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未服药组,观察人数180、未发患者数130、发病率(%)27.78%;服药组:观察人数230、未发患者数190、发病率(%)17.39%。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未服药组,观察人数180、未发患者数130、发病率(%)27.78%;服药组:观察人数230、未发患者数190、发病率(%)17.39%。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

  • 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 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 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 D、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
  • 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相关考题:

医生观察某药对胃出血的疗效,以大便OB的“+”数为观察指标,属何种变量

实验性研究有以下特点,除了 A、可以证实病因假设B、可以在临床和社区进行C、先选择病例,再比较暴露因素D、可以在人群中观察某预防措施的效果E、可以在临床观察某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判定该药是否能够预防流感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能够预防流感C.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D.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E.本资料应作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 观察人数 未发病人数 发病率(%) 未服药组 180 130 27.78 服药组 230 190 17.39 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B.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C.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服药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可以认为有效

某疫苗预防接种实验观察历时5年,观察期末结果如下: 疫苗接种与人群的发病分布以下结论哪一项正确A.疫苗有效,因为接种组的率低于未接种组B.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两组人数差别较大C.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5.0%及 5.5%是比不是率D.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未作显著性检验E.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不知道观察期内人口变动情况

为观察流感减毒活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获得如下结果级别接种人数病例数接种组2005对照组20050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0.10B、9.00C、10.00D、0.75E、0.90

用某中草药预防流感,其用药组与对照组的流感发病率情况如下表,则构成四格的四个基本数据是中草药预防流感效果研究( )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本资料应作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B.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C.服药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可以认为有效D.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用某中草药预防流感,其用药组与对照组的流感发病率情况如下表,则构成四格的四个基本数据是中草药预防流感效果研究A.100 14120 30B.100 14120 30C.100 86120 90D.14 8630 90E.14 1430 25

某防疫站观察百日咳疫苗的流行病学预防效果,得到如下结果: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A.0.90B.0.10C.6.25D.0.45E.9.00

用某中草药预防流感。其用药组与对照组的流感发病率情况如下表,则构成四格的四个基本数据是中草药预防流感效果研究A.B.C.D.E.

用某中草药预防流感,其用药组与对照组的流感发病率情况如下表则构成四格表的四个基本数据是A.B.C.D.E.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本资料应作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某单位为研究新药的降压效果,随机地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用新药治疗,另一组则沿用传统疗法(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疗效判定新药是否较优。此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属于A.半试验性研究B.实验研究中的临床试验C.专题调查研究D.观察性研究E.社区干预研究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如下: 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B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

随机选择5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种新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3年结果表明95%的免疫接种者未患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A、该疫苗预防效果好,因可防止95%儿童患病B、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5%的儿童患病C、不能下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E、不能下结论,因3年观察时间不够

某医生在某地区观察饮水除氟预防氟斑牙的效果,该试验属().A、社区试验B、临床试验C、现场试验D、诊断试验E、治疗试验

当出现禽流感疫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时,对密切接触者应采取何种特殊处理()A、预防性服药B、隔离观察C、延长观察期D、停班停课

某定点医院某医生在救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过程中自己出现流感样症状,医院对该医生的处置,包括下列哪个内容()A、就地医学观察并对该医生采样检测B、就地用抗生素预防C、将该医生转到上级医院隔离治疗D、通知辖区疾控中心对该医生进行医学观察E、就地隔离治疗

单选题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如下组别观察人数未发患者数发病率(%)未服药组18013027.78服药组23019017.39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B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

单选题某医师为评价某新药对流感的治疗效果,共收治了100例流感患者,一周后治愈的有90例,由此认为该新药对流感疗效显著。针对此试验,正确的观点是()A结论不能肯定,因为实验样本含量较少B结论不能肯定,因为未设对照组C结论不能肯定,因为未做重复试验D结论不能肯定,因为未作统计学处理E结论正确,因为治愈率达90%

单选题某单位为研究新药的降压效果,随机地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用新药治疗,另一组则沿用传统疗法(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疗效判定新药是否较优。此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属于()A专题调查研究B观察性研究C社区干预研究D半试验性研究E实验研究中的临床试验

单选题实验性研究有以下特点,除了()。A可以证实病因假设B可以在临床和社区进行C先选择病例,再比较暴露因素D可以在人群中观察某预防措施的效果E可以在临床观察某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

单选题某医生在某地区观察饮水除氟预防氟斑牙的效果,该试验属().A社区试验B临床试验C现场试验D诊断试验E治疗试验

单选题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  )。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配伍题流行病学实验()。|社区试验()。|临床试验()。A将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另一组不给这种措施,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B选择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组人群,随访两组各自的发病结局,以判断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C以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组,以观察和检验预防或治疗药物或方法的效果D以某人群为整体,将其随机分组,以考核某药物或方法的效果,如饮水中加氟预防龋齿E将人群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观察某可疑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