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评估人员审核某成品油生产企业消费税申报表,发现应纳税额合计是1216000元,期初留抵税额120000元,本期准予扣除税额是1064000元,本期预缴税额是O,则本期应补(退)税额是()元。A32000B1216000C152000D1064000

单选题
评估人员审核某成品油生产企业消费税申报表,发现应纳税额合计是1216000元,期初留抵税额120000元,本期准予扣除税额是1064000元,本期预缴税额是O,则本期应补(退)税额是()元。
A

32000

B

1216000

C

152000

D

1064000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对第4笔业务的税务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有( )。A、进口烟丝在进口环节缴纳的消费税可以按生产领用数量从本期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扣除已纳消费税B、由于从商业企业购进的烟丝已经负担了消费税,所以可以按生产领用数量从本期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扣除已纳消费税C、由于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烟丝未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其负担的消费税不得从本期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扣除D、从一般纳税人购进的烟丝可以按照销售数量从本期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扣除已纳消费税消费税税额中扣除其已纳消费税

用外购已税烟丝生产卷烟,对烟丝已纳消费税税务处理正确的有( )。A.进口烟丝已纳消费税准予从应纳消费税额中扣除B.用外购已税烟丝生产卷烟,烟丝在移送生产环节应缴纳消费税C.从A企业购进已税烟丝的消费税准予从应纳消费税额中扣除D.从B企业购进已税烟丝的消费税不予从应纳消费税额中扣除E.用外购已税烟丝生产卷烟,烟丝已纳消费税不得从应纳消费税额中扣除

根据本讲,税负率如何计算?() A、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B、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C、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D、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为( )。A.如果本期应纳增值税税额为负数,表明企业多预缴了增值税或本期进项税额尚未抵扣完毕B.上期留抵税额表明的是上期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C.上期留抵税额表明的是上期多预缴的增值税D.上期留抵税额表明的是上期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和上期多预缴的增值税

某汽车制造厂销售自产小汽车计算应纳消费税时,准予按生产领用数量扣除外购汽车轮胎已纳消费税税额。 ( )

纳税申报表主表第31栏“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和留抵税额抵减的增值税欠税额,但不包括缴纳入库的查补增值税额。

下列关于成品油的说法错误的是()。A、消费税成品油税目包含7个子目B、用外购已税汽油、柴油为原料连续生产的汽油、柴油,准予从消费税应纳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的消费税C、成品油生产企业自产自用的成品油,一律视同销售计征消费税D、催化料、焦化料属于燃料油的征收范围,应当征收消费税

上期留抵税额按规定须挂账的纳税人,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本期期初余额应填列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A、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列“本月数”B、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列“本年累计”C、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列“本月数”D、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列“本年累计”

评估人员审核某地板厂2015年9月消费税申报表,发现《本期准予扣除税额计算表》申报期初库存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58000元,期末库存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86500元,《准予扣除消费税凭证明细表》填报的消费税税额合计156000元,则当期准予扣除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是()元。A、0B、127500C、156000D、58000

消费税条例规定,以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酒为原料生产的药酒,准予从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按当期生产领用数计算扣除委托加工收回的酒已纳的消费税税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中哪一项指标将形成税收会计核算的应征数()A、本期应纳税额B、本期已缴税额C、本期应纳税额合计D、本期应补税额

评估人员审核某成品油生产企业消费税申报表,发现应纳税额合计是1216000元,期初留抵税额120000元,本期准予扣除税额是1064000元,本期预缴税额是O,则本期应补(退)税额是()元。A、32000B、1216000C、152000D、1064000

“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期初留抵税额”是计算()A、剔税B、抵税C、免抵退税额D、退税

酒类消费税纳税人月度申报时不需要报送的是()A、《酒类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纳税申报表》B、《本期准予抵减税额计算表》C、《本期代收代缴税额计算表》D、《生产经营情况表》

评估人员审核某啤酒生产企业消费税申报表,发现申报的销售数量1050吨,销售额38325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其应纳消费税额是()元。A、262500B、231000C、0D、383250

单选题评估人员审核某啤酒生产企业消费税申报表,发现申报的销售数量1050吨,销售额38325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其应纳消费税额是()元。A262500B231000C0D383250

多选题关于实行免、抵、退办法的“免”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行免、抵、退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B实行免、抵、退办法的“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C实行免、抵、退办法的“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D实行免、抵、退办法的“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期末留抵税额部分予以退税

单选题下列有关适用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且有加计抵减额的纳税人加计抵减填报的表述,正确的是( )。A《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9栏“应纳税额”依据表内的“第11栏-第18栏”的公式填报B《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9栏“应纳税额”依据第11栏“销项税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二、加计抵减情况”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计算结果填报C《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9栏“应纳税额”依据第11栏“销项税额”-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二、加计抵减情况”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计算结果填报D《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9栏“应纳税额”依据第11栏“销项税额”-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二、加计抵减情况”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计算结果填报

单选题上期留抵税额按规定须挂账的纳税人,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本期期初余额应填列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A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列“本月数”B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列“本年累计”C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列“本月数”D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列“本年累计”

单选题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中哪一项指标将形成税收会计核算的应征数()A本期应纳税额B本期已缴税额C本期应纳税额合计D本期应补税额

单选题酒类消费税纳税人月度申报时不需要报送的是()A《酒类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纳税申报表》B《本期准予抵减税额计算表》C《本期代收代缴税额计算表》D《生产经营情况表》

单选题评估人员审核某地板厂2015年9月消费税申报表,发现《本期准予扣除税额计算表》申报期初库存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58000元,期末库存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86500元,《准予扣除消费税凭证明细表》填报的消费税税额合计156000元,则当期准予扣除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是()元。A0B127500C156000D58000

单选题评估人员审核某啤酒生产企业消费税申报表,发现申报的应纳税额262500元,本期准予抵减税额125000元,本期预缴税额113000元,无减免税额,其本期应补(退)税额是()元。A262500B24500C0D149500

单选题在“免、抵、退”税申报时计算其“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根据主管征税部门当期审核确认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进行计算。A上期留抵税额B出口货物销售额C进项税额D期末留抵税额

多选题用进口或外购已税烟丝生产卷烟,对烟丝已纳消费税税务处理正确的有(  )。A进口烟丝已纳消费税准予从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扣除B用外购已税烟丝生产卷烟,烟丝在移送使用环节应缴纳消费税C从A生产企业购进已税烟丝的消费税准予从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扣除D从B商贸企业购进已税烟丝的消费税不能从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扣除E用外购已税烟丝生产卷烟,烟丝已纳消费税不得从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扣除

单选题“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期初留抵税额”是计算()A剔税B抵税C免抵退税额D退税

单选题关于成品油的消费税政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准予从消费税应纳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的消费税税款B成品油生产企业自产自用的成品油,应视同销售计征消费税C对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D对国产石脑油免征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