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地战略导弹是从陆地发射,主要打击陆地战略目标,射程在()以上的导弹。A、800千米B、1000千米C、3000千米

地地战略导弹是从陆地发射,主要打击陆地战略目标,射程在()以上的导弹。

  • A、800千米
  • B、1000千米
  • C、3000千米

相关考题: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海陆风的风向特点是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A.西北内陆地区B.西南内陆地区C.东北内陆地区D.华南内陆地区

海陆风的风向是A.冬天由陆地吹向海面,夏天由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由陆地吹向海面,夜间由海面吹向陆地C.以上都不是一D.白天由海面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海面E.冬天由海面吹向陆地,夏天由陆地吹向海面

我国()地区陆地风能资源占全国陆地风能资源的一半以上

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A、西北内陆地区B、西南内陆地区C、东北内陆地区D、华南内陆地区

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地面附近,称为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地面附近吹向海洋,称为陆风。

战俘巡航导弹能从陆地、船舰、空中与水面下发射。

关于水环境和陆地环境比热容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环境的比热容比陆地环境大B、水环境比陆地环境在温度变化上缓冲性更大C、水环境放热比陆地环境更快D、水环境吸热比陆地环境更慢

地地常规导弹只能打击中、近程陆地目标,不能打击远程或洲际目标。

地地战略导弹飞行轨迹分为地地弹道战略导弹和地地巡航战略导弹。射程在()以上。A、800千米以内B、2000千米C、6000千米D、1000千米以上

海陆风的风向是()。A、白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夜间由水面吹向陆地B、白天由水面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水面C、冬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夏天由水面吹向陆地D、夏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冬天由水面吹向陆地E、以上都不是

领土是一个主权国家国界线以及的:()A、陆地、领海B、陆地、领水C、陆地、领空D、陆地、领海、内水和领空

地地战略洲际导弹射程为()。A、500~1000米B、1000~3000米C、3000~8000米D、8000米以上

地地战略远程导弹射程为()。A、500~1000米B、1000~3000米C、3000~8000米D、8000米以上

地对地导弹是指从()发射攻击陆地目标的导弹。

地空导弹是以陆地上发射,拦截和摧毁各种空袭兵器的导弹。它命中精度大,摧毁概率大,自动化程度高,射击死角小。

海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的大,是由于()A、海上的温差大于陆地B、海上的气压差大于陆地C、海上的摩擦力小于陆地D、海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陆地

从地域看,雷暴的频率是()。A、山区小于平原,平原小于沙漠,陆地小于湖海B、山区小于平原,平原小于沙漠,陆地大于湖海C、山区大于平原,平原大于沙漠,陆地小于湖海D、山区大于平原,平原大于沙漠,陆地大于湖海

地球表面明显地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部分。()是陆地的主体,()是陆地的组成部分。

定向系统的海岸效应是由于()所导致的效应。A、陆地的导电系数比海洋大,波面在陆地的倾斜程度比海洋大B、陆地的导电系数比海洋小,波面在陆地的倾斜程度比海洋大C、电波穿越海岸线时,由于导电系数改变D、电波从陆地进入海洋,波面倾斜程度将逐渐减小

判断题地空导弹是以陆地上发射,拦截和摧毁各种空袭兵器的导弹。它命中精度大,摧毁概率大,自动化程度高,射击死角小。A对B错

填空题地对地导弹是指从()发射攻击陆地目标的导弹。

单选题海水温度的变化与相应纬度的陆地相比,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慢,变化幅度比陆地大B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快,变化幅度比陆地大C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快,变化幅度比陆地小D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慢,变化幅度比陆地小

单选题地地战略导弹是从陆地发射,主要打击陆地战略目标,射程在()以上的导弹。A800千米B1000千米C3000千米

判断题战俘巡航导弹能从陆地、船舰、空中与水面下发射。A对B错

单选题海陆风的风向是()。A白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夜间由水面吹向陆地B白天由水面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水面C冬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夏天由水面吹向陆地D夏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冬天由水面吹向陆地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