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铁碳平衡图,最高加热温度应比固相线低(),以防止过烧A、20-30℃B、50-100℃C、100-150℃

根据铁碳平衡图,最高加热温度应比固相线低(),以防止过烧

  • A、20-30℃
  • B、50-100℃
  • C、100-150℃

相关考题:

加热温度的最高极限是根据铁碳合金平衡图的固相线确定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钢的最高加热温度是根据钢的含碳量确定的,主要是防止()。 A、过热、过烧B、变形C、脱碳D、氧化烧损

为防止炉膛出口附近的受热面上结渣,应使炉膛出口烟气温度比灰的软化温度ST低()。A、30-40℃;B、50-100℃;C、60-110℃;D、100-150℃。

根据Fe-Fe3C合金相图中的(),可以确定不同成分铁碳合金的熔化、浇注温度。A、固相线B、共晶转变线C、共析转变线D、液相线

一般碳素钢的最高加热温度比铁碳相图中固相线低()以防过烧。A、100~150℃B、150~200℃C、50~100℃

钢坯的温度继续上升达到铁碳平恒图液相线时,钢的晶粒边界开始熔化所相线指()。A、过烧B、过热C、氧化

钢的最高加热温度的确定应考虑防止()。A、脱碳B、过热、过烧C、氧化

表示液态铁碳合金在冷却时开始结晶的温度是()。A、固相线B、液相线C、磁性转变线

铁一碳平衡状态图是表示在缓慢加热(或冷却)条件下,铁碳合金的()之间的关系。A、成分B、性能C、温度D、组织

一般碳素钢最高加热温度比铁碳相图中固相线低()以防过烧。A、100~150℃B、150~200℃C、50~100℃

一般碳素钢的最高加热温度比铁碳相图中固相线低()以防止过烧。A、100~150℃B、150~200℃C、50~100℃

一般碳素钢的最高加热温度比铁碳相图中固相线低()以以防止过烧。A、100~150℃B、150~200℃C、50~100℃

加热最高温度一般应在固相线以下(),加热时钢的温度越高,塑性(),变性抗力()。

如果钢坯的温度继续上升,达到铁碳平衡图的液相线时,钢的晶粒边缘开始熔化,这种现象称为()。A、过热B、钢坯的过烧C、氧化

防止炉内钢坯过热和过烧的方法:()A、根据钢的形状或零件的几何形状,制定正确的加热工艺制度并严格执行;B、控制钢的加热温度,最高加热温度比钢的熔点至少低100~200℃。C、控制加热炉的气氛,使之不具有过于强烈的氧化性。D、不得使火焰与钢坯直接接触。

对碳钢和低合金钢可根据铁碳平衡图确定加热温度的上限和下限。

判断碳素和低合金结构钢的加热温度可采用铁碳平衡图。

对碳钢和低合金钢可根据铁碳平衡图确定钢的加热温度的上限和下限。

一般来说,钢坯的开轧温度比加热温度()A、高50-100℃B、低50-100℃C、时等D、时高时低

一般来说,钢坯的开轧温度比加热温度()。A、高50-100℃B、低50-100℃C、时等

碳素钢的加热温度根据()来确定。A、车间制度B、轧辊直径C、铁碳平衡图D、外部环境

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根据铁-碳平衡相图,其塑性最好的温度一般是低于固相线()A、50~150度B、200~250度C、250~350度

在钢轨焊后热处理中,由于加热温度达到固相线温度,使奥氏体晶体界局部熔化,或晶界(),这种现象称为过烧。

对碳钢和低碳钢根据()确定加热温度的上限和下限。A、化学成分B、材质C、铁碳平衡图

铁碳平衡图上的ACD线是()A、固相线B、共析转变线C、共晶转变线D、液相线

铁—碳平衡状态图是表示在缓慢加热(或冷却)条件下,铁碳合金的()之间的关系。A、成分B、性能C、温度D、组织

铁碳平衡图上PSK线是()。A、液相线B、固相线C、共晶转变线D、共析转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