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0km的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25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了初期支护,支护采用了"潮喷法"喷射混凝土加锚杆的方式。隧道喷锚支护时,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强度,按相关规范要求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按每组三个试块,共抽取36组,试验时发现其中有2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设计强度为90%、87%,其他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检查中还发现,喷射混凝土局部有裂缝、脱落、露筋等情况。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0km的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25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了初期支护,支护采用了"潮喷法"喷射混凝土加锚杆的方式。隧道喷锚支护时,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强度,按相关规范要求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按每组三个试块,共抽取36组,试验时发现其中有2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设计强度为90%、87%,其他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检查中还发现,喷射混凝土局部有裂缝、脱落、露筋等情况。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参考解析

解析: 1.当隧道埋深较浅、上覆岩(土)体较薄,难采用暗挖法时,则应采用明挖法来开挖隧道。用这种明挖法修筑的隧道结构,通常称明洞。明洞具有地面、地下建筑物的双重特点,既作为地面建筑物用以抵御边坡、仰坡的坍方、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病害,又作为地下建筑物用于在深路堑、浅埋地段不适宜暗挖隧道时,取代隧道的作用。背景中,"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正是设置明洞的理由。
2.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明洞的分类:明洞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按荷载分布,拱式明洞又可分为路堑对称型、路堑偏压型、半路堑偏压型和半路堑单压型。按构造,棚式明洞又可分为墙式、刚架式、柱式等。背景中,"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所以,本题隧道的进出口隧道拱式明洞的类型是路堑对称型、路堑偏压型。

相关考题:

某高速公路双洞隧道,左洞长450m,右洞长750m,按规范分类为()。 A、短隧道B、中隧道C、长隧道D、特长隧道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0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8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出口处于浅埋段,围岩级别较差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较大,拱顶下沉最大值达到1.6m,因此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勘察后,将从目前掌子面DK118+549~DK118+629由原设计台阶法开挖变更为CD法,具体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中隔壁(CD)法施工流程图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编制了施工方案,发生以下事件:事件一:主要采用钻爆开挖,并配合人工出碴。事件二: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地段初期支护及时封闭成环,根据围岩量测结果及时施作二次衬砌。事件三:为了稳定工作面,采取一些辅助施工措施进行超前加固。问题:1.补充隧道施工工序中的工作内容。2.隧道开挖方案变更属于哪种变更,应由谁进行审批3.事件一中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4.事件二中,位移变形达到何种要求时,才能进行二次衬砌5.事件三中,超前加固的措施有哪些

案例五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 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设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洞顶覆盖层较薄、难以用暗挖法建隧道时,隧道洞口受坍方、落石、泥石流等危害时,通常应设置( )。A.仰坡B.明洞C.挡土墙D.护坡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问题:(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0km 的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260m 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25m 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了初期支护,支护采用了“潮喷法”喷射混凝土加锚杆的方式。隧道喷锚支护时,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强度,按相关规范要求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按每组三个试块,共抽取36 组,试验时发现其中有2 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设计强度为90%、87%,其他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检查中还发现,喷射混凝土局部有裂缝、脱落、露筋等情况。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 厚C30 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 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问题: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3.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否合格?说明理由。针对喷射混凝土出现的局部裂缝、脱落、露筋等缺陷,提出处理意见。4.补充路面施工完成后,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问题:(1)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1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较破碎,巨块碎状镶嵌结构,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2.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3.本隧道施工是否需要监控量测说明理由。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2.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3.本隧道施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修建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已知洞口地质条件为破碎的V级围岩,雨季地表水丰富,洞顶覆土为10m,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山岭公路隧道施工方法包括( )。A.盾构法B.矿山法C.掘进机法D.盖挖法E.地下连续墙法

修建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已知洞口地质条件为破碎的V级围岩,雨季地表水丰富,洞顶覆土为10m,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山岭公路隧道施工方法包括( )。A、盾构法B、矿山法C、掘进机法D、盖挖法E、地下连续墙法

隧道洞口防排水施工过程中,隧道覆盖层较薄和地层渗透性强的洞顶地表水处理,应遵守的原则和要求?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1)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隧道塌方的治理”案例分析与答案解析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坍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隧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问答题1.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公路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问答题 1.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2.问题: (1)根据“治塌先治水”的原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以加强防排水工作? (2)为防止隧道塌方,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哪些要求?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设备、烧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0km的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25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了初期支护,支护采用了"潮喷法"喷射混凝土加锚杆的方式。隧道喷锚支护时,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强度,按相关规范要求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按每组三个试块,共抽取36组,试验时发现其中有2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设计强度为90%、87%,其他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检查中还发现,喷射混凝土局部有裂缝、脱落、露筋等情况。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1)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0km的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25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了初期支护,支护采用了"潮喷法"喷射混凝土加锚杆的方式。隧道喷锚支护时,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强度,按相关规范要求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按每组三个试块,共抽取36组,试验时发现其中有2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设计强度为90%、87%,其他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检查中还发现,喷射混凝土局部有裂缝、脱落、露筋等情况。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1.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否合格?说明理由。针对喷射混凝土出现的局部裂缝、脱落、露筋等缺陷,提出处理意见。 2.补充路面施工完成后,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本隧道施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问答题隧道洞口防排水施工过程中,隧道覆盖层较薄和地层渗透性强的洞顶地表水处理,应遵守的原则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