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行为调查表设计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表项目应避免带有强制性的提问B调查表所列目的的含义、定义、标准必须明确C调查表问题要针对性强D调查表所列项目内容在资料统计分析上定性即可以
单选题
下列关于行为调查表设计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调查表项目应避免带有强制性的提问
B
调查表所列目的的含义、定义、标准必须明确
C
调查表问题要针对性强
D
调查表所列项目内容在资料统计分析上定性即可以
参考解析
解析:
调查表中所列项目内容在资料统计分析时要求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调查表中所列项目内容在资料统计分析时要求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相关考题:
问答题一般资料:陈某,女性,23岁,未婚,中专文化求助者主诉:与人交往时紧张、局促不安已三年,羞见生人,回避社交一年余。因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而前来门诊咨询。求助者自述:某日上课,发现新来的青年男教师似乎老是注意自己,颇难为情。课后对镜子观察,并未发现装束有何刺眼之处,不禁浮想联翩,心慌气促,以后只要遇上该教师便言行失措。久之,似觉同学们也洞察其心中秘密,于是与同学们相处也不自然了。毕业后,父母告诫求助者:“听领导的话,守规矩,不要让人讲闲话。”求助者奉为信条,努力工作,上班时从不参与同事们的闲谈。有时同事主动与其交谈,也因不敢正视对方而佯装做其他事,或托辞走开。其办公桌面壁而放,背对同事,上下班故意加快或放慢速度,避免与人同行。自知如此做实在无必要,甚至于会遭到他人非议,但又不敢与人相处,常因此陷入矛盾之中。后经人介绍相识一男友,才貌均可,但不能像其他年轻人那样相互依偎在花前月下,挽手出入剧院、商场;尽管每次下决心,却又马上心慌、脸红,以至勇气全消。偶尔邀赴约,也是故意姗姗来迟。一次男方父亲寿辰,被特邀赴宴,求助者无辞推托,几天前便开始忐忑不安,惶惶心慌气促,四肢发颤。待到公婆见面时,顿觉头昏目眩,满身大汗,语无伦次。众人将她急送医院就诊。以后,几乎羞见一切外人,甚至与家人用餐也有些不自然。为避免这种窘境,常托辞休息在家,以免交往。自诉“得了一种怪病,怕见人的病。”深知这种害怕毫无必要,但事到临头又紧张不已,自己对此百思不解,因而苦恼、不安,迫切要求医治。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姐妹二人,排行老大。幼年家境不宽裕。父亲平日寡言,性格暴躁,动辄训斥。母亲懦弱厚道,逆来顺受,妹妹活泼好动,常受父母打骂。求助者童年身心发育正常,懂事甚早。自诉入学前便颇知几分人情。文静、朴实、举止谨慎,懂礼貌、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常常因为某次考试未得第一名,或某次未受表扬,而抱怨或自责。19岁时进入某专科学校,在花枝招展的女同学们面前颇感压力立志发愤读书,以示不随波逐流,但成绩平平,故时而气馁、悲观,时而忿忿不平,甚至有嫉妒之意。然而在公开场合却又显得不以为然,落落大方。长时间注意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如言语中有无含沙射影?眼神中有无蔑视怠慢?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一、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二、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三、心理咨询师尚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四、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
单选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4岁,退休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兄弟姐妹多,父亲已于多年前去世,自己主动把母亲接回家照顾。其大哥、大姐年龄较大,二哥体弱多病,二姐在国外,三姐照顾怀孕的女儿,因此都没有照顾母亲。求助者因为赡养问题与哥哥、姐姐们发生矛盾,自己很生气,也为此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求助者:我是家里最小的,母亲已经由我照顾多年了,同样是母亲所生,他们怎么就不来照顾照顾呢?我即使能干,照顾母亲也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事呀!我说他们,他们还不听,为这些事总发生矛盾,搞得关系很紧张。心理咨询师:是别人不听你的话使你生气吗?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也来照顾母亲,我怎么会生气?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他们应该听你的话,来照顾母亲。求助者:是的,我很生气,他们怎么这样不懂事!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求助者:对,他们应该听。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话你肯定听。求助者:对,…不对,(沉默)好像不是,别人说得对,我都听了;别人说得错,我也没听。心理咨询师:你刚说过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而你又讲了别人说得对,你都听了;别人说得错,你也没听,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求助者:(沉默)…我照顾母亲是孝顺,他们也有责任。他们应该听我的。心理咨询师:按你的意思,你照顾母亲,别人也必须听你的来照顾母亲。求助者:是的。心理咨询师:你对母亲怎样,你的哥哥姐姐就应该对你的母亲怎样。求助者:是的。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说了而他们怎么会不听?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你的哥哥和姐姐们不听你的话,不来照顾你的母亲所造成的。其实别人不来照顾你的母亲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一样来照顾你的母亲这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求助者:真会这样么?心理咨询师:你照顾母亲这件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都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么?可我还没看出我要求他们照顾母亲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心理咨询师:如果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来时是怎样的?求助者:当然是有两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是徽朝上。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两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并要求他们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求助者:你讲得很对。心理咨询师说"按你所说……",表明其()。A实施对求助者的教育B启发求助者思考C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D改变求助者信念
单选题某男,39岁,精神分裂症。有自伤行为,用香烟头烫自己的皮肤和衣服,每日有一次。因为他喜欢吸烟,故请护士每日检查患者有无烫伤自己的行为,如无烫伤自己的行为,给予半支烟作奖励,口头赞扬其外表。如有烫伤,这一天他就再得不到香烟。经过一段时间,烫伤频度逐渐减少至4天一次,最后2周他的烫伤行为再未发生。这种治疗方法是()。A满灌疗法B厌恶疗法C阳性强化法D操作性行为矫正
多选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61岁,退休工人。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孤寡老人,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打电话报警说自己夜间听到窗外有人密谋杀害自己并抢夺自己的巨额财产。民警经蹲守,未发现可疑人员。而在民警蹲守的同一时刻,求助者还在打电话报警说听到窗外密谋杀害她的声音。现在求助者白天不敢自己出门,说出门之后就会被街上所有的人指指点点,或者被人跟踪,那些在她家周围卖菜的、卖报纸的、收废品的人都是经过乔装改扮来监视她的人。警察怀疑求助者精神出了问题,但求助者坚持认为自己没病。在警察带领下来到咨询室。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头发没有经过梳理,脸上和身上比较脏,先是用怀疑的眼光打量咨询师,感觉咨询师态度温和,便拿起桌上的笔,在一张废纸的背面写下“五千万”三个字并交给咨询师,说咨询师是个有前途的人,这五千万送给他去发展事业。警察反映求助者近来生活比较懒散,不收拾屋子。针对该求助者,心理咨询师可做的工作包括()。A进行摄入性谈话B进行心理测验C整理临床资料D转诊至精神科
单选题关于鼓励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2004年12月三级真题)A心理咨询师不应选择任何一个主题进行鼓励B引导对方谈话朝着某一方向进一步深入C淡化求助者的叙述内容但鼓励其讲下去D一般选择对方描述的最先一个主题鼓励
多选题男性,20岁,未婚,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家在农村,排行老二,上有一姐,下有一弟。自我陈述:近一年来记忆力下降,没精神看书,逻辑分析能力下降,紧张,害怕考试,害怕老师为难我,睡不好觉,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食欲下降,身体也比以前瘦了,曾去医院检查过内科和神经科,吃过一些药,没有效果。这半年比以前严重了,才来心理科看病。.了解资料:求助者的家长叙述:自幼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为了让自己上大学姐姐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因为自己皮肤黑,同学起外号叫小泥鳅。上了大学后,拼命学习,立志要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改变家里的境况。咨询过程:首先经过收集资料,了解到这个大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心理上的情况:一方面内心有点自卑、胆怯,怕比不上别人。另一方面又很自负,觉得别人不比他聪明,有时也看不上教得不好的老师,难免对有些老师的态度不够尊敬,但内心也害怕被老师处罚。经过四次咨询,求助者认知上有了改变,症状有了明显改善,顺利通过了考试。提问资料:经过几次咨询后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作了纪录。求助者明白自己紧张的原因是与小时候的负性体验有关,担心大学的老师会像小学老师一样冤枉自己,求助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能够专心复习功课,睡眠状况随之也得到改善。双方还商讨了下次咨询任务即第三个咨询目标关于外号问题的探讨。求助者认为泥鳅很滑不好抓,同学们这样叫他是在讽刺他为人圆滑,所以感觉非常不舒服,心理咨询师向求助者询问同学们这样叫的原因,求助者也不知道,只是猜测。因此心理咨询师给求助者布置了家庭作业,心理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回学校后亲自问问同学们给他起外号的原因。求助者听从了心理咨询师的意见。结束咨询时间可由()决定。A心理咨询师B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C求助者D上级心理咨询师
单选题总α-TE=()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三烯生育酚。A1;0.5;0.1;0.3B1;0.5;0.3;0.1C1;0.1;0.3;0.5D1;0.3;0.5;0.1
多选题杨德森教授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的特色包括()。A对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作了区分B将百分制改为十分制C按事件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和发生次数记分D强调根据受测者的主观感受,对生活事件作定性评定和定量评定
问答题一般情况:求助者,男,23岁,汉族,农民,未婚,因偷窃罪被判五年,入狱半年。求助者自诉:心情压抑、难受,看什么人都不顺眼,和其他犯人相处得也不好,自己好冲动,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容易产生暴力行为且不考虑后果。受女友举报后入狱,在入狱后女友一次也没来看过他,并于一年后和别人结婚,自己对此有强烈的报复心理;自己在入狱后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被转到精神病监区待了半年,再回到原监区时受到其他犯人的歧视;在精神病监区时,他曾经向一位犯人吐露心事,却遭到对方的嘲笑,并把他的话当玩笑说给别的犯人听,让他从此再也不愿和别的犯人啰嗦;求助者自小父母离婚,家里人也不理解支持他,视他为累赘,妹妹曾经对他说希望他不要再拖累家人,入狱后唯有母亲来看过他,自称入狱后才首次感受到母爱,觉得这世上惟一关心他的只有母亲。家人的不接纳让他对出狱后的生活不抱期望。咨询师的观察和了解:求助者自知力较正常,对自己的情绪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心理过程协调一致,在提及自己的母亲为自己做的事时伤心落泪,逻辑思维正常,思想略显偏激。监区的狱警反应,求助者容易被激怒,情绪较难控制,有暴力行为,有时为了泄怒,会用手捶打墙壁,平时爱一个人待着,不喜欢搭理人,觉得他挺怪的。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一、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与评估。二、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请说明诊断依据?三、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四、如何评估咨询效果的时间点及维度?
问答题老王今年58岁了,身体BMI>28,为减肥他天天进行身体锻炼,每天爬楼梯、登山、快跑运动等2 h,不管是炎热的夏天或是酷寒的冬天他都会坚持。可是在今年夏季的一天,他运动时突发膝盖疼痛,休息时好转,后他坚持锻炼,并上下楼梯,结果被送往医院。 请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以下问题: (1)老王的运动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2)老王应如何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