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油品视密度时,所测油样温度要尽量接近油罐中油品的实际温度,温差不能超过±5℃。

在测量油品视密度时,所测油样温度要尽量接近油罐中油品的实际温度,温差不能超过±5℃。


相关考题:

液位仪信息栏显示油罐的一些有关信息,包括()、油品温度、油品体积、标准体积、油品质量、水位高度、水体积、空罐容积和油品密度。A、油罐号B、油品水分含量C、油品重量D、油罐油位高度

使用密度计测量油品视密度时,连续两次测定中温度变化不应超过()。A、0.1℃B、0.3℃C、0.4℃D、0.5℃

油品加温时,只要确定各种油品在油罐中的最高储存温度即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手提式储罐量测仪在一次操作中能完成的测量项目包括()。 A、空高、油高、油品温度、油品视密度B、空高、油高、油水界面、油品温度C、油高、油水界面、油品温度、油品计重密度D、油高、油品温度、油水界面、油品视密度

磁致伸缩式液位仪不能测量油罐内的()。 A、油品体积B、油高C、水高D、油品温度

在储油容器内进行油品温度测量时,如油高小于(),只需在油高的中部测一点油温。 A.3mB.4mC.5mD.3~5m

便携式电子计量装置在一次操作中能完成的测量项目包括()。 A.空高、油高、油品温度、油品视密度B.储罐油气介质高度、油高、油水界面位置、油品温度C.油高、油水界面位置、油品温度、油品计量密度D.油高、油品温度、油水界面位置、油品视密度

油罐车司机在加油站测量的油高比在油库测量的略高,原因是()。A、油库多发油B、油品密度增大,导致油面上升C、油品密度减小,导致油面上升D、油品温度高于室外温度

测温位置:油高5m以上,在油品上液面下(),油品中部和油品下液面上()处,共测三点。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油品的温度。如果其中有一点温度与平均温度相差大于(),则必须在上部和中部测量点之间加测一点及中部和下部测量点之间加测一点,最后以这五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油品的温度;

测量油样温度。所测油样温度要尽量接近油罐中油品的实际温度,温差不能超过()。

进入油罐的油品温度高将增加油品的挥发、增加环境污染且危及油罐的安全,因此进入油罐的油品温度是越低越好。()

测量汽车油罐车油品温度部位应在油高()测一点。A、底部B、中部C、上部

某船装完油,船上油品的VCF值为0.9865,岸上油品的VCF值为0.9885,是()原因造成超损A、计量温度B、视温度C、标准密度D、视密度

当油罐内油品温度为30℃时,油品的实际体积()其标准体积。

尽量降低润滑油的储存温度是为了()。A、减小油品蒸发B、延缓油品氧化C、防止自燃D、防止油品乳化

油罐收油后不按计量操作规程对油品进行计量,对油罐内()不明,极易造成混油事故。A、原存油B、油品存量C、油品高度D、油品温度

油品加温时,不但要确定各种油品在油罐中的最高贮存温度,还要确定最低储存温度。

油品加温时,只要确定各种油品在油罐中的最高储存温度即可。

温度计用于测量油品的实际温度。

油罐温度计用于范围 ()。A、 油品与环境的温差B、 环境与油罐的温度C、 油品的实际温度D、 油罐的温度

石油计量表GB/T1885-1998中标准密度表使用必须知道条件是()。A、油品类别、标准密度和计量温度B、油品类别、视密度和计量温度C、油品视密度和试验温度D、油品类别、视密度和试验温度

油罐底受力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有关。A、油罐的高度B、油品的高度C、油品的粘度D、油品的温度

石油计量表GB/T1885-1998中体积修正系数表使用必须知道条件是()。A、油品类别、标准密度和计量温度B、油品类别、视密度和计量温度C、油品标准密度和计量温度D、油品类别、标准密度和试验温度

立式油罐油品计量温度的测量部位和位置是怎么规定的?

油品的视密度为在试验温度下,玻璃密度计在液体试样中的读数。()

在油品计量过程中,以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有()A、测量油高B、测量计量温度C、测量油品体积修正系数D、测量油品标准密度

在储油容器内进行油品温度测量时,如油高在5m以上,在油高的中部一点测油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