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从哲学的角度看,宋人的错误在于() ①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②把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当作直接联系 ③把狭隘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规律 ④把自在事物的联系当作人为事物的联系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从哲学的角度看,宋人的错误在于() ①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②把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当作直接联系 ③把狭隘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规律 ④把自在事物的联系当作人为事物的联系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相关考题:
剪秋罗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正确的是()A、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0:0B、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0:1C、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l:0:l:0D、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l:l:l
株系循环生产原种时,将选择的典型单株进行株行鉴定,当选株行选5-10株,下季种于()圃,此圃中每个株系选5-10株混合收获,称为()种子,下季种于(),形成()循环,其余各系种子混收称()种子,下季种于()种子田,此田收获的种子下季种于(),收获的即为原种。
蕃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如果RR×rr得到F1代,F1代自交后产生F2代,在F2代中有红果3000株。其中基因Rr的株数应为:()A、1000株B、1500株C、2000株D、3000株
开展小麦蚜虫防治的标准为()。A、有蚜株率10%以下、百株蚜量500头以下B、有蚜株率30%以下、百株蚜量500头以上C、有蚜株率10%以上、百株蚜量500头以下D、有蚜株率30%以上、百株蚜量500头以上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搆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古文今译题)
“守株待兔”的故事耳熟能详,“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以下关于榕树植物的繁育系统说法正确的是()。A、存在雌雄同株B、存在功能性雌雄异株C、雌雄同株的榕树的榕果里既生长有大量可以形成种子的雌花,还有提供花粉的雄花,且两者同熟D、雌雄异株榕树既有雌株,也有雄株,雌株上的榕果只有雌花,而雄株上的榕果既有雌花,也有雄花
问答题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搆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古文今译题)
单选题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从哲学的角度看,宋人的错误在于()。 ①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②把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当作直接联系 ③把狭隘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规律 ④把自在事物的联系当作人为事物的联系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填空题株系循环生产原种时,将选择的典型单株进行株行鉴定,当选株行选5-10株,下季种于()圃,此圃中每个株系选5-10株混合收获,称为()种子,下季种于(),形成()循环,其余各系种子混收称()种子,下季种于()种子田,此田收获的种子下季种于(),收获的即为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