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蒸压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中静力弹性模量的计算精确至()MPa。

填空题
蒸压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中静力弹性模量的计算精确至()MPa。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填空题裁取高分子防水材料复合片时应顺着织物的纹路,尽量不破坏纤维并使工作部分保证()的纤维根数。

多选题楼梯间的宽度()A取决于通行人数和消防要求B每股人流宽度按500+(0~150)mm计算C消防要求每个梯段最小宽度为1100~1400mmD消防要求室外疏散楼梯最小宽度为800~900mmE梯段最少踏步数3步,最多18步

判断题如建筑物施工已有砌筑外脚手架或里脚手架,则进行抹灰、饰面工程施工时就可以利用这些脚手架,待抹灰、饰面工程完成后才拆除脚手架A对B错

判断题为防止水流短路,进、出水管宜分设在水箱两侧,若合用一根管道,则应在出水管上增设阻力较小的止回阀,其标高应低于最低水位1.0m以上,以保证止回阀开启所需的压力。A对B错

单选题某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2.20:3.80,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泥300kg,水灰比为0.4,现场实测砂、石含水率分别为2%、1%,用500L(升)搅拌机搅拌该混凝土,每搅拌一筒混凝土用水量为()A60.5kgB60kgC50kgD47.7kg

单选题投影图中直线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可表示形体上一条棱线的投影B可表示形体上一个面的积聚投影C可表示曲面体上一条轮廓素线的投影D可表示形体上一个曲面的投影

单选题灰浆联合机设备的布置应根据()合理确定A施工组织设计B施工总平面图C施工方案设计D现场情况

多选题静力压桩无(),应推广使用。A振动B挤土C噪音D无泥浆污染环境

多选题吊顶工程常用龙骨标记为()。AQC75×45×0.7BDU50×15×1.2CDC60×25×1.2DDC50×19×0.5EDC60×27×0.6

多选题划分施工段的基本原则有()。A施工段的数目要合理B要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C要有足够的工作面D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依据进行划分E各施工段的劳动量(或工程量)要大致相等

多选题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决定了工程造价具有大额性、单件性、多次性、层次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又决定了工程计价具有()的特点。A计价的单件性B计价的多样性C计价的组合性D计价依据的复杂性E计价的多次性

单选题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检查。A开工前B隐蔽工程C成品保护D工序交接

判断题工程定位后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应由勘察单位进行复核A对B错

单选题片筏基础按构造不同可分为()和梁板式两类A平板式B无肋式C十字交叉式D密肋式

多选题用于热水间接加热的加热设备主要有()。A加热水箱B多孔管加热器C快速水加热器D表面式水加热器

单选题将各种现有地面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地面的起伏形态等作,用图形或数据表示出来,为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这一测量工作称为()。A测定B测设C放线D抄平

单选题我们面向前方,两个等大的人,其中一个站在眼前,另一个站在远处,虽然近处的人比远处的人色视网膜上的成像要大很多,但我们会绝对地认为是同样大的人,这种现象为视觉()A惰性B同一性C连续性D恒常性

单选题读图时,()到平面投影图和侧面投影图去找A长度B宽度C高度D角度

单选题基础的埋深指()距离。A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B由室内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C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垫层底面D由室内设计地面到垫层底面

填空题竹地板的木龙骨间距一般为()mm。

单选题塑钢彩板门窗安装工艺流程()。A划线定位→塑钢门窗披水安装→塑钢门窗安装→防腐处理→门窗扇及玻璃的安装→嵌门窗四缝→安装五金配件B划线定位→塑钢门窗披水安装→防腐处理→塑钢门窗安装→嵌门窗四缝→门窗扇及玻璃的安装→安装五金配件C划线定位→塑钢门窗披水安装→塑钢门窗安装→防腐处理→嵌门窗四缝→门窗扇及玻璃的安装→安装五金配件D划线定位→塑钢门窗披水安装→防腐处理→塑钢门窗安装→门窗扇及玻璃的安装→嵌门窗四缝→安装五金配件

单选题新设立的建筑业企业,其资质等级按照最低等级核定,并设()的暂定期。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

多选题色彩的混合形式包括()A加法混合B减法混合C中性混合D空间混合

单选题变压器中性点应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直接连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要求。A建设单位B监理单位C设计D政府质检部门

单选题检查墙面垂直度的工具是()。A钢尺B靠尺C托线板D锲形塞尺

单选题关于施工质量计划的的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全面体现和落实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B总包与分包的施丁按计划是堵路的,彼此没有联系C集合具体工程特点,编写专项管理要求D包括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判断题屋顶主要起承重和围护作用,它对建筑的外观和体型没有影响。A对B错

多选题建筑内部装修不应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走道的设计疏散所需()A净宽度B净高度C数量D面积E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