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流速计法测定水的流速时,为减少测量误差,当水深小于40Cm时,采用一点法,水深大于40Cm,时,采用两点法A对B错

判断题
流速计法测定水的流速时,为减少测量误差,当水深小于40Cm时,采用一点法,水深大于40Cm,时,采用两点法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当河面结冰时,应采用()计算每一垂线上的平均流速。A.二点法B.三点法C.五点法D.六点法

某站采用悬索悬吊流速仪测流,流速仪至铅鱼底的高度为0.40m,则采用一点法(η=0.6)测流的最小水深为()。A.0.40mB.0.60mC.0.75mD.1.00m

在测验条件和时间允许时,一般应采用断面多线垂线选点法施测输沙率,与流量的断面多线垂线选点法配合以符合输沙率测验的( )加权原理。A.水深B.流速C.流量D.含沙量

相对水深0.6的测点流速为2.03m/s,五点法计算的垂线平均流速为1.98,以五点法为准,则该次测验所计算的相对水深0.6的流速系数为()。A、0.9B、1.0C、0.95D、0.98

在水温观测时,当水深小于lm时,可放至半深处;当水太浅时,可斜放入水中,不能触及河底;当水深大于lm时,水温计应放在水面以下()处。A、20cmB、50cmC、相对水深0.2D、相对水深0.5

估算流速仪法的Ⅱ型误差时,需要用到不同的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公式,其相应的垂线流速测验方法包括()A、十一点法B、五点法C、两点法D、一点法

畅流期采用五点法测速时,若要利用该资料计算垂线半深流速系数,则需要插补()。A、水面流速B、相对水深0.2处的流速C、相对水深0.5处的流速D、相对水深0.6处的流速

分析测站垂线流速分布型式时,可采用()等多点法资料。A、两点法B、五点法C、六点法D、十一点法

畅流期三点法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公式中,相对水深0.6测点流速倍权时的总权重为()。A、4B、3C、2D、1

流速计法测定水的流速时,为减少测量误差,当水深小于40cm时,采用一点法,水深大于40cm时,采用两点法。

当水深大于()cm、流速不小于()m/s时,可用流速计测量流速。常用的流速计有旋杯式和桨式两种。

一般沉井适用于水深不太大的场合,当水深较大,流速适宜时,可考虑采用()沉井。

当河面结冰时,应采用()计算每一垂线上的平均流速。A、二点法B、三点法C、五点法D、六点法

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当采用三点法时,取相对水深()处的平均值。A、0.2、0.6、0.8B、0.2、0.4、0.6C、0.4、0.5、0.6D、0.4、0.6、0.8

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当采用一点法时,取相对水深()处的测量流速。A、0.6B、0.8C、0.2D、0.5

测线平均流速计算常采用的方法包括()。A、一点法B、二点法C、三点法D、四点法E、五点法

单选题畅流期采用五点法测速时,若要利用该资料计算垂线半深流速系数,则需要插补()。A水面流速B相对水深0.2处的流速C相对水深0.5处的流速D相对水深0.6处的流速

填空题一般沉井适用于水深不太大的场合,当水深较大,流速适宜时,可考虑采用()沉井。

单选题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规定,当( )时可徒步涉水渡河。A水深小于0.6米,流速小于3米/秒B水深小于0.5米,流速小于3米/秒C水深小于0.4米,流速大于3米/秒D水深小于0.3米,流速小于6米/秒

填空题当水深大于()cm、流速不小于()m/s时,可用流速计测量流速。常用的流速计有旋杯式和桨式两种。

多选题估算流速仪法的Ⅱ型误差时,需要用到不同的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公式,其相应的垂线流速测验方法包括()A十一点法B五点法C两点法D一点法

多选题测线平均流速计算常采用的方法包括()。A一点法B二点法C三点法D四点法E五点法

单选题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当采用一点法时,取相对水深()处的测量流速。A0.6B0.8C0.2D0.5

单选题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当采用三点法时,取相对水深()处的平均值。A0.2、0.6、0.8B0.2、0.4、0.6C0.4、0.5、0.6D0.4、0.6、0.8

单选题当河面结冰时,应采用()计算每一垂线上的平均流速。A二点法B三点法C五点法D六点法

单选题畅流期三点法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公式中,相对水深0.6测点流速倍权时的总权重为()。A4B3C2D1

多选题采用流速仪法测流应具备的条件包括()。A断面内大多数测点的流速不超过流速仪的测速范围B垂线水深不应小于流速仪用一点法测速的必要水深C在一次测流的起止时间内,水位涨落差不应大于平均水深的10%;水深较小而涨落急剧的河流,一次测流中的水位涨落差不应大于平均水深的20%D流经测流断面的漂浮物不致频繁影响流速仪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