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引物设计时,G+C的含量应在()。A、10~20%B、15~25%C、30~50%D、40~50%E、40~60%

PCR引物设计时,G+C的含量应在()。

  • A、10~20%
  • B、15~25%
  • C、30~50%
  • D、40~50%
  • E、40~60%

相关考题:

Tm值愈高的DNA分子,其A、G+C含量愈高B、A+T含量愈高C、G+C含量愈低D、A+G含量愈高E、T+C含量愈高

多重PCR需要的引物对为A、一对引物B、半对引物C、两对引物D、两对半引物E、多对引物

关于PCR引物设计的原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待扩增片段的序列是已知的,在片段两侧确定引物顺序B、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个核苷酸,但也可多至50个左右C、引物中的碱基应随机分布,G+C的含量宜在45%~55%D、引物内部不应形成二级结构,避免在链内存在互补的序列E、可以在引物的3′末端引入特定的酶切位点

巢式PCR与普通PCR不同的是A、普通PCR比巢式PCR特异性高B、酶不同C、底物不同D、模板不同E、前者用2对引物,后者用1对引物

关于引物,叙述错误的是A、引物的长度为18~25 bpB、引物内部不能存在连续的互补序列,防止产生二聚体和发夹结构C、引物中G+C的含量占45%~55%D、引物的3′ 端可以带有生物素、荧光素或酶切位点E、两条引物的Tm值应该尽量相近

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名词解释)

关于巢式PCR的叙述,正确的是A、巢式PCR多用于比较难于扩增或含量比较低的模板B、进行两轮扩增,第1次扩增的片段较第2次小C、两次扩增的引物相同D、巢式PCR比常规PCR更不容易出现污染E、第1次扩增的产物作为第2次扩增的引物

设计PCR引物时A.不需要考虑GC的含量B.不需要考虑引物的长度C.只需要考虑碱基互补D.需要考虑模板的方向性

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巢式PCR与普通PCR相比()A、普通PCR比巢式PCR敏感B、所用酶不同C、所用底物不同D、模板不同E、前者用两对引物,后者用一对引物

以下关于PCR的说法错误的是()A、PCR反应必须要有模板、引物、dNTP和DNA聚合酶B、应用PCR技术可以进行定点突变C、PCR的引物必须完全和模板互补配对D、PCR反应中,仅介于两引物间的DNA片段得到大量扩增

什么叫PCR的引物?什么叫特异性引物?什么叫简并性引物?

PCR引物设计时,与非扩增区的同源性不能超过()。A、50%B、60%C、70%D、80%E、90%

PCR引物设计时,按经验,引物自身存在的连续互补序列一般不超过()。A、3bpB、5bpC、7bpD、9bpE、10bp

简述PCR的原理和引物设计原则。

PCR引物设计时,其长度应在多少个碱基对范围内()。A、5~15B、10~20C、15~20D、15~30E、20~30

下列几种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各不相同,那一种DNA的Tm值最低()A、DNA中G+C含量占75%B、DNA中G+C含量占25%C、DNA中G+C含量占40%D、DNA中G+C含量占60%

PCR引物

PCR引物设计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关于重组PCR定点突变和大引物突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能在DNA片段的特定部位产生突变B、不需要测序确定突变结果C、重组PCR定点突变法需要4种扩增,3轮PCR反应D、大引物法需要3种扩增引物,3轮PCR反应E、重组PCR定点突变法操作较大引物法简单

名词解释题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问答题什么叫PCR的引物?什么叫特异性引物?什么叫简并性引物?

单选题关于引物,叙述错误的是()A引物的长度为18~25bpB引物内部不能存在连续的互补序列,防止产生二聚体和发夹结构C引物中G+C的含量占45%~55%D引物的3′端可以带有生物素、荧光素或酶切位点E两条引物的Tm值应该尽量相近

单选题关于重组PCR定点突变和大引物突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能在DNA片段的特定部位产生突变B不需要测序确定突变结果C重组PCR定点突变法需要4种扩增,3轮PCR反应D大引物法需要3种扩增引物,3轮PCR反应E重组PCR定点突变法操作较大引物法简单

单选题多重PCR需要的引物对为()。A一对引物B半对引物C两对引物D两对半引物E多对引物

单选题下列几种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各不相同,那一种DNA的Tm值最低()ADNA中G+C含量占75%BDNA中G+C含量占25%CDNA中G+C含量占40%DDNA中G+C含量占60%

单选题巢式PCR与普通PCR相比()A普通PCR比巢式PCR敏感B所用酶不同C所用底物不同D模板不同E前者用两对引物,后者用一对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