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观测建筑物各点沉陷量的基准点,应用精密仪器引测,应每年校测一次。A、水准基点B、沉陷标点C、校核基点D、以上都是

()是观测建筑物各点沉陷量的基准点,应用精密仪器引测,应每年校测一次。

  • A、水准基点
  • B、沉陷标点
  • C、校核基点
  • D、以上都是

相关考题:

沉降观测只观测各测点的沉降量,不关注各测点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沉陷观测—般应在工程竣工后()。 A.1~2年内每年观测一次B.1~2年内每半年观测一次C.若沉陷很小可适量减少测次数,大型建筑物每年不少于4次D.若沉陷很小可适量减少测次数,中型建筑物每年不少于1次

沉降观测中,水准基点应距拟测建筑物的沉陷范围以外。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对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准点应远离变形区B.测点应离开变形体C.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校D.监测周期应相对固定

引张线观测时,各测点测回之差不得超过()A.0.2mmB.0.1mmC.0.3mm

隧道拱顶下沉量测要求观测基准点应设在距离观测点( )倍洞径以外的稳定点处,每断面布设1-3测点。A:1B:2C:3D:4

未按任务书要求校测基本点、校核点或使用未()的水准点引校测水尺零点高程的应扣分。A、校测B、设立C、核对D、查验

整编水位观测资料时,首先注意考证()的引测和校测及应用是否正确。A、水尺顶点高程B、水位C、水尺零点高程D、河床高程

外业测量资料主要包括()。A、基准点引测资料B、工程设计资料C、工程施工资料D、各观测点高程测量记录计算资料E、工程维修资料

外业测量资料主要有()引测资料、各观测点的高程测量记录计算资料。A、观测点B、基准点C、仪器架设点D、立尺点

沉陷观测—般应在工程竣工后()。A、1~2年内每年观测一次B、1~2年内每半年观测一次C、若沉陷很小可适量减少测次数,大型建筑物每年不少于4次D、若沉陷很小可适量减少测次数,中型建筑物每年不少于1次

引张线观测时,各测点测回之差不得超过()A、0.2mmB、0.1mmC、0.3mm

对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准点应远离变形区B、测点应离开变形体C、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校D、监测周期应相对固定

用视准线法校测工作基点、观测增设的工作基点时,容许误差应不大于(),观测土工建筑物上的位移标点时,各测回的容许误差应不大于()。

悬锤式水位计的基准板或基准点的高程测量,可每年汛前校测(),当发现有变动迹象时,应及时校测。A、三次B、两次C、一次D、四次

()沉降仪可以直接测读出建筑物内各测点沉降量的仪器,尤其适合土石坝内部变形观测。A、横梁管式B、水管式C、电磁式D、钢弦式

单选题()是观测建筑物各点沉陷量的基准点,应用精密仪器引测,应每年校测一次。A水准基点B沉陷标点C校核基点D以上都是

单选题对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准点应远离变形区B测点应离开变形体C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校D监测周期应相对固定

多选题对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准点应远离变形区B测点应离开变形体C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校D监测周期应相对固定

单选题整编水位观测资料时,首先注意考证()的引测和校测及应用是否正确。A水尺顶点高程B水位C水尺零点高程D河床高程

单选题隧道拱顶下沉量测要求观测基准点应设在距离观测点()倍洞径以外的稳定点处,每断面布设1-3个测点。A1B2C3D4

填空题用视准线法校测工作基点、观测增设的工作基点时,容许误差应不大于(),观测土工建筑物上的位移标点时,各测回的容许误差应不大于()。

单选题引张线观测时,各测点测回之差不得超过()A0.2mmB0.1mmC0.3mm

多选题外业测量资料主要包括()。A基准点引测资料B工程设计资料C工程施工资料D各观测点高程测量记录计算资料E工程维修资料

单选题沉陷观测—般应在工程竣工后()。A1~2年内每年观测一次B1~2年内每半年观测一次C若沉陷很小可适量减少测次数,大型建筑物每年不少于4次D若沉陷很小可适量减少测次数,中型建筑物每年不少于1次

单选题未按任务书要求校测基本点、校核点或使用未()的水准点引校测水尺零点高程的应扣分。A校测B设立C核对D查验

单选题外业测量资料主要有()引测资料、各观测点的高程测量记录计算资料。A观测点B基准点C仪器架设点D立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