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比i≠1时,小带轮α1与大带轮包角α2满足如下关系:()A、α1>α2B、α1<α2C、α1=α2D、都不正确

传动比i≠1时,小带轮α1与大带轮包角α2满足如下关系:()

  • A、α1>α2
  • B、α1<α2
  • C、α1=α2
  • D、都不正确

相关考题:

同种型号材质的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主要取决于() A、传动比B、中心距a和带长LdC、小轮包角1D、小轮直径D1和带速v

传动比i≠1的带传动,两带轮直径不变,中心距越大,小带轮的包角就越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四个角度的大小对V带传动“打滑”的影响最小的是()。 A.小轮包角α1B.大轮包角α2C.轮槽角φD.V带楔角θ

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致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A减小B增大C不变

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包角()。

试分析带轮包角、带长、中心距、带轮直径、传动比方面对带传动传动能力的影响。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决定。A、小带轮直径B、大带轮直径C、两带轮直径之和D、两带轮直径之差

V带轮传动中,当传动比i≠1时,V带可能产生的瞬时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大或小)带轮处

V带传动,若小带轮的直径dd1保持一定,而增大传动比i,则带绕在大带轮的弯曲应力σb()A、增大B、变小C、不变D、基本不变

三角带传动中,小轮包角愈大,带传动的能力愈大;小轮包角愈小,带容易在带轮上打滑,一般要小轮包角大于或等于()。A、60°B、90°C、120°D、180°

平行带传动中,张紧轮应安装在紧边外侧,并尽量靠近大带轮,使带张紧,小带轮包角增大。

在带的型号以及小带轮的转速已知的情况下,带所能传递功率的增量取决于()A、传动比B、小带轮上的包角C、带的线速度高速轴的转速D、小带轮直径

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A、减小B、增大C、不变

下列关于带传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带轮的包角总大于大带轮的包角B、包角是指带与带轮接触弧对应的中心角C、带轮包角越大,摩擦力越大D、两轮的中心距越大,小带轮的包角越大

小带轮包角对带传动有何影响?为什么只给出小带轮包角α1的公式?

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A、增大B、不变C、不确定D、减小

单根V带在规定条件下,(载荷平稳,包角α=180º,传动比i=1,规定带长)的基本额定功率p1与()无关。A、带的型号B、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d1C、小带轮转速n1,中心距a

平带传动为了增大小带轮包角,张紧轮应安装在()A、内侧靠近小带轮B、内侧靠近大带轮C、外侧靠近小带轮D、外侧靠近大带轮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决定。A、小带轮直径B、大带轮直径C、两带轮直径之和D、两带轮直径之差

增加小带轮包角可以提高带传动的()。A、带速B、有效拉力C、传动比D、中心距

普通V带传动初定中心距α0,则所需带的基准长度Ld0取决于()A、传动比iB、两带轮的直径dd1、dd2C、大小带轮的包角α1.α2

知V带传动的主动轮基准直径dd1=120mm,从动轮基准直径dd2=300mm,中心距α=800mm。试求计算传动比i12,并验算小带轮包角α1。

单选题单根V带在规定条件下,(载荷平稳,包角α=180º,传动比i=1,规定带长)的基本额定功率p1与()无关。A带的型号B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d1C小带轮转速n1,中心距a

单选题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致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A减小B增大C不变

填空题V带轮传动中,当传动比i≠1时,V带可能产生的瞬时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大或小)带轮处

填空题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包角()。

单选题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决定。A小带轮直径B大带轮直径C两带轮直径之和D两带轮直径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