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载有光气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大面积泄漏。押运员报告了事故现场简要情况后,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参加救援,根据液氯安全技术说明书,此次事故中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是()A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B过滤式防毒面具、防化服C防静电工作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D阻燃防护服、全面罩防毒面具 ​

单选题
某载有光气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大面积泄漏。押运员报告了事故现场简要情况后,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参加救援,根据液氯安全技术说明书,此次事故中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是()
A

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

B

过滤式防毒面具、防化服

C

防静电工作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D

阻燃防护服、全面罩防毒面具 ​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下面()属于应急响应阶段的行动。A 应急队伍的建设B 报警与通知C 事故损失评估

2013年7月9日16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S段。18时,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S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月9日23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并进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工作,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导致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A.槽车与货车相撞,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B.槽车设计不合理C.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D.村民自救意识差E.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

×年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被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事故调查取证是事故调查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该事故调查取证包括(  )。 查看材料A.收集与事故有关的事实材料B.事故应急救援处理C.慰问抢险救援成员D.寻找驾驶员甲E.通过媒体报告事故的调查进度

2013年7月9日16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S段。18时,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S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月9日23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并进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工作,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事故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重伤事故D.一般事故E.较大事故

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漏,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事故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重伤事故D.一般死亡事故E.从业伤亡事故

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漏,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导致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nA.槽罐车和货车相撞,导致液氯泄漏B.槽罐车被撞坏解体的槽罐技术设计存在缺陷C.对于货车驾驶员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缺乏对液氯危害的认识E.抢险小组对事故的处理措施不当

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漏,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事故调查取证是事故调查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该事故调查取证包括(  )。A.收集与事故有关的事实材料B.事故应急救援处理C.慰问抢险救援成员D.寻访驾驶员甲E.通过媒体报告事故的调查进度

×年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被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导致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查看材料A.槽罐车和货车相撞,导致液氯泄漏B.槽罐车被撞坏解体的槽罐技术设计存在缺陷C.对于货车驾驶员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缺乏对液氯危害的认识E.抢险小组对事故的处理措施不当

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漏,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案例描述,应追究(  )刑事责任。A.槽罐车驾驶员甲B.货车驾驶员乙C.附近村民D.村里主要负责人E.应急救援组

某载有液氯的槽罐车与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押运员报告了事故现场简要情况后,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参加救援,根据液氯安全技术说明书,此次事故中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是()。A.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B.过滤式防毒面具、防化服C.防静电工作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D.阻燃防护服、全面罩防毒面具

一辆载有液氯的槽罐车(核载15吨,实载29.44吨),因左前胎爆裂,撞上护栏后侧翻至高速公路另一侧,与迎面驶来的运输空液化汽瓶的一辆货车相撞,驾驶员和押运人员肇事后擅自离开现场,造成28人死亡,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导致公路旁3个乡镇受到重大污染。上述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A、超速行驶B、肇事逃逸C、超载行驶D、疲劳驾驶

×年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导致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槽罐车与货车相撞,导致液氯泄漏B、槽罐车装载液氯的槽罐技术设计有缺陷C、对货车驾驶员乙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缺乏对液氯危害性的认识E、抢险小组对事故的处理措施不当

应急指挥机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根据事故情况,(),下达救援指令,迅速赶赴事故现场。A、调集救援力量B、携带专用器材C、分配救援任务D、组建抢险队伍

应急救援队伍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根据事故情况,调集救援力量,携带专用器材,分配救援任务,下达救援指令,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路856段,晚20时左右,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进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对事故调查取证主要包括()。A、收集与事故发生有关事实B、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C、慰问抢险人员D、寻访驾驶员甲E、及时让新闻媒体发布信息

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路856段,晚20时左右,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进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A、槽罐车与货车相撞,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B、槽罐车设计不合理C、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

×年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案例描述,应追究()刑事责任。A、槽罐车驾驶员甲B、货车驾驶员乙C、附近村民D、村里主要负责人E、应急救援组

×年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事故调查取证是事故调查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该事故调查取证包括()。A、收集与事故有关的事实材料B、事故应急救援处理C、慰问抢险救援成员D、寻找驾驶员甲E、通过媒体报告事故的调查进度

一辆载有液氯的槽罐车(核载15吨,实载29.44吨),因左前胎爆裂,撞上护栏后侧翻至高速公路另一侧,与迎面驶来的运输空液化汽瓶的一辆货车相撞,驾驶员和押运人员肇事后擅自离开现场,造成28人死亡,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导致公路旁3个乡镇受到重大污染。预防此类交通事故的措施有()。A、严禁超载行驶B、严禁疲劳驾驶C、做好车辆的维护D、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不定项题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A槽罐车与货车相撞,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B槽罐车设计不合理C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

单选题某装载光气的槽罐车与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中大量光气泄露,槽罐车上应配备()等防护用具,押运员可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针对泄漏事故进行应急处理,防止污染面积扩大。A灭火器、全身防护服B过滤式防毒面具、全身防护服C隔断式氧气呼吸面具、防静电服D隔断式氧气呼吸面具、全身防护服

单选题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下面()属于应急响应阶段的行动。A应急队伍的建设B报警与通知C事故损失评估

不定项题导致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槽罐车和货车相撞,导致液氯泄漏B槽罐车被撞坏解体的槽罐技术设计存在缺陷C对于货车驾驶员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缺乏对液氯危害的认识E抢险小组对事故的处理措施不当 br

单选题×年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案例描述,应追究()刑事责任。A槽罐车驾驶员甲B货车驾驶员乙C附近村民D村里主要负责人E应急救援组

单选题某载有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押运员报告了事故现场简要情况后,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参加救援,根据液氯安全技术说明书,此次事故中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是( )A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B过滤式防毒面具、防化服C防静电工作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D阻燃防护服、全面罩防毒面具

问答题某市有一化工园区,其中,甲石化厂规模最大,与其相邻的还有乙、丙、丁三家化工厂。该市编制了《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案颁布后,该市在甲石化厂进行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以下是演练相关情况。模拟事故:甲石化厂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严重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对相邻化工厂、公用设施和行人造成威胁。演练参与人员:市领导,市应急办、安监、公安、消防、环保、卫生以及甲石化厂有关人员,有关专家。演练地点:甲石化厂。演练过程:某日13时55分,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接到罐区发生严重泄漏的报告后,启动了甲石化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市应急办报告。市应急办立即报告市领导,市领导指示启动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市应急办通知相关部门、救援队伍、专家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市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时,消防队和医务人员正在抢险救助。市领导听取有关汇报后,指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为了减小影响,没有通知相邻化工厂。16时30分,演练结束,市领导在指挥部进行了口头总结后,宣布演练结束。依据以上场景,说明此次演练现场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并指出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单选题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路856段,晚20时左右,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进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严重程度属于()。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