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 李某,男,60岁,吸烟史40余年,未戒。20余年前开始经常感冒后出现咳嗽咯痰,当时未予重视。10余年前开始每于着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咯痰,重则喘息,夜间不能平卧,常自服氨茶碱和消炎药(具体不详)方能缓解。平素经常晨起咳嗽、咯少量白色痰,上楼梯略喘息,未曾系统诊断治疗。本次起病因7天前天气突然变冷而感冒,出现恶寒、头痛,自服感冒清热颗粒,病情不缓解。目前症见喘息短气,夜间不能平卧入睡,咳嗽、咯痰色白黏腻量多,胸脘满闷,纳少神疲,倦怠乏力。 查体:T36.6℃,P110次/分,R24次/分,BP115/75mmHg。肺气肿体征,双肺满布干湿性啰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口唇指甲末端发绀。舌体胖大,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9.9×109/L,N84%。胸片提示双肺纹理重,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心电图示心率110次/分,律齐。心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性P波。肺功能:FEV1/FVC67%,FEV170%,舒张试验阴性。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冠心病相鉴别。

病例摘要: 李某,男,60岁,吸烟史40余年,未戒。20余年前开始经常感冒后出现咳嗽咯痰,当时未予重视。10余年前开始每于着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咯痰,重则喘息,夜间不能平卧,常自服氨茶碱和消炎药(具体不详)方能缓解。平素经常晨起咳嗽、咯少量白色痰,上楼梯略喘息,未曾系统诊断治疗。本次起病因7天前天气突然变冷而感冒,出现恶寒、头痛,自服感冒清热颗粒,病情不缓解。目前症见喘息短气,夜间不能平卧入睡,咳嗽、咯痰色白黏腻量多,胸脘满闷,纳少神疲,倦怠乏力。 查体:T36.6℃,P110次/分,R24次/分,BP115/75mmHg。肺气肿体征,双肺满布干湿性啰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口唇指甲末端发绀。舌体胖大,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9.9×109/L,N84%。胸片提示双肺纹理重,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心电图示心率110次/分,律齐。心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性P波。肺功能:FEV1/FVC67%,FEV170%,舒张试验阴性。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冠心病相鉴别。


相关考题:

病例摘要:李某,男,68岁。2013年11月就诊。患者吸烟40年,每日2包。患者平时每到秋冬天气变冷开始咳嗽咯痰,晨起和夜晚痰多,每年持续三四个月,已有10余年。今年10月初开始自觉痰多,白痰为主,并伴有活动后喘促,近半月来喘促加重,尤其以提重物、上楼、快走时表现明显。咯痰以晨起后以及睡前为主,白色黏稠痰,量多,易于咯出。胸闷脘痞,纳少乏力,神疲倦怠,小便如常,大便溏薄,夜寐安。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滑。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胸片:肋间隙增宽,双肺野透亮度增加。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鉴别诊断:请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病例摘要:张某,男,58岁,已婚,工人。患者3年来常于秋冬之际出现咳嗽咯痰,伴胸闷不适。3日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伴低热,自行服用止咳化痰药物,热退。但患者咳嗽加重,并出现喘息胸闷,不能平卧,前来就诊。目前患者咳喘胸闷,平卧困难,咯痰量多,色白、质黏,咯吐不利。脘痞纳呆,时感呕恶,口黏,大便溏。舌淡,苔白腻厚,脉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

病例摘要:胡某,男,64岁,已婚,农民。2016年4月2日初诊。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腻,有咳嗽病史。1天前劳累后出现喘促短气,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现症: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滑或濡。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哮病相鉴别。

病例摘要:刘某,男,68岁,已婚,工人。患者加余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气喘、胸憋等症状,常于冬季发作,症状日渐加重,发作时咳嗽喘憋明显,伴胸闷、咯吐黏痰。2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气喘,经治疗后咳嗽、咯痰缓解,但仍感喘息气促,遂前来中医治疗。目前症见:喘息气促,呼多吸少,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动则喘甚而汗出。舌淡暗,苔白,脉沉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

病例摘要:申某,男,67岁,退休干部。2013年12月15日就诊。患者自10年前开始,每于感冒后咳嗽咯痰经久不愈,每年至少咳嗽三四个月,咯痰量多,或白或黄,均服用化痰药、口服或静脉应用抗生素后症状缓解而停药。今年自12月1日因再次着凉而加重,咳嗽,咯黄痰,黏稠量多,不易咯出,喘息气急,咳时尤甚,动则喘甚,胸闷气短,口渴烦饮,小便黄,大便干。患者吸烟40年,每日2包。查体:T36.9℃,P9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率9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2.1×10/L,N86%。胸片:肺纹理粗重。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鉴别诊断:请与支气管扩张相鉴别。

李某,男,60岁,吸烟史40余年,未戒。20余年前开始经常感冒后出现咳嗽咯痰,当时未予重视。10余年前开始每于着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咯痰,重则喘息,夜间不能平卧,常自服氨茶碱和消炎药(具体不详)方能缓解。平素经常晨起咳嗽、咯少量白色痰,上楼梯略喘息,未曾系统诊断治疗。本次起病因7天前天气突然变冷而感冒,出现恶寒、头痛,自服感冒清热颗粒,病情不缓解。目前症见喘息短气,夜间不能平卧入睡,咳嗽、咯痰色白黏腻量多,胸脘满闷,纳少神疲,倦怠乏力。查体:T36.6℃,P110次/分,R24次/分,BP115/75mmHg。肺气肿体征,双肺满布干湿性啰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口唇指甲末端发绀。舌体胖大,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滑。血常规:WBC9.9×10/L,N84%。胸片提示双肺纹理重,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心电图示心率110次/分,律齐。心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性P波。肺功能:FEV/FVC67%,FEV70%,舒张试验阴性。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哮喘的临床特征有 A、咳嗽气喘B、喉间哮鸣C、咯痰粘稠D、胸膈满闷E、喘息不能平卧

汪某,男,56岁,2004.年5月20初诊。5天前因受凉出现喘息,咳嗽,咯白色黏痰,伴纳呆、呕恶,在家自服蜜炼川贝枇杷膏,症状未见好转。现症见:喘息,气促,不能平卧,咳嗽,咯白色黏痰,纳呆,呕恶,口黏不渴。T 36.5℃,P 86次/分,R 24次/分,BP130/80mmHg,形体肥胖,神清,精神欠佳,表情痛苦,端坐呼吸,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无杂音,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既往有反复喘促史,咳嗽20余年。平素喜食肥甘之品。血常规:WBC 7.8×10/L,N 70%,Hb126g/L,PLT 140×10/L;胸片示:双肺透亮度增加,双下肺野纹理增多。

患者男性74岁,因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来诊,询问病史,吸烟史50余年,每日20支,十余年来每日晨起咳嗽咯痰,每因感冒咳嗽咯痰加重,反复住院治疗,三年来咳嗽时伴有喘息胸闷,憋气,刻下症见,咳痰痰白,喘急息促,胸闷气短,动则喘甚,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 其证候是A.肺脾气虚B.肺气虚耗C.肾虚不纳D.肺肾两虚

患者男性74岁,因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来诊,询问病史,吸烟史50余年,每日20支,十余年来每日晨起咳嗽咯痰,每因感冒咳嗽咯痰加重,反复住院治疗,三年来咳嗽时伴有喘息胸闷,憋气,刻下症见,咳痰痰白,喘急息促,胸闷气短,动则喘甚,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 治宜首选A.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B.苏子降气汤合补中益气汤C.参附汤合补中益气汤D.生脉散合七味都气丸

患者男性74岁,因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来诊,询问病史,吸烟史50余年,每日20支,十余年来每日晨起咳嗽咯痰,每因感冒咳嗽咯痰加重,反复住院治疗,三年来咳嗽时伴有喘息胸闷,憋气,刻下症见,咳痰痰白,喘急息促,胸闷气短,动则喘甚,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 若治疗后患者喘息不减,鼻扇气促,张口抬肩,心悸肢肿,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脉促,其治法是A.益气回阳,化饮利水B.养阴益气,平喘固脱C.益气健脾,补肺固脱D.扶阳固脱,震慑肾气

李某,男,60岁,吸烟史40余年,未戒。20余年前开始经常感冒后出现咳嗽咯痰,当时未予重视。10余年前开始每于着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咯痰,重则喘息,夜间不能平卧,常自服氨茶碱和消炎药(具体不详)方能缓解。平素经常晨起咳嗽、咯少量白色痰,上楼梯略喘息,未曾系统诊断治疗。本次起病因7天前天气突然变冷而感冒,出现恶寒、头痛,自服感冒清热颗粒,病情不缓解。目前症见喘息短气,夜间不能平卧入睡,咳嗽、咯痰色白黏腻量多,胸脘满闷,纳少神疲,倦怠乏力。查体:T36.6℃,P110次/分,R24次/分,BP115/75mmHg。肺气肿体征,双肺满布干湿性啰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口唇指甲末端发绀。舌体胖大,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滑。血常规:WBC9.9×109/L,N84%。胸片提示双肺纹理重,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心电图示心率110次/分,律齐。心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性P波。肺功能:FEV1/FVC67%,FEV170%,舒张试验阴性。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汪某,男,56岁,2004.年5月20初诊。5天前因受凉出现喘息,咳嗽,咯白色黏痰,伴纳呆、呕恶,在家自服蜜炼川贝枇杷膏,症状未见好转。现症见:喘息,气促,不能平卧,咳嗽,咯白色黏痰,纳呆,呕恶,口黏不渴。T36.5℃,P86次/分,R24次/分,BP130/80mmHg,形体肥胖,神清,精神欠佳,表情痛苦,端坐呼吸,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无杂音,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既往有反复喘促史,咳嗽20余年。平素喜食肥甘之品。血常规:WBC7.8×109/L,N70%,Hb126g/L,PLT140×109/L;胸片示:双肺透亮度增加,双下肺野纹理增多。

患者,女,35岁。昨日冒雨,夜间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薄色白,今日晨起诸症未见缓解,恶寒更重,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该患者诊断为()A、感冒,风寒感冒B、感冒,风热感冒C、咳嗽,风寒袭肺D、咳嗽,痰湿蕴肺E、头痛,风寒头痛

病例摘要: 申某,男,67岁,退休干部。2013年12月15日就诊。 患者自10年前开始,每于感冒后咳嗽咯痰经久不愈,每年至少咳嗽三四个月,咯痰量多,或白或黄,均服用化痰药、口服或静脉应用抗生素后症状缓解而停药。今年自12月1日因再次着凉而加重,咳嗽,咯黄痰,黏稠量多,不易咯出,喘息气急,咳时尤甚,动则喘甚,胸闷气短,口渴烦饮,小便黄,大便干。患者吸烟40年,每日2包。 查体:T36.9℃,P9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率9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2.1×109/L,N86%。胸片:肺纹理粗重。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支气管扩张相鉴别。

病例摘要: 刘某,女,78岁,2014年12月15日初诊。 患者10年前开始每于着凉后出现较长时间咳嗽咯痰,或有喘憋,服用化痰药后症状可缓解,每年秋冬两季难熬。于1周前因天气骤暖而衣着单薄,当晚即感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自服感冒片后恶寒消失,然仍发热,咳嗽,咯黄色黏痰,自服止咳药水(不详)5瓶后,咳嗽不减。刻下症见咳嗽加重,喘憋气急,不能平卧,咯黄稠痰,恶寒,无汗,头痛,声哑,咽痛,口干,心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查体:T39℃,P106次/分,R24次/分,BP115/75mmHg。咽部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桶状胸,叩诊双肺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未闻及干啰音。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2%。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粗。呼吸功能检查,混合型通气功能下降,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患者李某,女,44岁。患者平素饮食不节,1周前因过食肥甘厚味后出现咳嗽,咳痰量多色白,晨起加重,痰出咳减,自服清热化痰止咳颗粒未缓解,咳嗽,咳痰日渐加重,咳痰粘稠,黄白相兼,粘稠难咯,伴胸闷气喘,气息粗促,胸部胀满而痛,口渴,神疲,纳差,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试述其中医诊断,症候,治法,方药。

感冒止咳颗粒成分所针对的症状描述错误的是()A、柴胡、葛根为君药,重在解肌表之热B、感冒多兼有咳嗽、咯痰和喘息,方中配伍化痰止咳药苦杏仁和桔梗,能缓解呼吸道并发症C、方中又配伍金银花、连翘、黄芩、青蒿和薄荷脑以清热解毒,减轻头痛咽痛、发热等症D、“感冒止咳颗粒”主要用于是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感冒咳嗽

中医诊断的风寒咳嗽症表现为下列哪一项?()A、患者咳嗽严重、喘息胸闷、怕冷发烧、头痛无汗、痰稀白、量多B、患者干咳少痰、咯痰不爽、口干、微有发热C、患者咳嗽、喘息气粗、胸闷咽痛、口渴、发烧、怕风、痰粘稠、色黄D、患者咳嗽日久、痰少、咯痰不爽、口干、手足心热、气短乏力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0岁,咳嗽咯痰伴发热1周。患者一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色白,体温波动在37.3~38℃,微恶寒,咽痛,无明显气促,无胸痛胸闷,行胸透检查未见异常,予泰利必妥、安溴索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现见症:咳嗽,咯痰色黄,质粘,咽痛,无明显恶寒,稍有发热,纳少,口干。舌红,苔黄稍腻,脉滑数。该患者考虑何病证?()A、感冒风寒袭表B、感冒风热袭表C、感冒表寒里热D、咳嗽风寒袭肺E、咳嗽风热袭肺F、咳嗽痰湿蕴肺久而化热G、咳嗽风寒袭肺蕴里化热

感冒证见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其属于阴虚感冒证。

单选题患者,女,35岁。昨日冒雨,夜间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薄色白,今日晨起诸症未见缓解,恶寒更重,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该患者诊断为()A感冒,风寒感冒B感冒,风热感冒C咳嗽,风寒袭肺D咳嗽,痰湿蕴肺E头痛,风寒头痛

问答题病例摘要: 李某,男,68岁。2013年11月就诊。 患者吸烟40年,每日2包。患者平时每到秋冬天气变冷开始咳嗽咯痰,晨起和夜晚痰多,每年持续三四个月,已有10余年。今年10月初开始自觉痰多,白痰为主,并伴有活动后喘促,近半月来喘促加重,尤其以提重物、上楼、快走时表现明显。咯痰以晨起后以及睡前为主,白色黏稠痰,量多,易于咯出。胸闷脘痞,纳少乏力,神疲倦怠,小便如常,大便溏薄,夜寐安。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胸片:肋间隙增宽,双肺野透亮度增加。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单选题患者,男,40岁。近日开始出现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伴有头痛,恶寒,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滑,脉浮紧。中医疾病诊断为( )A感冒B咳嗽C喘证D胸痹E消渴

问答题刘某,女,78岁,2000年12月15日初诊。患者10年前开始每于着凉后出现较长时间咳嗽咯痰,或有喘憋,服化痰药后症状可缓解,每年秋冬两季难熬。患者1周前因天气骤暖而衣着单薄,当晚即感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自服感冒片后恶寒消失,然仍发热,咳嗽,咯黄色黏痰,自服止咳药水(不详)5瓶后,咳嗽不减。刻下症见:咳嗽加重,喘憋气急,不能平卧,咯黄稠痰,恶寒,无汗,头痛,声嘎,咽痛,口干,心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查体:T39℃,P106次/分,R24次/分,BP115/75mmHg。咽部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桶状胸,叩诊双肺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未闻及干啰音。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2%。胸片:双肺纹理粗,左下肺可见大片状模糊影,呼吸功能检查,混合型通气功能下降,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问答题病例摘要: 刘某,男,68岁,已婚,工人 。 患者加余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气喘、胸憋等症状,常于冬季发作,症状日渐加重,发作时咳嗽喘憋明显,伴胸闷、咯吐黏痰 。2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气喘,经治疗后咳嗽、咯痰缓解,但仍感喘息气促,遂前来中医治疗 。目前症见:喘息气促,呼多吸少,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动则喘甚而汗出 。舌淡暗,苔白,脉沉弱 。 答题要求:1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 2 .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 。

问答题病例摘要: 李某,男,60岁,吸烟史40余年,未戒。20余年前开始经常感冒后出现咳嗽咯痰,当时未予重视。10余年前开始每于着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咯痰,重则喘息,夜间不能平卧,常自服氨茶碱和消炎药(具体不详)方能缓解。平素经常晨起咳嗽、咯少量白色痰,上楼梯略喘息,未曾系统诊断治疗。本次起病因7天前天气突然变冷而感冒,出现恶寒、头痛,自服感冒清热颗粒,病情不缓解。目前症见喘息短气,夜间不能平卧入睡,咳嗽、咯痰色白黏腻量多,胸脘满闷,纳少神疲,倦怠乏力。 查体:T36.6℃,P110次/分,R24次/分,BP115/75mmHg。肺气肿体征,双肺满布干湿性啰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口唇指甲末端发绀。舌体胖大,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9.9×109/L,N84%。胸片提示双肺纹理重,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心电图示心率110次/分,律齐。心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性P波。肺功能:FEV1/FVC67%,FEV170%,舒张试验阴性。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冠心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