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钢轨打磨后轨面达到光滑平直,钢轨踏面用1米直尺测量,不平度应小于0.2mm,轨端飞边大于1mm时,应及时打磨。A对B错

判断题
钢轨打磨后轨面达到光滑平直,钢轨踏面用1米直尺测量,不平度应小于0.2mm,轨端飞边大于1mm时,应及时打磨。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钢轨轨面波浪形磨耗谷深大于()时,应进行打磨。A.0.1mmB.0.3mmC.0.5mmD.1.0mm

打磨鞍型磨耗钢轨,打磨有不平顺磨耗的心轨踏面及辙叉时,其打磨顺坡长度应不少于()米。 A.0.5B.1C.1.5D.2

对()等应及时打磨,对轨端剥落掉块应及时进行焊补,加强对接头错牙、硬弯等病害的处理,并结合更换道砟、垫砟等方法,综合整治钢轨接头病害。 A.轨面擦伤B.鱼鳞裂纹C.钢轨肥边D.马鞍形磨耗

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钢轨轨面波浪型磨耗谷深大于()时,应进行打磨。

钢轨轨端打磨,应应戴()和手套。

钢轨全线预打磨应具备的条件有( )。A.无缝线路经整理作业后,道床进入稳定阶段B.轨面高程及道床外观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C.钢轨扣件齐全紧固D.钢轨焊接接头的平直度应达到设计规定E.钢轨应力为零

推瘤完毕后,将仿形打磨机放在钢轨上进行打磨。将焊料顶部打磨至距离轨面2mm左右,钢轨内外侧及轨面过度的圆弧处打磨至与既有钢轨平齐。

NMG-4Ⅱ型内燃磨轨机是打磨钢轨顶面、侧面及圆弧部分的专用机具,适用于对43~75kg/m钢轨焊缝、不平整接头、轨侧飞边、轨面焊修等部分的仿形打磨。

紧固作业完毕后,必须对胶结部位的钢轨的轨面进行修理,一是对钢轨内侧的作用面接头处进行打磨,二是对轨面绝缘片进行打磨修理,严禁绝缘片高出轨面,而且绝缘片低于胶结端轨头不得超过()mm。A、0.2B、0.3C、0.4D、0.5

冷打磨从计时开始,1小时后即焊头处钢轨的温度下降到300℃以下后开始冷打磨,并用直尺不断进行检验,直至焊头处的两侧钢轨轨面、内外侧都齐平。

紧固作业完毕后,必须对胶结部位的钢轨的轨面进行修理,一是对钢轨内侧的作用面接头处进行打磨,二是对轨面绝缘片进行打磨修理,严禁绝缘片高出轨面,而且绝缘片低于胶结端轨头不得超过0.5mm。

轨面擦伤和剥落掉块接近或达到轻伤标准时应焊补,轨端飞边大于2mm时应及时处理波浪形磨耗谷达到轻伤标准时应进行打磨。

下列关于长钢轨焊接说法正确的是()。A、焊轨前轨端温度不宜低于0℃B、焊轨前轨端温度不宜低于10℃C、焊头应纵向打磨,不得横向打磨D、焊头应横向打磨,不得纵向打磨

打磨后的钢轨踏面用1m直尺测量,平直度应小于()。A、0.2B、0.3C、0.4D、0.5

钢轨堆焊打磨后,应保持轨面平顺,但堆焊处允许有0.3mm的凸出,不得低凹。

对()等应及时打磨,对轨端剥落掉块应及时进行焊补,加强对接头错牙、硬弯等病害的处理,并结合更换道砟、垫砟等方法,综合整治钢轨接头病害。A、轨面擦伤B、鱼鳞裂纹C、钢轨肥边D、马鞍形磨耗

打磨后钢轨踏面用1m直尺测量,不平度应小于()mm。A、0.1B、0.3C、0.5D、0.6

TB/T1632.1—2005标准规定,钢轨焊头表面质量要求不平度应满足: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

钢轨接头平直,用1m直尺测量不平度应不小于0.4mm。

测量钢轨磨耗时,应选择钢轨磨耗最大处,侧面磨耗在()测量。A、轨顶踏面(按标准断面)上B、轨顶踏面(按标准断面)下C、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mm处D、距标准工作边钢轨顶面宽1/3处

钢轨轨面波浪形磨耗谷深大于()时,应进行打磨。A、0.1mmB、0.3mmC、0.5mmD、1.0mm

钢轨打磨后轨面达到光滑平直,钢轨踏面用1米直尺测量,不平度应小于0.2mm,轨端飞边大于1mm时,应及时打磨。

测量钢轨磨耗时应选择钢轨磨耗最大处,垂直磨耗在()测量。A、轨顶踏面上B、轨顶踏面下C、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mm处D、距标准工作边钢轨顶面宽1/3处

单选题测量钢轨磨耗时,应选择钢轨磨耗最大处,侧面磨耗在()测量。A轨顶踏面上B轨顶踏面下C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mm处D距标准工作边钢轨顶面宽1/3处

单选题打磨后的钢轨踏面用1m直尺测量,平直度应小于()。A0.2B0.3C0.4D0.5

单选题打磨后钢轨踏面用1m直尺测量,不平度应小于()mm。A0.1B0.3C0.5D0.6

多选题下列关于长钢轨焊接说法正确的是()。A焊轨前轨端温度不宜低于0℃B焊轨前轨端温度不宜低于10℃C焊头应纵向打磨,不得横向打磨D焊头应横向打磨,不得纵向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