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若甲系列均值为1000m,均方差为100m;乙系列均值为200mm、均方差为10m,则甲系列离散程度()乙系列离散程度。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比较

单选题
若甲系列均值为1000m,均方差为100m;乙系列均值为200mm、均方差为10m,则甲系列离散程度()乙系列离散程度。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比较


参考解析

解析: 标准差小说明分布集中程度高,离散程度小。

相关考题: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所描述的是:() A. 样本均值的离散程度B. 一个样本中各观测值的离散程度C. 总体所有观测值的离散程度D. 样本方差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若某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标准差为3,则其离散系数是( )。A.40212B.40239C.40180D.40214

有甲、乙两人同时打靶,各打10靶,甲平均每靶为8环,标准差为2;乙平均每靶9环,标准差为3,以下甲、乙两人打靶的稳定性水平表述正确的是( ) A.甲的离散程度小,稳定性水平低B.甲的离散程度小,稳定性水平高C.乙的离散程度大,稳定性水平低D.乙的离散程度大,稳定性水平高

均方差又称( )差,用它反映系列中各数值的( )程度。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65,方差为25,则离散系数( )。

雨量系列为50、100、150(mm),其均方差为(  )。A. 30 B. 40 C. 50 D. 60

雨量系列(单位:mm)为50、100、150,其均方差为( )。A.30B.40C.50D.60

在均值相等的两系列中,标准差与它的离散程度成反比

x、y两个系列的均值相同,它们的均方差分别为σx、σy,已知σx>σy,说明x系列较y系列的离散程度大。

样本均值的标准差所描述的是()A、样本均值的离散程度B、一个样本中各观测值的离散程度C、总体中所有观测值的离散程度D、样本方差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等于()A、标准差-均值B、方差-均值C、标准差/均值D、方差/均值

对于均值不等的两个随机系列应采用()来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A、均方差B、CV值C、面流速

已知x系列为90、100、110,y系列为5、10、15,比较两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和相对离散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系列比y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小B、x系列比y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大C、y系列比x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大D、y系列比x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小

均方差σ是衡量系列不对称(偏态)程度的一个参数。

()测量的是离散程度。A、均值B、方差C、全距D、离差

离散程度的计量指标有平均值和方差。

能够反映系列中各变量集中或离散程度的样本统计参数为()。A、均值B、均方差C、变差系数D、偏态系数

下列有关方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总体方差用Var(X)表示B、样本方差用表示C、方差又称均方差D、方差为标准差的平方E、方差越大数据间离散程度越大

若甲系列均值为1000m,均方差为100m;乙系列均值为200mm、均方差为10m,则甲系列离散程度()乙系列离散程度。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比较

单选题离散程度是由( )表示。A方差B极差C中位数D均值

判断题离散程度的计量指标有平均值和方差。A对B错

单选题能够反映系列中各变量值集中或离散程度的样本统计参数为()。A 均值B 均方差C 变差系数D 偏态系数

单选题雨量系列为50、100、150(mm),其均方差为( )。A 30B 40C 50D 60

单选题能够反映系列中各变量集中或离散程度的样本统计参数为()。A均值B均方差C变差系数D偏态系数

单选题反映一组观测结果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成为()。A平均值B误差C均方差D方差

判断题均方差是衡量系列不对称(偏态)程度的一个参数。A对B错

单选题对于均值不等的两个随机系列应采用()来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A均方差BCV值C面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