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就是采出煤量与全部工业储量的百分比。

填空题
()就是采出煤量与全部工业储量的百分比。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矿井三量是指地质储量、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计算期末可采储量时使用的永久煤柱储量,是未扣除摊销损失量后剩余的储量数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新开采区8号煤平均厚3.2米,采区工业储量为4230.5万吨,采区大巷煤柱、村庄煤柱等永久煤柱储量为650.5万吨,与该采区地质情况相近的南六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系数为10%,则该采区可采储量为()。

矿井“三量”分别指的是矿井煤量、采出煤量和剩余煤量。()

回采煤量是指采出的煤量。()

资源/储量套改以后,分为()。A、工业储量B、储量C、基础储量D、资源量E、可采量

矿井的工业储量等于()。A、地质储量+能利用储量B、能利用储量+暂不能利用储量C、远景储量+可采储量D、可采储量+设计损失量

采出矿石量与矿石的工业储量的百分比,叫做矿石的()。A、回收率B、贫化率C、损失率

在计算期末可采储量时使用的永久煤柱储量,是未扣除摊销损失量后剩余的储量数字。

在Zk=(Zg-P)C的关系式中,Z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Zg代表工业储量,P代表永久煤柱损失量,C代表(),中厚煤层的C应不小于0.8。

为保证采掘平衡,按照开采准备程度不同将可采储量分为()。A、开拓煤量B、准备煤量C、回采煤量D、尚难利用煤量

下列概念中为“平均剥采比”的是:()。A、露天开采境界内,全部岩石量与采出煤量之比B、露天矿某一生产时期剥离的岩土量与采出煤量之比C、当露天开采境界做少量变化所引起的岩土量与煤量变化之比值

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经理论计算或类比估算的、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数量是()。A、原始地质储量B、可采储量C、资源量D、技术可采储量

采出程度反映的是油田的()A、储量采出速度B、储量采出情况C、储量动用程度D、采液速度

某矿北区一水平的5线采场,已知工业储量Q=150000吨;矿石地质品位A=60%;从采场采出矿石量为T=140000吨;采出矿石品位a’=57%,试求矿石贫化率p。

()就是采出煤量与全部工业储量的百分比。

工业储量中包括可采储量和()。A、实际损失量B、采区损失量C、设计损失量

单选题矿井的工业储量等于()。A地质储量+能利用储量B能利用储量+暂不能利用储量C远景储量+可采储量D可采储量+设计损失量

单选题下列概念中为“平均剥采比”的是:()。A露天开采境界内,全部岩石量与采出煤量之比B露天矿某一生产时期剥离的岩土量与采出煤量之比C当露天开采境界做少量变化所引起的岩土量与煤量变化之比值

单选题工业储量中包括可采储量和()。A实际损失量B采区损失量C设计损失量

问答题某矿北区一水平的5线采场,已知工业储量Q=150000吨;矿石地质品位A=60%;从采场采出矿石量为T=140000吨;采出矿石品位a’=57%,试求矿石贫化率p。

多选题资源/储量套改以后,分为()。A工业储量B储量C基础储量D资源量E可采量

填空题某新开采区8号煤平均厚3.2米,采区工业储量为4230.5万吨,采区大巷煤柱、村庄煤柱等永久煤柱储量为650.5万吨,与该采区地质情况相近的南六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系数为10%,则该采区可采储量为()。

判断题在计算期末可采储量时使用的永久煤柱储量,是未扣除摊销损失量后剩余的储量数字。A对B错

填空题在Zk=(Zg-P)C的关系式中,Z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Zg代表工业储量,P代表永久煤柱损失量,C代表(),中厚煤层的C应不小于0.8。

单选题采出矿石量与矿石的工业储量的百分比,叫做矿石的()。A回收率B贫化率C损失率

填空题开采范围内,采出储量占该范围动用储量的百分比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