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问题三:关于甲出版社与李杰之间的纠纷,什么说法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A甲出版社未经李杰许可,使用其作品,侵犯了李杰的权利B甲出版社只要在签订出版合同时要求张林提交李杰委托其全权代理的授权书,就不会侵犯李杰的发表权、复制权和发行权C甲出版社擅自改变插图的尺寸大小,侵犯了李杰的修改权D甲出版社侵犯了李杰的署名权E甲出版社只要按照较高的标准向李杰支付图片稿酬,就不侵犯李杰的权利,因为涉案图书是由张林策划、创作的,李杰只起协助作用,并不享有该书著作权

多选题
问题三:关于甲出版社与李杰之间的纠纷,什么说法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A

甲出版社未经李杰许可,使用其作品,侵犯了李杰的权利

B

甲出版社只要在签订出版合同时要求张林提交李杰委托其全权代理的授权书,就不会侵犯李杰的发表权、复制权和发行权

C

甲出版社擅自改变插图的尺寸大小,侵犯了李杰的修改权

D

甲出版社侵犯了李杰的署名权

E

甲出版社只要按照较高的标准向李杰支付图片稿酬,就不侵犯李杰的权利,因为涉案图书是由张林策划、创作的,李杰只起协助作用,并不享有该书著作权


参考解析

解析:
A项正确。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全体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因此,出版社出版合作作品需要得到全体合作作者的授权。在商谈涉案作品出版事宜时,张林已经明确“说明插图都是李杰绘制”,这就表明该作品是合作作品。甲出版社在明知作品还有其他合作作者的情况下,还是只跟文字部分作者订立出版合同,而没有征得插图作者李杰的许可授权,这就侵犯了李杰作为合作作者应当享有的著作权。
  B项正确。著作权是一种私权,权利人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行使。在本案中,张林可以代李杰行使作品的著作权,但前提是张林必须持有李杰的委托授权文件。甲出版社在签订出版合同时如果验证收存了这类委托授权文件,就可视为其对涉案作品的使用也得到了李杰的许可授权。
  C项错误。修改权是指作者所享有的“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他人未经授权,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但著作权意义上的“修改”主要指对作品内容的修改,甲出版社在排版时改变插图的尺寸大小,并没有对图片的内容作任何改动,也就没有侵犯著作权人的修改权。
  D项正确。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合作作者共同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包括署名权。涉案图书“面封和版本记录页的作者署名都是‘张林著’”,会使读者误认为书中的文字内容和插图都由张林创作,这就没有表明李杰的合作作者身份。因此甲出版社侵犯了李杰的署名权。
  E项错误。认定哪些工作对作品的完成只起“协助作用”,可以参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即“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均不视为创作”。涉案作品是一部合作作品,李杰绘制的插图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对作品的形成有显著的实质性意义。因此,李杰并非“只起协助作用”,而是做出了直接、实质贡献的合作作者,是著作权人之一。同时,判断是否侵权的依据,是有无权利人的许可授权,与报酬高低并没有关系。

相关考题:

下列纠纷中,不适用我国《仲裁法》解决的是:()A、甲与乙之间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纠纷B、甲、乙、丙之间关于继承遗产的纠纷C、甲公司与税务局就甲公司应当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纠纷D、甲与乙之间的离婚纠纷

多选题问题五:关于乙出版社在本案中的行为,下列说法中哪种或哪几种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A涉案图书是否侵权,是丙文化公司与A之间的纠纷,乙出版社不必承担法律责任B所出图书涉嫌侵权完全是作者方面的原因,乙出版社在本案中只是受害者,不是侵权者C涉案图书的著作权之争实际上存在于A和甲高中之间,A起诉乙出版社侵权是弄错了被告D即使涉案图书在著作权归属方面没有纷争,乙出版社也因该书存在许多严重差错而侵犯著作权人的权利E如果乙出版社因法院判定侵权而作出经济赔偿,可向丙文化公司追偿

问答题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括号内。把错项选入,该问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2位。)(本题20分)技术员张林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马铃薯栽培技术》。他完成书稿后,又请李杰配插图,李杰表示同意。张林便把书稿电子文件交给李杰,并一一说明需配插图的地方。李杰按照相应文字内容绘制了插图20幅。张林给每幅图片的电子文件统一编号,然后在文字稿的相应位置一一标明需插入图片的编号。2014年6月,张林跟甲出版社商谈出版事宜,并说明插图都由李杰绘制。甲出版社审稿后,同意出版。双方在签订的出版合同中约定:以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方式支付文字部分的稿酬,基本稿酬的标准为50元/千字,印数稿酬的标准和计算方法按国家版权局的规定执行;插图则按每幅图100元计,一次性支付;两种稿酬都在图书出版后的3个月内付清。2014年11月,《马铃薯栽培技术》出版,它采用32开本,勒口平装;共印4500册,定价15元。该书面封和版本记录页的作者署名都是“张林 著”;书心包括主书名页2面、出版说明2面、目录3面和正文151面;版式为每行排30字,每面排30行;原稿中大小不一的插图都改成统一尺寸通栏排;各章末尾的空白行共有28行,插图共占260行。张林收到样书后,送给李杰5册。张林要求甲出版社按照国家版权局新颁布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将基本稿酬标准提高到150元/千字,但甲出版社没有同意。张林于2015年1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甲出版社执行国家规定、提高稿酬标准。李杰得知后,也向法院状告甲出版社侵犯其著作权。问题一:《马铃薯栽培技术》属于什么作品?请作选择回答。A. 汇编作品 B. 委托作品 C. 合作作品 D. 职务作品问题二:张林关于提高基本稿酬支付标准的要求是否合适?为什么?问题三:关于甲出版社与李杰之间的纠纷,什么说法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A. 甲出版社未经李杰许可,使用其作品,侵犯了李杰的权利B. 甲出版社只要在签订出版合同时要求张林提交李杰委托其全权代理的授权书,就不会侵犯李杰的发表权、复制权和发行权C. 甲出版社擅自改变插图的尺寸大小,侵犯了李杰的修改权D. 甲出版社侵犯了李杰的署名权E. 甲出版社只要按照较高的标准向李杰支付图片稿酬,就不侵犯李杰的权利,因为涉案图书是由张林策划、创作的,李杰只起协助作用,并不享有该书著作权问题四:甲出版社应向张林支付税前稿酬(即未代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应付稿酬)多少元?

多选题问题二:评析甲出版社贯彻执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所规定各项制度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A让助理编辑李晓君参与选题论证会并介绍选题情况的做法,违反选题论证制度B王东不顾较多人的反对而决定将本选题列选的行为违反选题论证制度C编辑加工阶段用计算机校对软件对稿件进行检查违反责任编辑制度D张凯存在违反责任编辑制度的行为E审定发稿阶段的做法违反稿件三审责任制度F由排版单位承担初校和二校的做法违反“三校一读”制度G甲出版社存在违反责任校对制度的行为

问答题70.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括号内。把错项选入,该问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本题20分) 中国学者甲早年的许多讲话稿,由其学生李某整理后按时间顺序编成《夜话》一书,于1948年出版,此后多次再版,作者署名均为甲。李某1960年去世,而甲也于1988年去世。甲的儿子乙为其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2012年,乙在北京一书店发现,A出版社当年出版的《甲思想录》一书编者署名为张某。该书全部内容由甲的100篇文章组成,其中63篇取自《夜话》,其余作品取自甲的其他作品。乙之前对此毫不知情,所以认为张某和A出版社侵犯了其权益,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乙诉称:张某与A出版社在编纂出版《甲思想录》一书时,事先未取得其许可,也没有支付报酬,且该书的编选严重破坏了《夜话》的完整性。因此,张某与A出版社共同侵犯,他的著作权权利。 张某辩称:他对甲的作品进行过长期研究,为了将甲的主要成果及其研究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让公众更深刻地认识甲对中国学术界的贡献,才从包括《夜话》在内的甲的众多作品中精心选择了这100篇文章,按照甲进行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组合编排成《甲思想录》。他为此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当然享有该书的著作权。《夜话》的整理者李某去世已久,故这部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已过。乙虽然是甲的儿子,但没有证据可证明乙参与了甲的创作并分享其著作权。所以,《甲思想录》的编纂出版并未侵犯乙的著作权权利。 A出版社辩称:《甲思想录》一书的出版工作是严格按照著作权法和出版行政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的。出版社与张某就出版该书所订立的出版合同明确约定,张某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如有侵权,张某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因此,出版社对《甲思想录》一书引起的著作权纠纷不承担任何责任。 法院经审理后,判决认定《甲思想录》一书的出版侵犯了乙作为甲的合法继承人应享有的著作权权利,张某和A出版社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问题一:从作品的类型来看,《甲思想录》属于什么作品?请作选择回答。 A.委托作品 B.汇编作品 C.职务作品 D.演绎作品 问题二:涉案图书的出版侵犯了乙享育的什么权利?请作选择回答。 A.修改权 B.汇编权 C.复制权 D.发行权 E保护作品完整权 问题三:为什么《甲思想录》一书的出版侵犯了乙的著作权权利? 问题四:张某是否侵犯了李某的权利?为什么? 问题五:根据我国著作权法,A出版社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具体包括哪几项?

多选题问题一:从作品的类型来看,《甲思想录》属于什么作品?请作选择回答。A委托作品B汇编作品C职务作品D演绎作品

问答题问题三:甲出版社应向周蓝支付稿酬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问答题问题一:甲出版社与乙发行集团之间采用的是什么购销形式?

问答题问题三:甲出版社在2005年底应该支付给陈某的版税税前金额为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多选题问题一:关于方岑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A方岑享有《方岑艺术写真》一书的著作权B方岑无权独自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C方岑没有解决好《方岑艺术写真》的相关著作权事项,构成合同违约D方岑无权许可甲出版社将照片用于《都市风尚》广告E方岑在所获报酬的分配上侵犯了张永彬的权利

多选题问题二:从著作权法角度评析甲出版社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A甲出版社硬性规定作品翻译的时间,侵犯译者的权利B甲出版社出版涉案翻译作品并没有侵犯王建的复制权和发行权C甲出版社侵犯了王建的署名权,应该承担法律责任D甲出版社支付翻译费的方式违反法规规定E甲出版社既是侵权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问答题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 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括号内。把错项选人,该问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本题20分)赵武编写了书稿《第三帝国揭秘》。2009年1月,赵武与甲出版社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合同中约定:赵武授予甲出版社在全球范围内以图书形式出版《第三帝国揭秘》中文版的专有使用权,为期10年。甲出版社按该书的实际销售量向赵武支付版税,版税率为8%,首次和第二次支付时的计付方式按国家版权局的规定,但不预付版税。2009年11月,甲出版社出版了《第三帝国揭秘》。该书为大32开本'每个页面排29行,每行排30字;正文部分共347面,还有出版前言2面、目录2面L,版本记录页标明的相关数据为:字数308千字,印数5 200册,定价25元。2009年底,《第三帝国揭秘》共销售了850册。2010年6月,甲出版社重印《第三帝国揭秘》6 000册,当年共销售8 750册。2011年10月,甲出版社又重印《第三帝国揭秘》5 500册,当年共销售6 520册。 甲出版社每次支付版税时,都向赵武详细说明税前版税金额(即按照合同约定和有关数据计算的应付金额)、按国家规定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和实际支付的税后版税金额。赵武对甲出版社的做法表玎;满意,因此双方的合作一直顺利。2012年10月,甲出版社打算出版《第三帝国揭秘》的网络版。经商洽,赵武应甲出版社的要求当场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作为对原图书出版合同的补充。该《补充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为促进作品的合法使用和传播,赵武将《第三帝国揭秘》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授予甲出版社独家使用;甲出版社按照原图书出版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标准,向赵武支付版税。甲出版社准备推出《第三帝国揭秘》网络版时,该社的编辑发现,乙文化传播公司已经将《第三帝国揭秘》的电子版收录入该公司制作的“电子图书集成”在互联网上传播,供乙公司的用户有偿浏览或者下载。 甲出版社认为乙公司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利,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上,乙司出示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和2011年3月赵武与乙公司签订的个人作品许可使用授权书。该授权书约定,赵武将全部个人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以专有许可的方式授予乙公司使用,为期10年。因此,乙公司不但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完全合法的,而且还要求甲出版社停止以任何形式发行涉案作品。问题一:2009年底,甲出版社应向赵武支付税前版税多少元?问题二:2010年底,甲出版社应向赵武支付税前版税多少元?问题三:2011年底,甲出版社应向赵武支付税前版税多少元?问题四:下列关于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A. 赵武对甲出版社和乙公司的授权都是有效的B. 赵武不能将涉案作品的网络出版权授予甲出版社C. 甲出版社有权要求乙公司停止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并承担侵权责任D. 甲出版社也可以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但不能要求乙公司停止出版E. 甲出版社不能再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但可以继续发行涉案作品的纸质图书F. 乙公司的行为是合法的,不用承担侵权责任问题五:请简要说明对问题四所作回答的理由。

问答题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甲出版社是否侵犯了张强的署名权?为什么?问题二:甲出版社在稿酬支付时间方面是否有过错?为什么?问题三:张强计算稿酬的方法存在哪些失误?问题四:甲出版社究竟应该支付给张强税前稿酬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以验证甲出版社的说法是否属实。

问答题问题一:甲出版社与省新华书店批销中心之间采用的是什么购销形式?

问答题问题三:为什么从著作权法角度看问题二中有关甲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

问答题问题二:甲出版社是否侵犯李某的权利?为什么?

问答题80.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括号内。把错项选人,该问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本题20分) 2013年,甲小学为提高教学水平,要求每名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科研,年末至少上交一篇关于小学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并以此作为科研工作考核指标。2014年年初,甲小学邀请有关专家对教师们上交的论文进行评审,最终评出优秀论文30篇。 甲小学教导主任张萍觉得论文质量能代表该校的业务水平,于是集结获奖论文编成书稿《小学教育教学讨》,并与乙出版社联系出版、张萍与乙出版社于2014年3月签订的出版合同中,乙出版社应该给张萍样书100册,由其分发给有关教师,但不支付稿费,,半年后,图书正式出版,出版社按合同约定及时交付了样书。该书面射、扉页和版本记录页都署名“张萍主编”,但没有其他教师的名字,仅在日录中的每篇文章标题前和正文中每篇文章的最后署了相应教师的姓名, 甲小学教师李征收到《小学教育教学研讨》,发现自己在工作时间创作的论文《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也在其中。他虽然为自己的论文能正式出版感到高兴,可是觉得出书前张萍和乙出版社都未向他征询过意见,而且书出版后也没有支付报酬,有违著作权法,于是向法院起诉,状告张萍和乙出版社侵权。法院审理后,认定两被告侵权,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问题一:《小学教育教学研讨》属于什么作品?请作选择回答。 A改编作品 B汇编作品c合作作品 D.委托作品 问题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是否属于职务作品?为什么? 问题三:为什么法院会认定张萍侵犯李征的著作权? 问题四:关于乙出版杜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A乙出版社应该要求张萍提交30篇文章的作者同意以出版合同所拟方式使用自己作品的授权书后,才能与张萍签订出版合同 B乙出版社不能只与张萍一人签订出版合同,应该与每篇论文的作者一一签订出版合同 c乙出版社虽然使用作品不支付报酬,但只要在出版合同中明确约定,这种做法井不违法 D乙出版社在涉案图书上的署名方式侵犯了写作论文的各位教师的署名权 E乙出版社只要把赠送样书的数量增加到300册,就不会侵权了 问题五:为什么问题四中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错误的? 问题六:张萍和乙出版杜需要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通常具体包括哪些?

多选题问题一:从保护著作权的角度来看,在本案中谁有权起诉侵权者?请作选择回答。A《××辞典》编纂委员会B丙图文排版公司C甲出版社D丁印刷厂E戊软件公司

多选题问题五:本案中F的侵权行为有哪些?请作选择回答。A对小说原作的内容作了很大改动B署名时没有将Y列为合作作者C在选择出版社时没有征求Y的意见D未征得Y同意就认可H出版社对连环画稿件作的修改E完全同意H出版社出版VCD音像读物

多选题问题一:关于杨民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A杨民违背与甲出版社的合同约定,侵犯了甲出版社的权益B杨民变更译者署名,侵犯了王建的署名权C杨民克扣甲出版社支付的翻译费,侵犯了王建的获得报酬权D杨民将王建的译稿交给甲出版社出版,侵犯了王建的复制权、发行权E杨民所提交的译者名单与委托翻译合同的约定不符

问答题问题三:甲出版社究竟应该向陈国平支付税前稿酬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问答题问题三:甲出版社第一次应该向杨清支付的税前稿酬究竟是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问答题问题一:甲出版社给陈某的预付版税税前金额为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问答题问题四:甲出版社究竟应该支付给张强税前稿酬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以验证甲出版社的说法是否属实。

多选题问题四:张东的下列著作权权利中,受到甲出版社和乙网上书店侵犯的有哪些?请作选择回答。A发表权B信息网络传播权C复制权D获得报酬权E汇编权

问答题问题三:从著作权法角度看,为什么问题二中有关甲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

多选题问题二:从著作权法角度评析甲出版社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A甲出版社出版《方岑艺术写真》的行为没有侵犯张永彬的复制权、发行权B甲出版社出版《方岑艺术写真》的行为没有侵犯张永彬的署名权C甲出版社在《都市风尚》上发布广告的行为侵犯了张永彬的复制权、发行权D甲出版社侵犯了张永彬的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E甲出版社支付报酬的时间违反国家规定,侵犯了方岑和张永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