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防止脱碳后增碳的措施有()。A、使用低碳合金B、避免使用冷材C、使用低碳覆盖剂D、钢包可以混用E、防止大包下渣

RH防止脱碳后增碳的措施有()。

  • A、使用低碳合金
  • B、避免使用冷材
  • C、使用低碳覆盖剂
  • D、钢包可以混用
  • E、防止大包下渣

相关考题:

在可控气氛中实现无氧化加热,就是控制()使钢不氧化脱碳,又不发生增碳反应。

对于经RH-OB处理的脱碳钢,因为RH可用氧枪进一步进行脱碳,因此转炉出钢碳可以不作严格要求。()

RH-OB处理脱碳钢与RH处理脱碳钢,对转炉终点控制影响有何不同?

RH真空脱碳的同时,氧含量也随之降低,原始含碳量(),则氧含量下降()。

RH真空脱碳的同时,氧含量也随之降低,原始含碳量越高,则氧含量下降越多。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出现( )情况时,RH处理应延长脱碳时间。A.原始碳含量偏高B.钢水温度偏低C.原始碳含量不高

淬火加热时防止氧化脱碳可采用哪些措施?

转炉脱碳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由于()。A、铁水碳含量由高变低、脱碳速度由高变低B、炉内温度由高变低,脱碳速度由高到低C、铁水碳含量由高变低,脱碳速度不变D、炉内温度和碳含量变化,其脱碳速度为低高低

冶炼成品碳含量小于0.4%,成品磷含量小于0.030%的钢种时,当兑入脱碳炉的铁水磷含量大于0.026%时,终点碳控制采用哪种方法()A、拉碳法B、增碳法C、拉碳法和增碳法

碳氧反应达到平衡时,钢中碳和氧的含量有什么关系?如何表示?并分析转炉炼钢过程中碳氧反应的机理,脱碳反应的速度及其影响脱碳反应速度的因素?

RH-KTB的主要特点是()。A、加快脱碳反应B、提高出钢碳含量C、二次燃烧放热D、铝氧升温调节出钢温度E、化冷钢

提高RH脱碳速度的工艺措施()。A、增加脱碳时间B、提高循环流量和体积传质系数C、提高抽气速率D、吹氧E、改变吹Ar方式

脱碳处理时,真空泵系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RH脱碳速度和()的程度。

由于KTB提高了RH表观脱碳速度常数,在保证相同的脱碳时间的条件下,可使初始碳含量从0.025%提高到()%。A、0.03B、0.04C、0.06D、0.05

在VOD的真空吹氧脱碳的高碳区阶段,脱碳速度与钢中含碳量无关。

RH真空脱碳,能使钢中的含碳量降到0.0015%以下,满足超低碳钢的要求。

RH真空脱碳的同时,氧含量也随之降低,原始含碳量越高,则氧含量下降越多。

在复吹氧气转炉将碳降到0.025%~0.05%后,经RH脱碳,钢液的碳含量可大幅度降低,达到()以下。

真空精炼只对()等反应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A、脱气B、碳脱氧C、脱碳D、脱气、碳脱氧、脱碳

出现()情况时,RH处理应延长脱碳时间。A、原始碳含量偏高B、钢水温度偏低C、原始碳含量不高

RH脱碳处理要求()。

当钢水氧含量不足以致仅依靠自然脱碳不能使碳降到目标值以下采取的措施有()。A、铝氧升温B、吹氧脱碳C、增加环流D、加入合金

RH真空脱碳过程中的降碳量与降氧量()。A、一致B、不一致C、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不锈复合钢板是由()轧制而成的双金属板。A、覆层B、基层C、脱碳层D、增碳层

奥氏体不锈钢与珠光体耐热钢焊接时,在靠近熔合区的珠光体母材一侧由于形成了()而软化;在奥氏体焊缝一侧形成了()而硬化。A、脱碳区、增碳区B、增碳区、增碳区C、脱碳区、脱碳区D、增碳区、脱碳区

碳丙液脱碳中净化气中二氧化碳超标的原因有哪些,正确的是()A、脱碳塔气液比太小B、进脱碳塔的碳丙液温度高C、进脱碳塔的碳丙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低D、碳丙液被稀释,浓度低

问答题什么叫脱碳?脱碳的危害及防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