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长为()的坝,坝体位移标点可分别由两端工作基点观测。A、大于500米B、小于500米C、小于800米D、小于1000米

坝长为()的坝,坝体位移标点可分别由两端工作基点观测。

  • A、大于500米
  • B、小于500米
  • C、小于800米
  • D、小于1000米

相关考题:

土石坝埋设的位移监测时,当大坝较长或为折线形坝时,需要在两个固定工作基点之间的坝体上增设工作基点,这种工作基点为( )。 A.位移标点B.校核基点C.固定工作基点D.非固定工作基点

前方交会法是利用在坝的下游岸边设置2个或3个________的工作基点,交会位移标点,测出交会角,从而 前方交会法是利用在坝的下游岸边设置2个或3个________的工作基点,交会位移标点,测出交会角,从而计算出位移标点的________。

坝高小于70m的支墩坝,必须观测的项目有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接缝,( )等。A.扬压力;B.坝体温度;C.岸坡位移;D.渗漏量。

土石坝水准观测系统宜在坝下游()处布置1个水准基点组,水准基点组由3个水准标点组成。A、0.5km~1kmB、1km~3kmC、3km~10km

坝高小于70m的支墩坝,必须观测的项目有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接缝、()等。A、扬压力B、坝体温度C、岸坡位移D、渗漏量

大坝垂直位移观测的水准基点必须设在()。A、基岩上B、坝肩处C、方便观测的地方D、影响区外的基岩上

计算题:用小角度法观测某坝的水平位移,今测得该坝的8#坝段的小角度值为16秒,8#坝段标点至工作基点的水平距离为283.243米,首次观测的偏离值为16.32mm,求该坝段现今变位值。(ρ=206265)

前方交会法是利用在坝的下游岸边设置2个或3个()的工作基点,交会位移标点,测出交会角,从而计算出位移标点的()。

水平位移观测设备包括()、()、位移标点和观测觇标。A、工作基点B、水准基点C、校核基点D、起测基点

起测基点又称工作基点,是测定垂直位移标点的起点或终点,通常在坝体两侧附近。

坝轴线为折线或坝长超过800m时,视准线可在折点处或视准线中间部位增设工作基点。

在垂直位移观测中,稍有变动就会影响观测成果准确性的测点为()。A、水准基点B、起测基点C、垂直位移标点D、水平位移标点

用电测水位计观测坝体测压管水位,应以()作为基准。A、水准基点B、坝顶高程C、坝基高程D、管口高程

砼坝水平位移变化规律与()有关A、上游水位高低B、坝体温度C、坝高D、坝体结构

运用视准线法测定土石坝的横向位移需要构筑“三点一线”,其中三点指的是()A、位移标点B、工作(起测)基点C、校核基点D、水准基点

()是测定垂直位移标点的起点或终点,通常在坝体两侧附近选择坚实可靠的地方埋设。A、水准基点B、工作(起测)基点C、观测点D、校核基点

观测坝体变形的观测点称为()A、工作(起测)基点B、位移标点C、校核基点D、初始位移点

四等以上尾矿坝必须设置坝体位移和浸润线观测设施。

某三级土石坝施工后监测时,可不监测()。A、坝面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B、渗流量C、坝体及坝基的孔隙压力D、坝体应力

重力坝坝体和坝基的水平位移可采用引张线法进行观测。

单选题在垂直位移观测中,稍有变动就会影响观测成果准确性的测点为()。A水准基点B起测基点C垂直位移标点D水平位移标点

多选题水平位移观测设备包括()、()、位移标点和观测觇标。A工作基点B水准基点C校核基点D起测基点

填空题前方交会法是利用在坝的下游岸边设置2个或3个()的工作基点,交会位移标点,测出交会角,从而计算出位移标点的()。

判断题四等以上尾矿坝必须设置坝体位移和浸润线观测设施。A对B错

多选题砼坝水平位移变化规律与()有关A上游水位高低B坝体温度C坝高D坝体结构

单选题用电测水位计观测坝体测压管水位,应以()作为基准。A水准基点B坝顶高程C坝基高程D管口高程

问答题计算题:用小角度法观测某坝的水平位移,今测得该坝的8#坝段的小角度值为16秒,8#坝段标点至工作基点的水平距离为283.243米,首次观测的偏离值为16.32mm,求该坝段现今变位值。(ρ=20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