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长度为2000m 的巷道工程。地质资料表明,围岩以砂质泥岩、页岩为主,岩层松软、破裂严重,且在680m 位置有一断层, 估计涌水量有23m3/h ; 设计采用锚喷与金属支架联合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岩破碎严重,爆破后围岩常有冒落,巷道断面成型差,影响施工进度。某次施工中,爆破后发现近工作面有6 架支架歪倒的情况,班长与放炮员一起进行了爆破安全的检查,并独自仔细观察了工作面后方围岩情况,然后安排部分人员一边出矸、一边打锚杆眼安装锚杆,同时又安排另6 名工人分成3 组同时在后面扶棚。结果,架棚支护位置出现了大冒顶,造成倒棚事故,将工作面施工人员堵塞在巷道工作面, 经抢险最终未造成人员伤亡。施工单位对安全事故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加强安全教育。为防止此类事故发展,认真对待断层可能遇到的水害,按照"有疑必探"的原则,在断层前5m 开始打钻探水,结果水还是从钻孔中喷出,将1 名正在作业的钻工打伤,造成钻孔探水安全事故。问题?1. 支护施工程序由哪些条件确定?该巷道施工应如何安排支护施工的工作程序??2. 根据该巷道的地质条件,光面爆破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证效果??3. 掘进工作面防倒棚技术措施有哪些? 施工单位存在哪些错误做法??4. 造成钻孔探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安全进行探水工作?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长度为2000m 的巷道工程。地质资料表明,围岩以砂质泥岩、页岩为主,岩层松软、破裂严重,且在680m 位置有一断层, 估计涌水量有23m3/h ; 设计采用锚喷与金属支架联合支护。
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岩破碎严重,爆破后围岩常有冒落,巷道断面成型差,影响施工进度。某次施工中,爆破后发现近工作面有6 架支架歪倒的情况,班长与放炮员一起进行了爆破安全的检查,并独自仔细观察了工作面后方围岩情况,然后安排部分人员一边出矸、一边打锚杆眼安装锚杆,同时又安排另6 名工人分成3 组同时在后面扶棚。结果,架棚支护位置出现了大冒顶,造成倒棚事故,将工作面施工人员堵塞在巷道工作面, 经抢险最终未造成人员伤亡。
施工单位对安全事故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加强安全教育。为防止此类事故发展,认真对待断层可能遇到的水害,按照"有疑必探"的原则,在断层前5m 开始打钻探水,结果水还是从钻孔中喷出,将1 名正在作业的钻工打伤,造成钻孔探水安全事故。
问题
?1. 支护施工程序由哪些条件确定?该巷道施工应如何安排支护施工的工作程序?
?2. 根据该巷道的地质条件,光面爆破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证效果?
?3. 掘进工作面防倒棚技术措施有哪些? 施工单位存在哪些错误做法?
?4. 造成钻孔探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安全进行探水工作?


参考解析

解析:1.决定支护施工程序的条件包括:设计的支护方案和围岩的稳定性条件。 根据锚喷网与支架的联合支护形式和围岩条件比较差的情况,该巷道的支护程序应采取:扫清岩帮、喷一层薄的混凝土封闭围岩、锚杆支护施工、架设支架、完成喷混凝土厚度的要求。
2.考虑巷道围岩松软,为改善光爆质量,可以采取预留光爆层,分次爆破的方法,缩小周边眼的眼距( 300mm 以下) ,周边眼抵抗线保持在400mm 左右,减少装药量等。
3.造成倒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1)爆破炮眼布置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
(2)爆破炸药量过多引起严重的冲击和抛掷;
(3)支架架设不牢固、背板没有背好;
(4)支架间的拉杆(或撑杆)未安设或安设不牢;
(5)支架距离工作面过近。
处理倒棚时的错误做法有:
(1)爆破后,在爆破安全检查工作中,没有先对倒棚位置的巷道进行安全检查;应先在倒棚位置巷道敲帮问顶, 并加固四周支架。
( 2 )在处理倒棚之前没有停止其他作业,违规同时布置了工作面施工;应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停止工作面作业。
( 3 )违规有3 组人员同时进行扶棚作业;应从巷道最外开始扶好一棚再推进一棚。
4.造成探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 探水的超前距离过近;
(2)探水准备工作不充分。
正确的做法是:
(1) 一般不小于20m 就要开始探水;
( 2 )探水前要加固支护和工作面;
( 3 )疏通水沟、配置必要的排水设备;
(4 )估计水压偏大时,应配置安全阀门和反压装置,以及防突措施,避免突水事故;
(5) 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包括设置电话、确定撤离线路等。

相关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要石门巷道的施工,巷道穿过的岩层主要是不稳定的泥岩、中等稳定的砂页岩层和部分稳定的砂岩层,局部可能会遇到含水的断层破碎带。设计单位所提供的锚喷网支护参数:锚杆长度2.0m,间排距1.0m,锚固力不低于80kN,钢筋网钢筋直径8mm,网格尺寸200mmx 200mm,外喷100mm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加快进度,采取了少打眼、多装药的方法,并喷射混凝土以控制巷道表面平整度。施工单位还根据巷道围岩的条件,及时变更了支护参数,工作面先打锚杆进行临时支护,挂网、喷射混凝土在距离工作面后方50m处进行,以保证掘进与支护工作平行作业。问题?1.该石门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施工单位应如何变更支护参数??3.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哪些错误做法??4.石门巷道通过断层含水破碎带的措施是什么?

某矿井主要运输大巷围岩稳定性中等,局部地段岩石比较破碎,但没有涌水,该地段巷道支护结构可以采用()。A.木支架支护B.砌碹支护C.锚喷网支护D.锚喷复合支护E.现浇混凝土支护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要石门巷道的施工,该石门穿过的岩层主要是不稳定的泥岩、中等稳定的砂页岩互层和部分稳定的砂岩层,局部可能会遇到含水的断层破碎带。 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支护参数为锚喷网支护,锚杆长度2.0m,间排距1.0m,锚固力不 低于80kN,直径8mm钢筋网,网格尺寸200mmX 200mm,外喷混凝土 100mm,强 度 C15。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取了少打眼、多装药的方法,并通过喷射 混凝土控制巷道表面平整度。另外根据巷道围岩的条件,及时变更支护参数,工作面先打 锚杆进行临时支护,挂网、喷混凝土在距离工作面后方50m处进行,以保证掘进与支护 的平行作业,确保施工速度。问题(1)该石门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2)施工单位应如何变更支护参数?(3)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哪些不正确的做法?(4)石门巷道通过断层含水破碎带的措施是什么?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矿井工程,其中运输大巷2000m。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和水文资料表明,该大巷大部分为中等稳定岩层,属于Ⅲ类围岩,巷道顶板以上、底板以下10m范围内无含水层。巷道要穿越一断层,落差30m,断层附近围岩很容易冒落,属于V类围岩。设计该大巷采用锚喷支护,穿越断层地段锚杆间排距缩小为600mm。施工计划月成巷200m。在运输大巷施工到断层附近时,巷道围岩出现渗水,在掘进开挖半小时后不断发生破碎围岩冒落。施工单位及时提出了巷道穿越断层的措施和支护方案,经过监理和设计单位同意后,实施了该方案,最后巷道安全通过了断层,验收合格。但半年后该运输大巷穿越断层段的两帮出现了变形,喷射混凝土有少量开裂,经检查无明显质量问题。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了修复。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及时提出了索赔。问题:1.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和水文资料及巷道设计有何问题?施工单位应如何及时解决资料准备方面的问题?2.针对运输大巷穿越断层的情况,施工单位应提出哪些合理技术措施?3.通常情况下,何时进行该段巷道的中间验收?这种验收属于什么性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或其他)的验收?请说明该段巷道验收时应检查和检验的主要内容。4.施工单位可否对巷道修复工作进行索赔?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某单位承包施工一运输大巷工程。巷道长2000m,断面为宽3600mm的半圆拱形;地质资料显示,巷道顶板为砂质泥岩与泥岩互层,6m以上是砂岩,属含水层;两帮和底板主要是软弱泥岩,遇水易泥化;进入巷道820m处有一断层。整条巷道全部采用锚喷支护,其中锚杆抗拔力为120kN。喷混凝土采用C15,喷厚为15cm。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仅向设计提出了锚杆支护参数的意见,并认为岩性条件差,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难以实现设计的抗拔力值,要求改为80kN。设计单位最终确认了巷道围岩属软岩,确定锚杆布置确定为每断面13根,长2m,但是锚杆抗拔力仍维持原设计的120kN值。施工单位按照组织设计进行了两掘一喷的巷道施工,掘进循环进尺为2.2m。某月施工进尺122m,中间验收时,监理工程师查看了施工单位循环验收的记录,其中抽查的巷道净断面检查记录的情况是:基岩掘进、锚杆支护、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时各15份,基本按巷道的均等长度分布选择。有关的记录内容如下:基岩掘进后的检查:在4个连续检查点中均有2个对称的岩帮测点的半侧面最小尺寸为-25~-28mm,故其巷道宽度小于设计尺寸,其余测点均为+180~+120mm,且对应点的巷道宽(高)度不小于设计值。锚杆施工后的检查:在6个连续检查点中均有3个测点的半侧面最大尺寸超过+150mm,其余测点均在+10~+120mm之间。喷混凝土施工后的检查:所有检查点均合格。施工到812m处时,发现巷道围岩破碎情况严重,渗水也越来越大;在业主的同意下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探水。最后探水资料显示破碎带较长且可能的涌水量较大,于是,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注浆的措施,达到堵水和围岩加固的目的,最终巷道顺利通过破碎带。问题:1.施工单位应怎样解决设计单位关于维持锚杆抗拔力设计值的问题说明具体做法。在图纸会审会议上施工单位还应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2.分析基岩掘进、锚杆支护及喷混凝土支护三项施工中关于净断面的循环质量检查记录的合格情况,并说明理由。3.施工单位采取探水工作有什么缺陷根据背景的地质和水文条件,怎样做好探水钻孔的设计工作4.哪些参数是结束注浆工作的标准要求注浆段的掘进漏水量是多少

某矿井主要巷道采用锚喷支护,局部地段岩石比较破碎,但没有涌水,支护结构 宜采用()。A.木支架B.锚喷支护C.锚喷网联合支护D.现浇混凝土衬砌E.锚喷复合支护

关于巷道锚喷支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锚杆长度不得小于2m,锚固力不得低于100kNB、喷射混凝土支护厚度不低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C、在松软破碎的岩层中可采用超前锚杆进行预先护顶D、在动压巷道中,宜采用锚喷网联合支护

(四)【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斜巷工程,巷道断面20m2,倾角6。,围岩为中等稳定的砂泥岩互层,无有害气体,无水。永久支护为锚喷支护,喷层厚度120mm。施工组织设计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气腿凿岩机打眼,炮眼深度3.Om。施工中突然遇到断层破碎带,施工单位因无应急准备方案,仍按原方案施工,结果喷混凝土出现开裂、脱落,巷道变形等现象,且围岩破碎情况越来越严重,顶板稳定不冒落时间不足2h。施工单位经设计和监理单位同意,为安全通过破碎带采取了减少周边眼装药量,增加锚杆和喷浆紧跟迎头的支护方法,但仍发生了掘进工作面后锚杆与顶板同时冒落的冒顶事故。【问题】1.分析施工单位通过断层破碎带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及存在的不足。2.为安全通过断层破碎带,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和施工方法?3.施工单位针对冒顶事故提出索赔要求,需要准备哪些重要的索赔证据?

某单位承包施工一运输大巷工程。巷道长2000m,断面为宽3600mm的半圆拱形;地质资料显示,巷道顶板为砂质泥岩与泥岩互层,6m以上是砂岩,属含水层;两帮和底板主要是软弱泥岩,遇水易泥化;进入巷道820m处有一断层。整条巷道全部采用锚喷支护,其中锚杆抗拔力为120kN。喷混凝土采用C15,喷厚为15cm。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仅向设计提出了锚杆支护参数的意见,并认为岩性条件差,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难以实现设计的抗拔力值,要求改为80kN。设计单位最终确认了巷道围岩属软岩,确定锚杆布置确定为每断面13根,长2m,但是锚杆抗拔力仍维持原设计的120kN值。施工单位按照组织设计进行了两掘一喷的巷道施工,掘进循环进尺为2.2m。某月施工进尺122m,中间验收时,监理工程师查看了施工单位循环验收的记录,其中抽查的巷道净断面检查记录的情况是:基岩掘进、锚杆支护、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时各15份,基本按巷道的均等长度分布选择。有关的记录内容如下:基岩掘进后的检查:在4个连续检查点中均有2个对称的岩帮测点的半侧面最小尺寸为-25~-28mm,故其巷道宽度小于设计尺寸,其余测点均为+180~+120mm,且对应点的巷道宽(高)度不小于设计值。锚杆施工后的检查:在6个连续检查点中均有3个测点的半侧面最大尺寸超过+150mm,其余测点均在+10~+120mm之间。喷混凝土施工后的检查:所有检查点均合格。施工到812m处时,发现巷道围岩破碎情况严重,渗水也越来越大;在业主的同意下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探水。最后探水资料显示破碎带较长且可能的涌水量较大,于是,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注浆的措施,达到堵水和围岩加固的目的,最终巷道顺利通过破碎带。问题:1.施工单位应怎样解决设计单位关于维持锚杆抗拔力设计值的问题说明具体做法。在图纸会审会议上施工单位还应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2.分析基岩掘进、锚杆支护及喷混凝土支护三项施工中关于净断面的循环质量检查记录的合格情况,并说明理由。3.施工单位采取探水工作有什么缺陷根据背景的地质和水文条件,怎样做好探水钻孔的设计工作4.哪些参数是结束注浆工作的标准要求注浆段的掘进漏水量是多少

1.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2.问题(1)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如何预防巷道冒顶事故的发生?(3)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施工单位能否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 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 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 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 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 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 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 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问题(1)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如何预防巷道冒顶事故的发生?(3)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施工单位能否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担矿山平峒工程,平峒长2500m,断面20m。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在巷道长800m及1500m处各有落差5~10m的断层,设计支护为锚网喷支护,断层带采用锚喷临时支护与混凝土衬砌联合支护。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采用少打眼多装药的方法爆破掘进,并用加大喷射混凝土厚度的办法解决严重超挖问题,以保证平峒规格。在过断层带时,由于断层落差小,为弥补前期喷射混凝土材料的消耗,擅自将混凝土衬砌厚度减薄了100mm,壁后用矸石充填。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依据巷道表观成形良好,就签字认可,并根据施工书面材料,在隐蔽工程验收单上签字,同意隐蔽。工程竣工验收时发现,巷道规格尺寸符合要求,但大部分喷层有开列和离层现象,混凝土衬砌有多处裂缝,且有渗水。甲方和设计单位认定质量不合格,不同意验收。【问题】1.用加大喷射混凝土厚度来保证巷道规格尺寸的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2.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存在哪些错误3.监理单位在工程质量监理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4.在本案例的条件下,锚喷临时支护与混凝土衬砌联合支护有什么好处。

某施工单位承担矿山平峒工程,平峒长2500m,断面20m。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在巷道长800m及1500m处各有落差5~10m的断层,设计支护为锚网喷支护,断层带采用锚喷临时支护与混凝土衬砌联合支护。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采用少打眼多装药的方法爆破掘进,并用加大喷射混凝土厚度的办法解决严重超挖问题,以保证平峒规格。在过断层带时,由于断层落差小,为弥补前期喷射混凝土材料的消耗,擅自将混凝土衬砌厚度减薄了100mm,壁后用矸石充填。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依据巷道表观成形良好,就签字认可,并根据施工书面材料,在隐蔽工程验收单上签字,同意隐蔽。工程竣工验收时发现,巷道规格尺寸符合要求,但大部分喷层有开列和离层现象,混凝土衬砌有多处裂缝,且有渗水。甲方和设计单位认定质量不合格,不同意验收。【问题】1.用加大喷射混凝土厚度来保证巷道规格尺寸的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2.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存在哪些错误3.监理单位在工程质量监理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4.在本案例的条件下,锚喷临时支护与混凝土衬砌联合支护有什么好处。

以加固围岩自身强度,提高围岩自稳能力为主要原则,主要选用的支护形式为()。A、锚杆支护B、“锚+网”C、金属支架支护

当深部矿井巷道围岩压力较大、变形严重时,宜采用的永久支护形式有()。A、可缩性金属支架支护B、砌前支护C、锚喷支护D、管棚支护E、联合支护

软岩巷道的联合支护方式有锚喷和U型钢联合支护、锚喷和锚索及锚注联合支护、锚喷和孤板联合支护。

多选题某矿井主要巷道采用锚喷支护,局部地段岩石比较破碎,但没有涌水,支护结构宜采用()。A木支架B锚喷支护C锚喷网联合支护D现浇混凝土衬砌E锚喷复合支护

问答题问题:针对巷道过断层时涌水量较大的情况,原设计采用锚喷与金属支架联合支护有何不妥,请给出正确做法?

不定项题下列关于软岩巷道、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维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软岩巷道通常要采用提高支护强度的手段。B对于有底鼓的巷道,宜采用如管棚、前探梁等超前支护。C对于破碎围岩,则应根据围岩稳定状态及时封顶、加固围岩D对于工作面有涌水或易冒顶的围岩,则采用深入巷道帮角位置的底脚锚杆是有效方法E使用锚注技术固结破碎围岩,既有利加固围岩又可提高锚杆的抗拔力。

问答题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掘进中利用凿岩机接长钎杆进行探水;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伴有小股突水,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部分巷道淹没,造成损失,影响工程进度。问题(1)该施工单位在掘进、支护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如何预防巷道冒顶事故的发生?(3)防治水存在哪些不妥?正确做法应该如何操作?

问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施工单位能否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为什么?

问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

问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该石门巷道的施工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问答题针对巷道过断层时涌水量较大的情况,原设计采用锚喷与金属支架联合支护有何不妥,请给出正确做法?

问答题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巷道工程,巷道断面20m2,倾角6°,围岩为中等稳定的砂泥岩互层,无有害气体,无水。永久支护为锚喷支护,喷层厚度120mm。施工组织设计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气腿凿岩机打眼,炮眼深度3.0m。施工中突然遇到断层破碎带,施工单位因无应急准备方案,仍按原方案施工,结果喷混凝土出现开裂、脱落,巷道变形等现象,且围岩破碎情况越来越严重,顶板稳定不冒落时间不足2h。为安全通过破碎带,施工单位经设计和监理单位同意,采取了减少周边眼装药量,增加锚杆和喷浆紧跟迎头的支护方法,但仍发生了掘进工作面后锚杆与顶板同时冒落的冒顶事故。问题1.分析施工单位通过断层破碎带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及存在的不足。2.为安全通过断层破碎带,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施工方法?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问题:1、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2、该石门巷道的施工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3、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施工单位能否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为什么?

多选题软岩巷道一般具有围岩松软、变形量大、围岩长期不稳定等特点,支护施工比较困难。软岩巷道的支护手段包括采用( ),提高支护强度的同时扩大支护控制范围.A联合支护B封底支护C采用高强锚杆支护D提高锚杆长度支护E预应力锚索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