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光带为(),表明被测件的平面度非常高,接近于理想平面,平面度偏差小于0.029微米。A、直带B、同心圆干涉带C、椭圆形干涉带D、鞍形干涉带

干涉光带为(),表明被测件的平面度非常高,接近于理想平面,平面度偏差小于0.029微米。

  • A、直带
  • B、同心圆干涉带
  • C、椭圆形干涉带
  • D、鞍形干涉带

相关考题:

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的形位公差有()、平面度、园度、();

用平面平晶检查平面度时,若出现3条直的,互相平行而等间隔的干涉条纹,则其平面度为()。 A、0.9μmB、0C、1.8μm

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的形位公差有()、平面度、园度、圆柱度

用平面平晶检查平面度时,若出现3条直的,互相平行而等间隔干涉条纹,则其平面度为()。A、0.9μmB、0C、1.8μm

平面度是指被测实际表面对其理想平面的变动量。

公差中限制被测实际表面对其理想平面变幼量的一项指标()A、直线度B、平面度C、圆度D、面轮廓度

直接用直角尺测量面与面的垂直度误差,容易受到()的影响。A、基准平面形状误差B、基准平面尺寸精度C、被测平面表面粗糙度D、被测平面尺寸精度

同一被测平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值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平面度公差值()平行度公差值。A、等于B、大于C、小于D、大于或小于

在下列几种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中,只有()符合平面度误差的定义,其余均是近似的评定方法。A、最小区域法:包容实际表面距离为最小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B、最大直线度法:以被测平面上个测量截面内的最大直线度误差作为平面度误差值C、三点法:以被测平面上相隔最远的三个点组成的理想平面作为评定误差的基准面,来计算平面度误差D、对角线法:以通过被测平面上的一条对角线且与另一条对角线平行的理想平面为评定基准来计算平面度误差。

测量平面度误差时,常将平面平晶工作面贴在被测表面上,并稍加压力,就会有干涉条纹出现。干涉条纹越多,则平面度误差()。

平行度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要素在平行方向上公差,下面就平行度的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被测要素为曲面,基准要素为曲面B、被测要素为平面,基准要素为平面C、被测要素为平面,基准要素为直线D、被测要素为直线,基准要素为平面

用对角线法测量平面度的实质是通过表面上的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第一条对角线的平面作为评定基面(理想平面),以各测点至评定基面的最大正值和最大负值的绝对值之和作为被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

用平晶检测平面度,有时看不见干涉条纹,这可能是由于()。A、被测表面不光洁B、被测表面平面度很差C、被测表面有毛刺D、非金属材料表面折光不好

通常鞍形干涉条纹表示平面度为()条光带。A、一条B、两条C、三条D、六条

被测平面出现弯曲的干涉条纹时,当切线与三条干涉条纹相交,其平面度偏差为()。A、0.29微米B、0.58微米C、0.72微米D、0.87微米

车架总成左、右纵梁上平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平面度公差为被测平面长度的()A、1.5‰B、1.5%C、1‰

以平面为基准时,无论被测要素是线还是面,其平行度公差都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某被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4mm,则它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的误差是否小于0.04mm?

平面低副的自由度为(),平面高副的自由度为()。

()误差是被测平面内各个方向的最大直线度误差。A、平面度B、直线度C、平行度D、垂直度

()是评定平面偏离其理想平面的误差的指标。A、直线度B、平面度C、圆度D、圆柱度

使用平板为检具,利用研点法检验机床被检平面,只能测出被检平面的()。A、平面度量值B、直线度C、平面精度D、垂直度

问答题某被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4mm,则它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的误差是否小于0.04mm?

判断题平面度是指被测实际表面对其理想平面的变动量。A对B错

单选题车架总成左、右纵梁上平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平面度公差为被测平面长度的()。A1.5‰B1.5%C1‰

填空题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的形位公差有()、平面度、园度、圆柱度

单选题用平面平晶检查平面度时,若出现3条直的,互相平行而等间隔干涉条纹,则其平面度为()。A0.9μmB0C1.8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