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3个月。口内出现白膜1周,伴低热。检查上下唇内侧,双颊黏膜广泛充血,可见凝乳状的白色斑片,用力可擦去。确诊应该进行的检查是()。A、血常规检查B、尿常规检查C、涂片检查D、病理检查E、血清学检查

患儿男,3个月。口内出现白膜1周,伴低热。检查上下唇内侧,双颊黏膜广泛充血,可见凝乳状的白色斑片,用力可擦去。确诊应该进行的检查是()。

  • A、血常规检查
  • B、尿常规检查
  • C、涂片检查
  • D、病理检查
  • E、血清学检查

相关考题:

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为确诊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A、组织病理B、血常规C、尿常规D、涂片检查E、免疫荧光可能的诊断是A、口炎型口疮B、疱疹性龈口炎C、带状疱疹D、手足口病E、鹅口疮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患儿烦躁不安B、患儿体温37.5℃C、口内黏膜充血D、乳凝状白色斑片E、患儿啼哭、拒食可选用的治疗药物是A、制霉菌素B、毛果芸香碱C、利巴韦林D、庆大霉素E、四环素

男性,28岁,双颊出现白色条纹病损0.5年。查:双颊及下唇内侧粘膜有条形白纹。临床应诊断为下列哪种疾病( )。A.单纯疱疹B.扁平苔藓C.球菌性口炎D.癌性溃疡E.白色念珠菌病

患者,男,32岁。双颊出现白色条纹病损半年。查:双颊及下唇内侧黏膜有条形白纹。临床应诊断为A、球菌性口炎B、扁平苔藓C、癌性溃疡D、单纯疱疹E、白念珠菌病

患者女性,45岁,因“口腔白膜5个月余”来诊。患者于5个月前因支气管炎曾大量使用抗生素,随后口腔出现白膜,近期出现腹泻、低热、消瘦,体重减轻10 kg。口腔检查:上、下唇内侧,舌背,上腭咽部,双颊黏膜见广泛的白色假膜,可拭去。结合患者病史、全身情况及口腔损害特点,考虑的诊断是A、营养不良B、真菌性口炎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体内恶性肿瘤E、真菌性口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为明确诊断,首选的实验室检查是A、血生化检查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C、活体组织检查D、梅毒血清学检测E、醋酸白试验口腔损害的治疗不宜使用的药物是A、碳酸氢钠溶液B、制霉菌素糊剂C、维生素类D、免疫增强剂E、抗生素类

男婴,3个月。口内出现白膜1周,伴低热。检查上下唇内侧,双颊黏膜广泛充血,可见凝乳状的白色斑片,用力可擦去。确诊应该进行的检查是A.血常规检查B.尿常规检查C.涂片检查D.病理检查E.血清学检查

共用题干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可选用的治疗药物是A、制霉菌素B、毛果芸香碱C、利巴韦林D、庆大霉素E、四环素

男,32岁。因上腭、双颊"白膜"不适,伴全身乏力,消瘦2个月来诊。1个月前曾因反复腹泻、低热在综合医院住院治疗,具体诊断不详。10年前因颌面部外伤接受专业献血员输血200ml。检查见双颊、软、硬腭黏膜表面被覆广泛的白色凝乳状的斑点及斑块状病损,较易擦去,留下充血的黏膜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明显低于正常。为尽快明确口腔黏膜病损的性质,首选的诊断方法应是()。A、尿常规B、血常规C、活体组织检查D、假膜涂片直接镜检E、假膜涂片免疫荧光检查

男,32岁。因上腭、双颊"白膜"不适,伴全身乏力,消瘦2个月来诊。1个月前曾因反复腹泻、低热在综合医院住院治疗,具体诊断不详。10年前因颌面部外伤接受专业献血员输血200ml。检查见双颊、软、硬腭黏膜表面被覆广泛的白色凝乳状的斑点及斑块状病损,较易擦去,留下充血的黏膜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明显低于正常。口腔病损最可能的诊断是()。A、白色水肿B、白色海绵状斑痣C、鹅口疮D、膜性口炎E、白斑

男,60岁。口腔粘膜进食刺激痛,口干。检查见上下唇内侧粘膜及双颊粘膜广泛充血发红,表面可见较厚灰白色伪膜呈斑片状,可擦掉。如要确诊,应做下列哪项辅助检查?()A、病损区涂片B、甲苯胺蓝染色C、肝肾功能检查D、唾液流量测定E、药敏实验

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患儿烦躁不安B、患儿体温37.5℃C、口内黏膜充血D、乳凝状白色斑片E、患儿啼哭、拒食

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为确诊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A、组织病理B、血常规C、尿常规D、涂片检查E、免疫荧光

单选题男,32岁。因上腭、双颊"白膜"不适,伴全身乏力,消瘦2个月来诊。1个月前曾因反复腹泻、低热在综合医院住院治疗,具体诊断不详。10年前因颌面部外伤接受专业献血员输血200ml。检查见双颊、软、硬腭黏膜表面被覆广泛的白色凝乳状的斑点及斑块状病损,较易擦去,留下充血的黏膜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明显低于正常。为尽快明确口腔黏膜病损的性质,首选的诊断方法应是()。A尿常规B血常规C活体组织检查D假膜涂片直接镜检E假膜涂片免疫荧光检查

单选题患者女性,45岁,因“口腔白膜5个月余”来诊。患者于5个月前因支气管炎曾大量使用抗生素,随后口腔出现白膜,近期出现腹泻、低热、消瘦,体重减轻10kg。口腔检查:上、下唇内侧,舌背,上腭咽部,双颊黏膜见广泛的白色假膜,可拭去。口腔损害的治疗不宜使用的药物是()A碳酸氢钠溶液B制霉菌素糊剂C维生素类D免疫增强剂E抗生素类

单选题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可能的诊断是()A口炎型口疮B疱疹性龈口炎C带状疱疹D手足口病E鹅口疮

单选题男性,24岁,双颊出现白色条纹病损0.5年。查:双颊及下唇内侧粘膜有条形白纹。临床应诊断为(  )。A球菌性口炎B扁平苔藓C单纯疱疹D癌性溃疡E白色念珠菌病

单选题患者女性,45岁,因“口腔白膜5个月余”来诊。患者于5个月前因支气管炎曾大量使用抗生素,随后口腔出现白膜,近期出现腹泻、低热、消瘦,体重减轻10kg。口腔检查:上、下唇内侧,舌背,上腭咽部,双颊黏膜见广泛的白色假膜,可拭去。结合患者病史、全身情况及口腔损害特点,考虑的诊断是()A营养不良B真菌性口炎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体内恶性肿瘤E真菌性口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单选题患者女性,45岁,因“口腔白膜5个月余”来诊。患者于5个月前因支气管炎曾大量使用抗生素,随后口腔出现白膜,近期出现腹泻、低热、消瘦,体重减轻10kg。口腔检查:上、下唇内侧,舌背,上腭咽部,双颊黏膜见广泛的白色假膜,可拭去。为明确诊断,首选的实验室检查是()A血生化检查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C活体组织检查D梅毒血清学检测E醋酸白试验

单选题患者,男性,32岁,双颊出现白色条纹病损半年。查:双颊及下唇内侧黏膜有条形白纹。临床应诊断为()A球菌性口炎B扁平苔藓C癌性溃疡D单纯疱疹E白念珠菌病

单选题男性,24岁,双颊出现白色条纹病损半年。查:双颊及下唇内侧粘膜有条形白纹。临床应诊断为下列哪种疾病?(  )A癌性溃疡B扁平苔藓C球菌性口炎D单纯疱疹E白色念珠菌病

单选题患儿男,3个月。口内出现白膜1周,伴低热。检查上下唇内侧,双颊黏膜广泛充血,可见凝乳状的白色斑片,用力可擦去。确诊应该进行的检查是()。A血常规检查B尿常规检查C涂片检查D病理检查E血清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