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处理量与进出装置量没有多大改变,DCS显示原料缓冲罐液面一直在上升,那说明()一定有问题。A、原料泵B、装置进料大阀C、仪表D、就地液面计

若处理量与进出装置量没有多大改变,DCS显示原料缓冲罐液面一直在上升,那说明()一定有问题。

  • A、原料泵
  • B、装置进料大阀
  • C、仪表
  • D、就地液面计

相关考题:

某装置原料罐液面为60%,炉对流量为50t/h,若此时因油品故障原料中断,装置可维持()小时的生产。(原料罐容积为100m3,原料相对密度为0.92) A、10B、1C、0.1D、0.01

如原料油缓冲罐的液位上升,那么应对措施是()。 A、进料控制阀关小B、提高处理量C、出料控制阀关小

某加氢装置因掺炼焦化柴油造成固定式原料油过滤器压降上升过快且来不及切换,一度使滤后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下降到联锁值,装置降低装置处理量才使装置没有出现原料油中断事故。这次未遂事故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对加工工艺变动未作周全的危险因素分析所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造成原料泵抽空的原因有() A、原料罐液位过低B、原料罐压力过低C、进料控制阀开度小D、原料进装置量小

原料油缓冲罐的液位上升,则( )A.出料控制阀关小B.提高处理量C.进料控制阀关小D.降低处理量

罐区原料中断,对300×104吨/年直馏柴油加氢装置来说主要需要注意和处理的是()A、反应压力和加工量 B、原料温度和反应温度C、原料温度和加工量

焦化一原料罐罐容约110吨,正常生产时液位控制在70%,装置处理量182t/h,若原料中断,装置处理量降至154t/h,装置还能维持生产约()分钟。A、40B、35C、30D、25

回炼油缓冲罐与原料缓冲罐之间跨线作用是()。A、平衡压力B、补原料油缓冲罐液面C、补回炼油缓冲罐液面

液态烃原料罐液面或压力低,分馏塔进料泵抽不上量的处理方法。

蒸馏原料中断,V-101液面下降,因此需要做()处理;A、降低加工量B、打开装置循环线C、停加氢进料泵

焦化一原料罐罐容约110吨,正常生产时液位控制在70%,装置处理量182t/h,若原料中断,装置还能维持正常生产约()分钟。A、40B、35C、30D、25

关于原料缓冲罐液面计失灵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油品联系平稳渣油流量B、参照现场玻璃板液位计控制C、联系仪表处理D、平稳处理量

焦化一原料罐罐容约110吨,正常生产时液位控制在70%,装置处理量182t/h,若原料中断,装置处理量降至128t/h,按原加工量装置还能维持生产约()分钟。A、40B、36C、30D、25

关于原料缓冲罐液面计失灵的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油品联系平稳渣油流量B、参照现场浮球液位计控制C、联系仪表处理D、关闭原料进装置阀

原料油泵抽空首先应()。A、启用进料低流量自保B、切换备泵C、联系罐区或提高原料油罐液面D、提其它原料、提回炼油(浆)量,反应降量

原料缓冲罐液位指示失灵,如何判断其液位是否稳定()。A、反应进料泵出口压力稳定B、反应进料泵出口流量稳定C、原料缓冲罐压力稳定D、原料缓冲罐压控调节器输出信号稳定

原料罐液面低应联系()加大来料量,分馏塔降量生产或单塔循环。

DCS显示原料缓冲罐界面为0,但外操发现就地液面计为100%,应该马上进行切水操作,并通知仪表工修理。

正常生产时候,发现原料缓冲罐液面上升较快,液面计与机泵都没有问题,则一定是()。A、脱丙烷塔压力波动B、原料泵进口阀门被开大了C、来料车间出装置量大了D、原料界区阀被关小了

气体分馏装置原料缓冲罐物料主要来自()。A、脱硫精制装置B、催化装置C、蒸馏装置D、原料罐区

对于烷基化装置,烷烯比高低可以直观的从()上面表现出来。A、烷油质量B、烷油出装置量C、烷基化原料罐液面D、烷基化装置能耗

丙烯塔压力超高,回流罐液面高,内操处理正确的是()。A、降低塔底热源量B、增加回流量C、降低装置处理量D、增加丙烯塔进料量

加氢装置原料油缓冲罐液位指示失灵时,判断其液位稳定的依据是()A、反应进料泵出口压力稳定B、反应进料泵出口流量稳定C、原料油缓冲罐压力稳定D、现场玻璃板液位稳定

下列哪些是统计平衡项“处理量”?()A、装置直供量B、装置付罐量C、装置直接出厂量D、装置收罐量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原料油缓冲罐的压力控制方式可以保证()。A、液面波动时,缓冲罐的压力保持平稳B、液面快速上升时,降低缓冲罐的压力C、液面快速下降时,提高缓冲罐的压力D、进料带水时,降低缓冲罐的压力

原料油缓冲罐的液位上升,则()A、出料控制阀关小B、提高处理量C、进料控制阀关小D、降低处理量

某加氢装置因掺炼焦化柴油造成固定式原料油过滤器压降上升过快且来不及切换,一度使滤后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下降到联锁值,装置降低装置处理量才使装置没有出现原料油中断事故。这次未遂事故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对加工工艺变动未作周全的危险因素分析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