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儿7岁,7月15日因发热、嗜睡5天入院。体温40.0℃,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L,多核细胞0.55,单核细胞0.45,葡萄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最可能的诊断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B虚性脑膜炎C中毒性痢疾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结核性脑膜炎

单选题
患儿7岁,7月15日因发热、嗜睡5天入院。体温40.0℃,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L,多核细胞0.55,单核细胞0.45,葡萄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虚性脑膜炎

C

中毒性痢疾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结核性脑膜炎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见不到偏瘫A脑血管意外B蛛网膜下腔出血C脑肿瘤D脊髓灰质炎E颅脑外伤

单选题女性,42岁。厌食、乏力、肝区痛5天伴尿色加深来门诊检查:ALT400U,总胆红素50μmol/L,诊断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此时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A卧床休息B口服维生素G,复合维生素BC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加FDPD肾上腺皮质素E抗病毒治疗

单选题上颌骨骨折引起颅面分离,导致面中部变长和凹陷的是ALeFortⅠ型骨折BLeFortⅡ型骨折CLeFortⅢ型骨折D上颌纵形骨折

问答题穿脱手术衣

单选题可加速毒物排泄的药物是.()A噻嗪类B呋塞米C氨苯蝶啶D乙酰唑胺E甘露醇

单选题正常人暗适应多长时间左右达到稳定的高峰A10minB30minC50minD60min

单选题关于体温正常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变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B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高约0.3℃C老年人体温偏低D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时体温升高E成年女子排卵日体温最高

单选题肌瘤的镜下主要结构有A平滑肌细胞B淋巴管、血管C纤维结缔组织D漩涡状神经结节E平滑肌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

填空题房水主要通过______和______外流。

问答题肝功能障碍患者为什么容易出血?

单选题绒毛膜癌转移早且广泛,其主要转移途径是( )A局部蔓延B淋巴转移C直接浸润D血行播散E腹腔种植

多选题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非手术疗法有A侧卧睡眠B减肥C避免睡前喝酒D经鼻持续正压气道通气E避免使用镇静剂

问答题全身淋巴干包括哪些?

单选题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法不包括A急性期应卧床休息B使用镇痛剂C根据具体病情采用阻滞疗法D外科手术疗法E辅助疗法,如理疗、体疗、针灸按摩和中药等

单选题甲亢患者应用复方碘液作术前准备应该注意的原则中,哪项是错误的( )A从小量开始逐步增加B可长期服用C一般用2~3周D可间歇应用

填空题心的动脉包括____和____;其静脉主干是____,开口于右心房。

单选题Alrt线位于( )A上睑睑缘B上睑睑板下沟处C上穹隆D下穹隆E上睑睑板上缘处

单选题不属于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类型是A嗜酸性类型B中间性类型C互生性类型D致病性类型

单选题局部骨组织被病理组织所取代称为A骨质疏松B骨质软化C骨质破坏D骨质坏死E骨质增生硬化

名词解释题栅比

单选题男性,30岁,上腹疼痛伴返酸三年,昨日始呕血,黑便总量约400ml,可能性最大的出血的原因是A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B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C胆道出血D胃癌出血

单选题在队列研究中,计算样本量取决于下述哪个参数A暴露组的发病率B非暴露组的发病率C假设检验时第一类(Ⅰ型)错误的概率D把握度E以上均是

单选题女性,46岁,不规则阴道流血4个月,流血量时多时少,伴血块,偶有烂肉状物排出。妇科检查:阴道内较多暗红血;宫颈光滑,容指松。颈管内触及不平感;子宫50天妊娠大,球形、饱满、较软;三合诊骶、主韧带弹性良好。颈管内涂片细胞学检查提示查及腺癌细胞。该病例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是( )A药物治疗B放射治疗C手术治疗D大剂量孕激素治疗E抗雌激素治疗

填空题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多选题在应用硝普钠进行控制性降压时,出现下列哪些现象为氰化物中毒的信号A低血压过程中出现快速耐药现象B出现代谢性碱中毒C出现代谢性酸中毒D静脉血氧分压(PVO2)增高E心动过速

单选题复层鳞状上皮中层细胞的核质比为A1:(0.5~1)B1:(1~2)C1:(2~3)D1:(3~4)E1:(4~5)

单选题下列哪种不是肝在脂类代谢中的特有作用A酮体的生成BLDL的生成CVLDL的生成D胆汁酸的生成ELCAT的生成

多选题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发生出血的原因有ADICB血小板减少C肝素类物质增加D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E血管壁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