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若对检验i角的技术规定i≤20",设一测站的前、后视距差为50m,问由此产生的测站高差误差最大为多少?

问答题
若对检验i角的技术规定i≤20",设一测站的前、后视距差为50m,问由此产生的测站高差误差最大为多少?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水准测量中,设每个测站高差的中误差为±5mm ,若每km设16个测站,则-km高差的中误差为( )。A.±80mmB.±20mmC.±5mm

水准测量中,一测站的作业限差有( )。A、前、后视距差B、高差闭合差C、红、黑面读数差D、红黑面高差之差E、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的误差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安置在两尺中

在水准测量中,设一个测站高差的中误差为±5mm,若一公里有9个测站,则k公里的中误差为±15。○A对B错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规定:当采用S3型水准仪、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时,除要求i角不得超过±20″外,还要求()。A、视线长度不得超过100mB、每个测站的前、后视距差均不得大于3mC、每个测站视距累积差均不得大于10mD、每个测站的观测程序应为后前前后E、每测段都应采用偶数测站

水准测站上采取“后-前-前-后”的观测次序,可以消减视线i角误差。

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作业限差有()。A、前、后视距差;B、高差闭合差;C、红、黑面读数差;D、红黑面高差之差;

在高精度观测中,在相邻测站上,应按奇、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进行观测,这样可以消除或减弱()对高差的影响。A、I角误差B、I角的变化C、仪器下沉D、水准尺下沉E、大气折光

水准测量中,设每个测站高差的中误差为±5mm,若每km设16个测站,则-km高差的中误差为()。A、±80mmB、±20mmC、±5mm

微倾式水准仪中,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为i角误差,为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的影响,水准仪应()安置。A、 靠近前尺B、 靠近后尺C、 在两尺中间D、 没有关系

规范规定的水准测量的主要限差有()A、测站视距长度B、前后视距差C、对中误差D、视线高度E、往返高差不符值

当i角≤20",其前后视距差最大为50米时,由此而产生的测站高差误差的最大值为多少?

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1KM有15个测站,则1KM的高差中误差为(),L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写出计算公式)

水准测站上采取“后-前-前-后”的的观测次序,可以消减视线I角误差。

水准测量中,设每个测站高差的中误差为±5mm,若每km设16个测站,则-km高差的中误差为()。A、±80mmB、±20mmC、±5mmD、±10mm

若对检验i角的技术规定i≤20",设一测站的前、后视距差为50m,问由此产生的测站高差误差最大为多少?

各等级水准测量中,对测站前后视距不等差均有要求,其目的之一主要是消除由于仪器的()存在(或检验、校正不完善)而使观测结果产生的误差。A、i角;B、视准差;C、读数差;D、对中差。

在水准测量中,设一个测站高差的中误差为±5mm,若一公里有9个测站,则k公里的中误差为±15。○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两尺()处。

填空题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1KM有15个测站,则1KM的高差中误差为(),L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写出计算公式)

多选题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规定:当采用S3型水准仪、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时,除要求i角不得超过±20″外,还要求()。A视线长度不得超过100mB每个测站的前、后视距差均不得大于3mC每个测站视距累积差均不得大于10mD每个测站的观测程序应为后前前后E每测段都应采用偶数测站

多选题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作业限差有()。A前、后视距差;B高差闭合差;C红、黑面读数差;D红黑面高差之差;E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

单选题水准测量中,设每个测站高差的中误差为±5mm,若每km设16个测站,则-km高差的中误差为()。A±80mmB±20mmC±5mmD±10mm

填空题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测站上的前后视距相等或一个测段的前后视距总和相等,则在观测高差中由于i角的误差影响可以得到消除。

判断题水准测站上采取“后—前—前—后”的观测次序,可以消减视线i角误差。A对B错

判断题水准测站上采取“后-前-前-后”的的观测次序,可以消减视线I角误差。A对B错

单选题微倾式水准仪中,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为i角误差,为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的影响,水准仪应()安置。A 靠近前尺B 靠近后尺C 在两尺中间D 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