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在加热时,往往在600℃以上才开始发生氧化现象。

钢在加热时,往往在600℃以上才开始发生氧化现象。


相关考题:

简述钢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的基本条件?

在采用加热方法释放高抗拉强度钢(HSS)加工应力时,加热的温度应控制在( )℃。 A、550B、600C、650D、700

钢只有在高温下才开始氧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耐热钢在炉内加热不发生氧化反应。()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可控气氛中实现无氧化加热,就是控制()使钢不氧化脱碳,又不发生增碳反应。

钢在高温加热时,表层中的碳和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及某些还原性气体发生化学反应,造成钢料表层的含碳量减少,这种现象称为()。 A、退碳B、氧化C、过烧D、过热

氧化提形成是钢在加热过程中,尤其是钢加热到高温时,表层中的铁和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使钢料表层金属被氧化而形成氧化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钢在加热时,判断过烧现象依据是()。 A.表面氧化B.晶界发生氧化或熔化C.奥氏体晶粒粗大D.碳浓度降低

钢在加热时,判断过热现象的依据是()。 A.表面氧化B.奥氏体晶界发生氧化或融化C.奥氏体晶粒粗大D.晶格发生畸形

钢在600℃以上加热时,主要以()为主。 A.传导传热B.对流传热C.对流+辐射D.辐射传热

钢在加热时,往往在600℃以上才开始发生氧化现象。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缺陷严重时,铸坯在加热炉中推钢时会发生拱钢现象。A.中间裂纹B.气孔C.菱形变形

在以空气为加热介质的热处理炉中,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氧化、脱碳越严重,脱碳一般在()以上发生。A、300℃B、400℃C、500℃D、600℃

氧化是指钢在氧化介质中加热时,氧原子与()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A、碳原子B、铁原子C、硫原子D、硅原子

钢的加热温度临近开始熔化温度,此时沿晶界处产生熔化和氧化现象,这就是过烧()

马氏体不锈钢在450℃以上加热时,很容易产生晶间腐蚀现象。()

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低于600℃时,氧化速度很慢,温度达到900℃时,氧化速度快速增加。()

钢在Ac1以上不同的温度进行加热时,总是要经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我们把这段时间称为()。A、保温期;B、孕育期;C、升温期;D、转变期。

当钢加热到比过热更高的温度时,不仅钢的晶粒张大,晶粒周围的薄膜开始熔化,氧进入了晶粒之间的间隙,使金属发生氧化,促进了它的熔化。导致晶粒彼此间的结合力大为降低,塑性变坏,这样的钢在进行压力加工过程中就会开裂,这种现象指()。A、氧化B、过烧C、脱碳

为什么在加热过程中有时炉温才1300℃钢坯表面就开始融化了?怎么减少氧化烧损?

钢只有在高温下才开始氧化。

加热时,钢表面与高温炉气接触发生氧化,生成氧化铁皮,即一次氧化铁皮的现象是()。

()缺陷严重时,铸坯在加热炉中推钢时会发生拱钢现象。A、中间裂纹B、气孔C、菱形变形

当钢在高温下,在强烈的氧化介质中加热时,氧渗透到钢的杂质集中的晶粒边界,使晶界开始氧化和部分熔化,形成脆壳,严重破坏了晶间结合,这种缺陷称为()A、过热B、过烧C、热脆

热弯头加热时,碳素钢加热到950~1000℃,即当管面的氧化层成蛇皮状并开始剥落时,即可开始弯管。

单选题钢在加热时,判断过烧现象的依据是()。A表面氧化B奥氏体晶界发生氧化或熔化C奥氏体晶粒粗大

判断题马氏体不锈钢在450℃以上加热时,很容易产生晶间腐蚀现象。()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