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载重量系指船舶在比重为1.025的海水中,相应于所勘划的热带干舷载重水线排水量与该船空船排水量之差,以吨计。A对B错

判断题
载重量系指船舶在比重为1.025的海水中,相应于所勘划的热带干舷载重水线排水量与该船空船排水量之差,以吨计。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船舶类,SOLAS附则,第Ⅱ-1章A部分第2条20,“载重量系指船舶在比重为1.025的海水中,相应于所勘划的夏季干舷载重水线排水量与该船空船排水量之差,以吨计。”

相关考题:

储备浮力是指______。A.满载水线以上的体积所具有的浮力B.满载水线以上水密空间所具备的浮力C.满载排水量与总载重量之差D.满载排水量与实际排水量之差

船舶载重量可分为(  )。 A.总吨位和净吨位 B.总载重吨和净载重吨 C.满载排水量和空船排水量 D.实际排水量和空船排水量

船舶常数由(  )求得。 A.空船排水量-出厂时的空船排水量 B.总载重量-储备品总重量 C.实际总载重量-核计总载重量 D.污水量+压载水量 E.实际总载重量+核计总载重量

净载重量是船舶运输能力的真实性指标,是船舶配载的依据,因此,净载重量在数值上为满载排水量与空船排水量之差值。()

废船价格因素中,有一个轻吨,其可以表示为()。A、夏季海水满载吃水状态下的排水量与其载重量之差B、夏季淡水满载吃水状态下的排水量与其载重量之差C、热带满载吃水状态下的排水量与其载重量之差D、北大西洋冬季满载吃水状态下的排水量与其载重量之差

内河船舶按《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核定的最小形状干舷与稳性、强度所决定的干舷()不一致时,应取其中勘划载重线。A、形状干舷B、稳性干舷C、强度干舷D、最大值

载重量系指船舶在比重为1.025的海水中,相应于所勘划的热带干舷载重水线排水量与该船空船排水量之差,以吨计。

一新造投入营运的沿海航区船舶,在变更检验机构后初次检验时发现,其勘画载重线时仅勘画了淡水干舷,而船检批准图纸中,夏季、热带及其相应的淡水宽限干舷值都有。 验船师在检验时应提出以下要求:()A、可不做变更,但应在检验报告等文件中注明B、按要求增加勘划夏季、热带及热带淡水干舷C、审核干舷计算书并核定载重线标志D、可根据需要,只增加夏季干舷,其他不予勘划

海上航行船舶如船舶所核定的干舷比最小干舷为大,因而其载重线是勘划在相当或低于根据本篇所核定的最小干舷相应的夏季载重线位置时,可仅勘划淡水载重线。

在勘划某航行于内河A、B、C级航区的船舶的载重线及水尺标志时,以下哪些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因该船在各航区的实际干舷值相同,所以实船载重线标志中仅勘划了航区“A”,航区“B”和“C”不需勘划B、将部分尾部水尺勘划在平行于尾垂线的加焊扁钢上C、水尺读数的下缘与水尺刻度线中长水平线段的下缘平齐D、因受护舷材的影响,免除勘划甲板线标志,不必在证书中注明

在勘划某航行于内河A、B、C级航区的船舶的载重线及水尺标志时,以下哪种处理方法是不正确的:()A、因该船在各航区的实际干舷值相同,所以实船载重线标志中仅勘划了航区“A”,航区“B”和“C”求不需勘划B、将部分尾部水尺勘划在平行于尾垂线的加焊扁钢上C、水尺读数的下缘与水尺刻度线中长水平线段的下缘平齐D、因受护舷材的影响,免除勘划甲板线标志,但在载重线证书中注明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5篇《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中,载重量系指A、船舶在相对密度为1.025的海水中,相当于所勘划的夏季载重线的排水量与空载排水量之差。B、船舶在相对密度为1.025的海水中,吃水到达所勘划的夏季载重线时的货物重量。C、船舶在相对密度为1.025的海水中,相当于所勘划的热带载重线的排水量与空载排水量之差。D、船舶在相对密度为1.025的海水中,吃水到达所勘划的热带载重线时的货物重量。

一艘4700总吨的沿海航行作业的工程船,其最小干舷为1200mm,其核定的夏季干舷为2714mm,夏季淡水干舷为2631mm,热带干舷为2639mm,热带淡水干舷为2556mm。该船仅勘划了淡水载重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仅勘划夏季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为2714mm。B、可仅勘划夏季淡水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为2631mm。C、可仅勘划热带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为2639mm。D、可仅勘划热带淡水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为2556mm。

一艘4700总吨的沿海航行作业的工程船,其最小干舷为1200mm,其核定的夏季干舷为2714mm,夏季淡水干舷为2631mm,热带干舷为2639mm,热带淡水干舷为2556m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船应勘划夏季载重线、热带载重线、夏季淡水载重线、热带淡水载重线,夏季载重线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分别为2714mm、2639mm、2631mm、2556mm。B、该船可勘划热带淡水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为2631mm。C、该船可仅勘划热带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为2639mm。D、该船可仅勘划夏季淡水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为2556mm。

某一货船的船东,在营运当中看到本船的载重线标志比其它同类型船舶的低,载货量比同类型船舶的少,为了提高自己船的经济效益,船东向当地船检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干舷计算书供审查,要求增加载货量,重新勘划载重线标志。当地验船师根据船东的申请,并认真审查了干舷计算书,最后认定该船最小干舷满足规范要求,拟作出同意重新勘划载重线标志的决定。请问该验船师的决定是否正确,作出这一决定,尚应考虑哪些因素?

船舶载重线是按载重线规定核定的最小干舷勘划的。

多选题一新造投入营运的沿海航区船舶,在变更检验机构后初次检验时发现,其勘画载重线时仅勘画了淡水干舷,而船检批准图纸中,夏季、热带及其相应的淡水宽限干舷值都有。 验船师在检验时应提出以下要求:()A可不做变更,但应在检验报告等文件中注明B按要求增加勘划夏季、热带及热带淡水干舷C审核干舷计算书并核定载重线标志D可根据需要,只增加夏季干舷,其他不予勘划

问答题某一货船的船东,在营运当中看到本船的载重线标志比其它同类型船舶的低,载货量比同类型船舶的少,为了提高自己船的经济效益,船东向当地船检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干舷计算书供审查,要求增加载货量,重新勘划载重线标志。当地验船师根据船东的申请,并认真审查了干舷计算书,最后认定该船最小干舷满足规范要求,拟作出同意重新勘划载重线标志的决定。请问该验船师的决定是否正确,作出这一决定,尚应考虑哪些因素?

单选题船舶总载重量一定时,船舶的净载重量NDW与下述()无关。A空船排水量B航线长短C船舶常数D油水储备

判断题海上航行船舶如船舶所核定的干舷比最小干舷为大,因而其载重线是勘划在相当或低于根据本篇所核定的最小干舷相应的夏季载重线位置时,可仅勘划淡水载重线。A对B错

单选题一艘杂货船的建造基本完成,停泊在船厂的舾装码头进行载重线标志的勘划。但是由于船体建造的误差,载重线标志的“夏季干舷”(summer freeboard)标志线比11.2米的结构吃水(Scantling draught)低了4毫米。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勘划的干舷依然有效,只不过船舶的吃水不能达到设计的结构吃水,造成载重量损失B“夏季干舷”无论如何都不允许低于结构吃水,必须重新计算和勘划干舷C干舷计算肯定有错,“夏季干舷”应该等于实际型深减去结构吃水,这样才不会矛盾D勘划载重线标志时,应该以结构吃水为基准向上量取干舷值

多选题一艘4700总吨的沿海航行作业的工程船,其最小干舷为1200mm,其核定的夏季干舷为2714mm,夏季淡水干舷为2631mm,热带干舷为2639mm,热带淡水干舷为2556m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船应勘划夏季载重线、热带载重线、夏季淡水载重线、热带淡水载重线,夏季载重线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分别为2714mm、2639mm、2631mm、2556mm。B该船可勘划热带淡水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为2631mm。C该船可仅勘划热带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为2639mm。D该船可仅勘划夏季淡水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干舷为2556mm。

单选题船舶允许使用的总载重量减去航次储备量及船舶常数为()。A航次净载重量B排水量C空船排水量DD.、C均对

单选题船舶在水中排开同体积的水重,并在海水中的吃水达到夏季载重线的排水量称为:()A空船排水量B排水量C满载排水量D载重量

多选题在勘划某航行于内河A、B、C级航区的船舶的载重线及水尺标志时,以下哪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A因该船在各航区的实际干舷值相同,所以实船载重线标志中仅勘划了航区“A”,航区“B”和“C”求不需勘划B将部分尾部水尺勘划在平行于尾垂线的加焊扁钢上C水尺读数的下缘与水尺刻度线中长水平线段的下缘平齐D因受护舷材的影响,免除勘划甲板线标志,但在载重线证书中注明

单选题内河船舶按《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核定的最小形状干舷与稳性、强度所决定的干舷()不一致时,应取其中勘划载重线。A形状干舷B稳性干舷C强度干舷D最大值

单选题()表征船舶空间容积大小。A空船排水量B满载排水量C载重吨D船舶登记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