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周某和李某二人共同伤害(重伤)被害人张某。二人系共同犯罪,且犯罪情节相同。但二人的判决结果却不同: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法院的这一做法,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下列哪一要求?A服务大局B依法治国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

单选题
周某和李某二人共同伤害(重伤)被害人张某。二人系共同犯罪,且犯罪情节相同。但二人的判决结果却不同: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法院的这一做法,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下列哪一要求?
A

服务大局

B

依法治国

C

执法为民

D

公平正义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李某系富家子弟,王某系下岗职工子女,二人共同伤害(轻伤)被害人张某。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鉴于二人犯罪情节较轻且认罪态度较好,决定取保候审,对李某采取了保证金的保证方式,由于王某经济困难,对其采取了保证人的保证方式。公安机关的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下列哪一要求?A.实体公正B.追求效率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

张某、周某二人合伙经营一辆长途汽车,由二人轮流驾驶经营。在周某驾驶经营期间,因疏忽大意,将一行人王某撞伤,则:( )A.应由周某对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B.应由张某、周某二人各自对第三人承担责任C.应由张某、周某二人对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D.应由周某负主要责任,张某负次要责任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事前通谋的销赃行为构成盗窃的共同犯罪B.李某教唆一名13周岁的人奸淫幼女,二人构成共同犯罪C.两名互不知情的人同时枪杀同一名仇人,致其死亡,二人构成共同犯罪D.李某教唆王某强奸,但是王某却实施了抢劫行为,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李某与王某应当但是没有遇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的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李某与王某成立共同犯罪,才能对二人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B:张某明知王某犯故意杀人罪而为其提供隐藏处和财物,二人构成共同犯罪C:交警陈某故意为贾某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陈某与贾某构成共同犯罪D:公安人员金某向犯罪分子李某通风报信致使其逃避处罚,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张某,男,31岁,1997年因犯诈骗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2000年7月刑满释放。赵某,女,29岁,1999年7月因犯诈骗罪被判处2年6个月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3年。2001年1月,张某、赵某二人经预谋,潜入何某家实施盗窃,当张某、赵某欲携带所盗巨额财物离开何某家时,恰遇何某返回家中,张某、赵某二人对何某实施暴力致其轻伤后,逃离现场。数日后,张某、赵某被抓获。试分析:(1)张某、赵某二人共同构成何种犯罪?(2)对张某、赵某所犯之罪量刑时,应适用何种量刑制度?

杨某(男,32周岁)、胡某(男,24周岁)二人合谋入室行窃。某日在沈阳市皇姑区一居民住宅中偷盗时,被事主周某撞见,周某大声呼救并欲制止二人,杨某持尖刀刺伤周某后与胡某一起逃窜至沈河区,在沈河区杨某又将一追赶群众刺死,随后二人被民警抓获。侦查机关询问了被害人周某和目击群众,勘查了现场,查验了周某伤情和被害群众的尸体,并对伤害情况和尸体情况作了法医鉴定,提取了作案用的螺丝刀和尖刀各一把。二犯罪嫌疑人对上述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分析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杨某、胡某如何定性。说明理由。

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B、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C、李弟不构成犯罪D、李弟构成犯罪

严某(男,13岁)与李某(男,18岁)商量好夜间去商店行窃,严某看好地形,准备好犯罪工具,制订好了行窃计划。当晚,二人行窃时被值班人员发现,送至公安机关。对二人应()处理。A、不成立共同犯罪,由李某独自承担刑事责任B、不成立共同犯罪,由严某独自承担刑事责任C、按盗窃罪的共同犯罪处理,并且李某为主犯D、按盗窃罪的共同犯罪处理,并且严某为主犯

李某(22周岁)伙同其弟(15周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被害人张某8000元,则()。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B、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C、李弟不构成犯罪D、李弟构成犯罪

李某、张某二人共谋盗窃紧靠商场的仓库,作案前,李某提出得手后放火烧掉仓库,以免留下指纹,张某表示同意,随后,张某留在仓库外望风。李某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在离开仓库前,李某放了一把火后逃出。本案中,关于李某、张某二人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A、李某、张某二人只构成盗窃罪的共犯B、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C、张某未实施放火行为,应由李某一人单独承担放火的刑事责任D、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某构成放火罪,张某构成失火罪

赵某、续某与张某积怨较深。赵某一直想报复一下张某;续某对张某更是恨之入骨,心里暗藏杀机,但其未告诉赵某。某日,赵某、续某约定共同去教训张某。二人同时对张某进行殴打,致张某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赵某、续某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属于共同犯罪B、赵某、续某均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属于共同犯罪C、赵某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续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不属于共同犯罪D、赵某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续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在故意伤害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甲(15周岁)与乙(16周岁)在一住宅楼前闲坐,见女学生刘某、张某在马路上行走,甲说:“我一瞧这俩女生就来气。”乙听后便用手中的弹弓向刘某、张某二人射石子,结果,打中刘某的左眼,致刘某左眼失明。甲、乙二人系共同犯罪。

张某、王某二人共同负责监控设备,因为二人在工作中闲聊,没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下列选项中,对张某、王某的行为处理正确的是:()A、属共同犯罪B、两人属过失犯罪C、应按照张某、王某所犯的罪分别处罚D、各自构成故意犯罪

李某(15周岁)与王某(17周岁)二人将同村的女青年小林骗到城里后,先后对小林实施了强奸并关押起来迫使其卖淫接客,挣到钱后二人瓜分。对于李某和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与王某构成强迫卖淫罪的共同犯罪B、李某不构成犯罪,王某构成强迫卖淫罪C、李某与王某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最终均应认定为构成强奸罪D、李某构成强奸罪,王某构成强迫卖淫罪

张某与郭某处于婚姻关系的正常存续期间中,二人经常因琐事而激烈争执,有天二人又开始大吵,郭某就指着墙角的农药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喝农药死了算了!"。张某回应道:"你想死就去死好了!"随后准备出门之际,就看到郭某真的在喝农药,但张某还是走出家门,去找父母。最后郭某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不构成犯罪B、张某系不作为犯罪C、张某对被害人的伤害后果持放任态度,系间接故意犯罪D、张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严某(男,13岁)与李某(男,18岁)商量好夜间去商店行窃,严某看好地形,准备好犯罪工具,制定好了行窃计划。当晚,二人行窃时被值班人员发现,送至公安机关。对二人应该如何处理()A、不成立共同犯罪,由李某独立承担刑事责任。B、不成立共同犯罪,由严某独立承担刑事责任。C、按盗窃罪的共同犯罪处理,并且李某为主犯。D、按盗窃罪的共同犯罪处理,并且严某为主犯。

王某和李某是发小,2005年10月,二人曾因共同盗窃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006年7月刑满释放。2010年5月,二人密谋抢些钱花,王某提议,先想办法弄只枪,抢劫时比较方便,李某表示赞同。5月的某日晚,二人尾随某巡逻民警,由王某持木棒将该民警打晕,抢走其配备的手枪一支,子弹二十发。事后,二人于6月的两天持枪抢劫两次,共劫得现金人民币五万余元。2010年7月,二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所抢现金已全部被二人挥霍一空。试分析王某和李某的行为性质。

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B、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C、李弟不构成犯罪D、李弟构成犯罪E、李某是主犯,李弟是从犯

单选题李某系富家子弟,王某系下岗职工子女,二人共同伤害(轻伤)被害人张某。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鉴于二人犯罪情节较轻且认罪态度较好,决定取保候审,对李某采取了保证金的保证方式,由于王某经济困难,对其采取了保证人的保证方式。公安机关的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下列哪一要求?(  )[2011年真题]A实体公正B追求效率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

多选题张某、王某二人共同负责监控设备,因为二人在工作中闲聊,没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下列选项中,对张某、王某的行为处理正确的是:()A属共同犯罪B两人属过失犯罪C应按照张某、王某所犯的罪分别处罚D各自构成故意犯罪

多选题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B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C李弟不构成犯罪D李弟构成犯罪E李某是主犯,李弟是从犯

单选题周某和李某二人共同伤害(重伤)被害人张某。二人系共同犯罪,且犯罪情节相同。但二人的判决结果却不同: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法院的这一做法,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下列哪一要求?()A服务大局B依法治国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

单选题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A甲为劫财将陶某打成重伤,陶某拼死反抗。张某路过,帮甲掏出陶某随身财物。二人构成共犯,均须对陶某的重伤结果负责B乙明知黄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仍按黄某要求为其收取毒品原植物的种子。二人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共犯C丙明知李某低价销售的汽车系盗窃所得,仍向李某购买该汽车。二人之间存在共犯关系D丁系国家机关负责人,召集领导层开会,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私分给全体职工。丁和职工之间存在共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