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轧制线高度不变,在采用小辊径轧辊时,其下辊轴承座垫板应()。A、增大厚度B、不变C、减小厚度

为保证轧制线高度不变,在采用小辊径轧辊时,其下辊轴承座垫板应()。

  • A、增大厚度
  • B、不变
  • C、减小厚度

相关考题:

辊缝值一般为轧制轧件时的辊跳值和轧辊空转时的()。

轧制时造成轧辊两端辊缝偏差的因素有( )。 A、 辊型有问题B、 标定失误C、两侧牌坊刚度不同D、 两侧垫板厚度不同

在一般轧制情况下,工作轧辊辊径变小,轧制的压力会( ) A、 增加B、 不变C、 降低D、 波动

在一般轧制情况下,工作辊辊径变小,轧制力的变化是( ) A、 增加B、 不变C、 降低D、 波动

在一般轧制情况下,工作轧辊辊径变小,轧制力会( )。A.增加B.不变C.降低D.波动

在轧制极薄带钢时都用细辊径的轧辊进行轧制,这是因为轧辊变细,轧制力变大的缘故。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轧制过程中使轧件发生塑性变形的是轧辊的()部分A、辊径B、轴头C、辊身

轧辊辊径大小会对轧制过程产生什么影响?

轧辊在使用时中部磨损时应如何利用液压弯辊()A、辊身中部磨损比边部快,应采用负弯辊B、辊身中部磨损比边部快,应采用正弯辊C、增加轧辊向上的挠度D、增加轧辊向下的挠度

三辊开坯机的三个轧辊辊径()A、不等B、相等C、中辊小

在轧制极薄带钢时都用细辊径的轧辊进行轧制,这是因为轧辊变细,轧制力变大的缘故。

轧制速度与轧辊辊径大小没关系。

轧辊转速不变,辊径越大,则轧辊圆周速度越大。

在热轧型钢生产中,在()轧机中轧制,往返轧制轧辊不需要反转。A、二辊B、三辊C、四辊

轧制过程中应如何利用液压弯辊()A、轧制过程中,轧辊受热膨胀,辊身中部散热较慢B、轧制过程中,轧辊受热膨胀,辊身中部散热较快C、需要用负弯辊来减少轧辊凸度D、需要用正弯辊来减少轧辊凸度

计算题:换辊前:垫板厚度H=50mm,工作辊辊径上=780,下=785,支承辊辊径上=1400下=1380,换辊后工作辊上=790,下=795,支承辊上=1380,下=1400为保持轧制线标高不变,应换多厚的垫板?

轧制时,轧辊传递力矩的部位应是()。A、辊身B、辊颈C、辊头

孔型图纸上的辊缝,应()轧制轧件时的辊跳值加上轧辊空转时的缝隙总和。

换辊前:垫板厚度H=50mm,工作辊辊径上=780,下=785,支承辊辊径上=1400,下=1380,换辊后工作辊上=790,下=795,支承辊上=1380,下=1400为保持轧制线标高不变,应换多厚的垫板?

当上轧辊工作辊径大于下轧辊工作辊径时,上辊的线速度小于下辊的线速度,轧件向下弯曲。

以下()不能改善咬入条件。A、轧辊刻痕B、降低轧制速度C、减小辊径

在一般轧制情况下,工作轧辊辊径变小,轧制力会()。A、增加B、不变C、降低D、波动

用新辊轧制比用已磨损的轧辊轧制时摩擦系数小()倍。

上下辊的轧制直径(工作直径)之差值,叫()。A、错径B、辊压C、轧辊速差

型材轧制采用()轧辊。A、平辊B、孔型辊C、S型辊D、凸度辊

在轧制过程中使轧件发生塑性变形的是轧辊的那各部分()A、辊径B、轴头C、辊身

在辊径一定时,降低(),增加摩擦系数,便于顺利咬入A、轧制压力B、轧制速度C、轧制温度D、辊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