力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的剩余净基底压力B地基净反力常用于基础采用荷载基本组合下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C地基净反力在数值上常大于基底附加压力D地基净反力等于基床反力系数乘以基础沉降

问答题CCAD中双柱独立基础,冲切计算时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PJ,取的是T形反力准确值,还是取基础边缘处最大净反力?

判断题基础一般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箱形基础,墙、柱的力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土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