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千分尺测量读数时,如果微分筒锥面边缘的前面露出主尺纵线下边的刻线,则小数部分小于0.5m。

利用千分尺测量读数时,如果微分筒锥面边缘的前面露出主尺纵线下边的刻线,则小数部分小于0.5m。


相关考题:

使用外径千分尺时,如果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在测量工件时读出尺寸,可以旋紧(),然后取下千分尺读出尺寸。 A、测力装置棘轮B、定位环C、微分筒D、动环

检定千分尺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端面的距离,是为了控制()。检定千分尺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是为了防止()。

检定千分尺微分筒锥面端面棱边上边缘至固定套管纵刻线表面的距离,应至少使微分筒转动一周内不少于三个位置上进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外径千分尺固定套筒上露出的读数为15.5mm,微分筒 对准基准线数值为37,则整个读数为( )。A.15.87mmB.15.37mmC.19.20mmD.52.5mm

利用千分尺测量读数时,如果微分筒锥面边缘的前面露出主尺纵线下边的刻线,则小数部分()0.5m。 A、大于B、小于C、等于D、小于或等于

操作千分尺,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读数时,最好取下千分尺进行读数B.不可用千分尺测量粗糙工件表面C.测量前要检查微分筒与固定套筒是否处于零位D.千分尺微螺杆的轴线应与零件表面垂直

检定千分尺微分筒锥面端面棱边上边缘至固定套管纵刻线表面的距离,应至少使微分筒转动一周内不少于三个位置上进行。

外径千分尺读数时,应先读固定套管上(),再读微分筒上();还应注意0.5毫米刻度线是否出现,如果出现要加()。

外径千分尺读数时,应先读固定套管上的(),再读微分筒上的(),还应注意刻度线是否出现,如果出现要加()。

千分尺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距离应不在于()。检定应在微分筒转动一周内不少于()位置上进行。

千分尺的测量下限调整至正确后,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离线不大于0.1mm或压线不大于()

外径千分尺微分筒,转三整圈的读数为()。

不论哪种千分尺,为什么都要检定微分筒锥面的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

杠杆千分尺直接测量是将工件正确置于杠杆千分尺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调节微分筒使表盘上指针有适当示值,并应拔动拔叉几次,示值必须稳定,此时,由千分尺微分筒的读数加上表盘上的读数即为()。A、最大值B、最小值C、理论尺寸D、工件实际尺寸

根据千分尺的读数原理,是将螺杆的什么位移变为什么位移?当千分尺微分筒转动一周时,测微螺杆轴向位移多少mm?

使用千分尺测量工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中要检查微分筒的零线,使其与固定套筒的基准线对齐B、测量时,转动微分筒,使微分筒与被测量面贴合完好、紧固后,方可读数C、不能在工件转动时进行测量D、不能用千分尺测量毛坯件及未加工面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时,()。A、应直接转动微分筒进行测量并读数B、应转动测力装置进行测量并读数C、将微分筒转至要求的尺寸公差进行测量

外径千分尺固定套筒上露出的读数为10.5mm,微分筒对准基准线数值为14,则整个读数为()。A、11.9mmB、24.5mmC、10.14mmD、10.64mm

千分尺微分筒圆锥面上刻有()条等分线。A、10B、20C、25D、50

利用千分尺测量读数时,如果微分筒锥面边缘的前面露出主尺纵线下边的刻线,则小数部分()0.5mm。A、大于B、小于C、等于

游标卡尺、千分尺的主尺上的刻度单位是()。精度为0.02的游标卡尺副尺上每格的刻度值是()毫米,它的读数原理是()。千分尺主尺上每格刻度是()毫米,副尺与主尺每格错开值是()毫米,微分筒上每格刻度值是()毫米。

不论哪种千分尺,为什么都要检定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填空题外径千分尺读数时,应先读固定套管上的(),再读微分筒上的(),还应注意刻度线是否出现,如果出现要加()。

填空题外径千分尺读数时,应先读固定套管上(),再读微分筒上();还应注意0.5毫米刻度线是否出现,如果出现要加()。

判断题利用千分尺测量读数时,如果微分筒锥面边缘的前面露出主尺纵线下边的刻线,则小数部分小于0.5m。A对B错

填空题外径千分尺微分筒,转三整圈的读数为()。

单选题利用千分尺测量读数时,如果微分筒锥面边缘的前面露出主尺纵线下边的刻线,则小数部分()0.5mm。A大于B小于C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