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女性,50.岁,腹部手术后4d切口感染,经换药2周后伤口愈合。患者站立时切口瘢痕处出现一肿块,卧位时消失,诊断为切口疝。发生切口疝的最主要原因是()A腹壁肌被切断B缝线滑脱C切口感染D切口过长E缝合时强行拉拢创缘

单选题
女性,50.岁,腹部手术后4d切口感染,经换药2周后伤口愈合。患者站立时切口瘢痕处出现一肿块,卧位时消失,诊断为切口疝。发生切口疝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腹壁肌被切断

B

缝线滑脱

C

切口感染

D

切口过长

E

缝合时强行拉拢创缘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男,45岁。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仰卧位,窝处下放置一小枕,主要目的是 ( )A.减轻切口疼痛和渗液B.减少阴囊水肿的发生C.防止复发和感染D.减轻切口张力,利于切口愈合E.减轻术后疼痛

患者女性,70岁。Miles术后7天拆线,拆线后剧烈咳嗽,突然出现切口疼痛,切口处流出100ml淡红色液体,此时患者可能发生了A、手术后出血B、切口感染C、切口裂开D、切口血肿E、切口脂肪液化

男性,67岁。有多年排尿不畅,呈滴淋状,近2年双侧腹股沟区出现半圆形肿块,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体检时压迫内环肿块仍出现。诊断为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D、切口疝E、巨大疝

患者,男,45岁。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仰卧位,腘窝处下放置一小枕,主要目的是( )A、减轻切口疼痛和渗液B、减少阴囊水肿的发生C、防止复发和感染D、减轻切口张力,利于切口愈合E、减轻术后疼痛

患者,男,70岁,有多年排尿不畅,呈滴淋状,近2年双侧腹股沟区出现半圆形肿块,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体检时压迫内环肿块仍出现,诊断为(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D.切口疝E.巨大疝

女性,75岁,腹部手术后第7天,剧烈咳嗽后,突然出现切口疼痛,切口处流出少量淡红色液体,该病人可能出现了A、切口出血B、切口裂开C、切口血肿D、切口感染E、切口脂肪液化

患者女性,70岁。Miles术后7天拆线,拆线后剧烈咳嗽,突然出现切口疼痛,切口处流出l00m1淡红色液体,此时患者可能发生了A:手术后出血B:切口脂肪液化C:切口血肿D:切口裂开E:切口感染

患者,男,70岁,有多年排尿困难,呈淋漓状;近2年来双侧腹股沟区出现半年圆形肿块,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体检时压迫内环肿块仍出现,诊断为A、股疝B、腹股沟直疝C、腹股沟斜疝D、巨大疝E、切口疝

-名女性患者70岁,有多年排尿不畅,呈滴淋状,近2年双侧腹股沟区出现半圆形肿块,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体检时压迫内环肿块仍出现,诊断为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D.切口疝E.巨大疝

男,30岁。诊断为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后7小时,以下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进行切口换药一次B.指导病人下床活动C.安置半坐卧位D.切口压沙袋,阴囊托起E.告知病人继续禁饮食

患者,女性,50岁,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切口血肿,但尚未化脓,则该病人的切口为 A、Ⅰ类切口(丙级愈合)B、Ⅱ类切口(乙级愈合)C、Ⅱ类切口(丙级愈合)D、Ⅲ类切口(乙级愈合)E、Ⅲ类切口(丙级愈合)

患者,男性,70岁。多年排尿不畅,呈滴淋状,近2年双侧腹股沟区出现半圆形肿块,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体检时压迫内环肿块仍出现。诊断为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D.切口疝E.巨大疝

女性,73岁。因急性胆囊炎急诊行胆囊切除术,采用经右上腹腹直肌切口。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和腹胀,第2天晚8点剧烈咳嗽后突然出现切口处有崩裂感,随后有淡血性液体及肠管从切口处涌出。该患者出现了以下哪种病状A、切口内癌细胞种植B、切口感染C、切口裂开D、切口血肿E、切口脂肪液化对该患者的处理,不正确的是A、立即用消毒敷料覆盖伤口及腹内容物;或用消毒碗、盆扣住伤口,急送手术室B、麻醉后,剪除切口缝线,防缝线割裂肠管C、冲洗伤口,检查肠管有否损伤D、切口全层缝合后,再逐一打结,必要时加减张缝合E、先不予处理,观察后再说

患者女性,60岁,肥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长期便秘。因乙状结肠癌行剖腹探查,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7天拆线时,发现脂肪液化,换药1个月后逐渐窦道形成,经反复清创换药后,术后半年切口愈合。但患者切口处逐渐出现可复性包块,平卧后消失,站立后出现。患者出现切口疝的最主要原因是( )A、肥胖,皮下脂肪过厚B、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C、长期便秘,导致腹压高D、切口液化,愈合不良E、窦道形成,反复清创F、老年人,慢性咳嗽患者治疗切口疝的最有效方法是( )A、控制饮食,减轻体重B、检测、控制血糖C、避免便秘、咳嗽等增加腹压等因素D、应用腹带、疝气带等E、手术修补F、加强锻炼,增加腹肌力量患者行切口疝的手术方式有( )A、Onlay(补片放在筋膜前)B、Sublay(补片放在腹膜前)C、Ipom(补片放在腹膜内)D、逐层解剖的原位修补E、无张力切口疝修补F、全层减张缝合修补[提示] 患者行Onlay修补术后,伤口有较多淡黄色渗液。最大可能性及处理( )A、伤口感染,切口敞开,充分引流B、脂肪液化,切口敞开,充分引流C、补片位于皮下导致渗出较多,通畅引流D、补片位于腹膜外导致渗出较多,通畅引流E、补片位于腹膜内导致渗出较多,通畅引流F、补片为异物,手术未应用抗生素,术后伤口感染,通畅引流

腹壁切口疝的病因是A.手术操作不当B.切口愈合不良C.腹壁神经损伤D.腹壁切口感染,形成切口瘢痕薄弱E.术后咳嗽等使腹内压增高

女性,75岁,腹部手术后第7天,剧烈咳嗽后,突然出现切口疼痛,切口处流出少量淡红色液体,该病人可能出现了A.切口出血B.切口裂开C.切口血肿D.切口感染E.切口脂肪液化

患者,男性,60岁,阴囊肿物2个月。开始提重物时,阴囊出现肿块,可用手还纳,无痛。近日站立时阴囊肿块即出现,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拟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采取平卧位,胭窝下垫软枕,其主要目的是A.缓解腹壁张力,促进切口愈合B.保持肢体功能位,促进患者舒适C.防止疝物脱出,预防复发D.减少阴囊血肿的发生E.减轻切口疼痛及渗血

患者,男,45岁。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仰卧位,腘窝处下放置一小枕,主要目的是()A:减轻切口疼痛和渗液B:减少阴囊水肿的发生C:防止复发和感染D:减轻切口张力,利于切口愈合E:减轻术后疼痛

患者女性,70岁。Miles术后7天拆线,拆线后剧烈咳嗽,突然出现切口疼痛,切口处流出100ml淡红色液体,此时患者可能发生了A.手术后出血B.切口感染C.切口裂开D.切口血肿E.切口脂肪液化

患者女,62岁,结肠癌术后2日腹壁切口处出现肿块,站立和排便时加重,平卧时消失。出现该现象最常见的原因是( )。A.切口处出现感染B.切口处血肿形成C.缝合时张力过大D.腹壁切口疝E.切口水肿

一名女性患者70岁,有多年排尿不畅,呈滴淋状,近2年双侧腹股沟区出现半圆形肿块,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体检时压迫内环肿块仍出现,诊断为()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D.切口疝E.巨大疝

女性,50岁,腹部手术后4d切口感染,经换药2周后伤口愈合。患者站立时切口瘫痕处出现一肿块,卧位时消失,诊断为切口疝。发生切口疝的最主要原因是()A、腹壁肌被切断B、缝线滑脱C、切口感染D、切口过长E、缝合时强行拉拢创缘

患者女,54岁,曾行子宫切除术,现瘢痕处皮肤红,并有不可回纳的肿物,伴有发热、呕吐及腹胀。诊断应考虑为()A、皮肤感染B、切口嵌顿疝C、皮肤过敏D、切口绞窄疝E、切口肿瘤

女性,73岁。因急性胆囊炎急诊行胆囊切除术,采用经右上腹腹直肌切口。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和腹胀,第2天晚8点剧烈咳嗽后突然出现切口处有崩裂感,随后有淡血性液体及肠管从切口处涌出。该患者出现了以下哪种病状()。A、切口内癌细胞种植B、切口感染C、切口裂开D、切口血肿E、切口脂肪液化

单选题女性,75岁,腹部手术后第7天,剧烈咳嗽后,突然出现切口疼痛,切口处流出少量淡红色液体,该病人可能出现了()A切口出血B切口裂开C切口血肿D切口感染E切口脂肪液化

单选题患者男性,32岁。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后5天,体温低热,换药时发现针眼处皮肤红肿,未见脓液。此伤口发生了( )A针眼处脓肿B正常伤口C缝线反应D切口裂开E切口感染

单选题颈部污染伤口,达24小时,清创后伤口一期缝合,伤口愈合优良()。A切口分类愈合Ⅱ甲B切口分类愈合Ⅰ甲C切口分类愈合Ⅲ甲D切口分类愈合Ⅱ丙E切口分类愈合Ⅱ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