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事件一中,底板混凝土的养护开始与持续时间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问答题
事件一中,底板混凝土的养护开始与持续时间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某医院门诊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28326m2,地下1层,地上10层,檐高33.7m。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7.8m,底板厚度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8。室内地面铺设实木地板,工程精装修交工。2008年3月15日开工,外墙结构及装修施工均采用钢管扣件式双排落地脚手架。事件一:2008年6月1日开始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为控制裂缝,拌制水泥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混凝土浇筑后10h进行覆盖并开始浇水,浇水养护持续15d。事件二:工程施工至结构四层时,该地区发生了持续两小时的暴雨,并伴有短时6~7级大风。风雨结束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排除隐患后恢复了施工生产。事件三:2008年9月25日,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事件四:室内地面面层施工时,对木搁栅采用沥青防腐处理,木搁栅和毛地板与墙面之间未留空隙,面层木地板与墙面之间留置了10mm缝隙。问题:1.事件一中,底板混凝土的养护开始与持续时间是否正确?说明理由。2.事件二中,是否应对脚手架进行验收?说明理由。还有哪些阶段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进行检查验收?3.事件三中,指出不属于项目经理部教育的内容,项目经理部教育还应包括哪些内容?4.事件四中,指出木地板施工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背景某医院门诊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28326m2,地下1层,地上10层,檐高33.7m。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7.8m,底板厚度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8。室内地面铺设实木地板,工程精装修交工。2008年3月15日开工,外墙结构及装修施工均采用钢管扣件式双排落地脚手架。事件一:2008年6月1日开始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为控制裂缝,拌制水泥采用低水化热向矿渣水泥,混凝土浇筑后10h进行覆盖并开始浇水,浇水养护持续15d。事件二:工程施工至结构四层时,该地区发生了持续两小时的暴雨,并伴有短时6~7级大风。风雨结束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排除隐患后恢复了施工生产。事件三:2008年9月25日,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事件四:室内地面面层施工时,对木搁栅采用沥青防腐处理,木搁栅和毛地板与墙面之间未留空隙,面层木地板与墙面之间留置了10mm缝隙。问题:1.事件一中,底板混凝土的养护开始与持续时间是否正确?说明理由。2.事件二中,是否应对脚手架进行验收?说明理由。还有哪些阶段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进行检查验收?3.事件三中,指出不属于项目经理部教育的内容,项目经理部教育还应包括哪些内容?4.事件四中,指出木地板施工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背景资料:某新建住宅工程,地下 2 层,条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抗渗等级 P6;地上 16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最大跨度为 16m。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 1:施工单位严格按照 C30 和 P6 的配合比进行试配基础筏板混凝土,并依此最终确定配合比。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部分罐车内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时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班组加入适量的拌合用水搅拌。事件 2:基础筏板混凝土总方量为 190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事件 3:二层结构钢筋、模板验收后,将木模板中的垃圾清理干净便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毕第二天开始浇水养护。10d 后同条件养护试块送实验室进行试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开始拆除模板,并将拆除的模板露天堆放在施工现场。事件 4:工程竣工前,部分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判定为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实体检测。但最终结构实体合格,并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问题 1】事件 1 中,指出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问题 2】事件 2 中,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标准养护试件应至少留置多少组?并说明理由。基础底板混凝土抗渗性能试件应至少留置多少组、多少个?并说明理由。【问题 3】事件 3 中,指出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问题 4】事件 4 中,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是否妥当?说明理由。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哪些内容?主要检验哪些部位?

问答题事件一中,监理单位要求是否妥当,阐明理由

问答题指出事件二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问答题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一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三项索赔是否成立?并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中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一中,主跨悬臂浇筑施工是否需要在蹲梁处采取临时固结措施?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办公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29326m2,地下2层,地上10层,檐高32.9m。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7.8m,底板厚度1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8。室内地面铺设实木地板,工程精装修交工。2010年3月15日开工,外墙结构及装修施工均采用钢管扣件式双排落地脚手架。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2010年6月15日开始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为控制裂缝,拌制水泥采用水化热较小的矿渣水泥,并使用了缓凝减水剂。同时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骨料用水冲洗降温。混凝土浇筑后14h内进行覆盖并开始浇水养护,浇水养护持续了15日。 事件二。工程施工至结构四层时,该地区发生了持续2h的暴雨,并伴有短时6~7级大风。风雨结束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排除隐患后恢复了施工生产。 事件三。底板混凝土在浇筑时按设计要求留设了后浇带,并且保留了21日后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填充后浇带时采用了C30混凝土,并保持了14日的湿润养护。 事件四。室内装修时,将一重量为5.8kg的水晶灯直接悬挂在吊顶上。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养护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一中用电管理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一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一中,项目经理的说法是否妥当?并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五中,施工单位做法是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修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修理费应如何承担?

问答题事件3中,招标文件的规定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一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背景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3层,地上2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距邻近六层住宅楼7m。地基土层为粉质黏土和粉细砂,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位-9.5m,自然地面-0.5m。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4.5m,基础底板混凝土厚1500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取整体连续分层浇筑方式施工。基坑支护工程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现场机具、设备清洗。主体结构选择有相应资质的A劳务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础支持工程专业施工单位提出基坑支护降水采用“排桩+锚杆+降水井”的方案,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多提出几种方案进行比选。 事件二: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7d。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 问题 (1)事件一中,适用于本工程的基坑支护降水方案还有哪些?(2)降排的地下水还可用于施工现场哪些方面? (3)指出事件二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或给出正确做法。

问答题分别指出事件一中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程序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问答题指出事件3中B单位提交的闸底板C25混凝土单价计算基础是否合理?说明理由。该变更涉及费用应计列在背景资料所述的哪个清单中,相应费用项目名称是什么?

问答题事件2中,A 单位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一中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修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修理费用应如何承担?

问答题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一中,建设单位制止甲公司的分包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问答题事件一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的相关规定?说明理由。

问答题分别分析事件1至事件5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