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映光点每偏离瞳孔中心1mm,斜视角大约为7°。

角膜映光点每偏离瞳孔中心1mm,斜视角大约为7°。


相关考题:

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和角膜缘之间,斜视角为()。 A.7°B.25°~30°C.10°~15°D.40°~45°

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斜视角为()。 A.7°B.25°~30°C.10°~15°D.40°~45°

角膜映光点位于角膜缘,斜视角为()。 A.7°B.25°~30°C.10°~15°D.40°~45°

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和角膜缘之间,斜视角为10°~15°。()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单眼角膜映光点偏离瞳孔中心称为共同性斜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单眼角膜映光点偏离瞳孔中心称为()A、共同性斜视B、麻痹性斜视C、恒定性斜视D、间歇性斜视

患者,女,6岁,发现眼斜1年,查体:裸眼视力右0.2左0.8,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角膜映光法查OD+30º,眼球运动无受限,1%阿托品膏散瞳验光右+4.75DS/+2.0DC*90=0.5左+2.75DS/+1.0DC*90=1.0患者治疗6个月后,角膜映光法查:右眼映光点在角膜中央,左眼角膜映光点在颞侧瞳孔缘,斜视角约为()A、15ºB、20ºC、25ºD、30ºE、45º

角膜映光点位于角膜缘,斜视角为()。A、7°B、25°~30°C、10°~15°D、40°~45°

单眼角膜映光点偏离瞳孔中心称为共同性斜视,双眼角膜映光点交替等量偏离瞳孔中心称为麻痹性斜视

应用角膜映光法估计斜视度时,下列正确的是()A、映光点在角膜缘为60°B、映光点在瞳孔缘为15°C、映光点偏鼻侧为内斜D、映光点在偏颞侧为外斜E、映光点在瞳孔缘与角膜缘之间为45°

患者,男,5岁,发现眼斜2年,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可,视力右0.2,左0.1,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于:右眼映光点在角膜中央,左眼映光点在颞侧瞳孔缘,阿托品膏散瞳验光示:右+4.50DS=O.6左+5.50DS=0.5,眼球运动无受限。斜视角约为()A、15°B、20°C、25°D、30°E、45°

角膜映光法检查时,如反光点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中间,提示斜视角约()A、15°~20°B、20°~25°C、25°~30°D、30°~35°E、以上均不是

应用角膜映光法估计斜视角的角度,下列正确的是()A、映光点偏向鼻侧为内斜B、映光点偏向颞侧为外斜C、映光点在瞳孔缘为偏5°D、映光点在瞳孔缘与角膜缘之间偏斜为25°~30°E、映光点在角膜缘时为偏60°

单选题应用角膜映光法估计斜视度时,下列正确的是()A映光点在角膜缘为60°B映光点在瞳孔缘为15°C映光点偏鼻侧为内斜D映光点在偏颞侧为外斜E映光点在瞳孔缘与角膜缘之间为45°

单选题患者,男,5岁,发现眼斜2年,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可,视力右0.2,左0.1,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于:右眼映光点在角膜中央,左眼映光点在颞侧瞳孔缘,阿托品膏散瞳验光示:右+4.50DS=O.6左+5.50DS=0.5,眼球运动无受限。斜视角约为()A15°B20°C25°D30°E45°

单选题角膜映光点位于角膜缘,斜视角为()。A7°B25°~30°C10°~15°D40°~45°

单选题患者,女,6岁,发现眼斜1年,查体:裸眼视力右0.2左0.8,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角膜映光法查OD+30º,眼球运动无受限,1%阿托品膏散瞳验光右+4.75DS/+2.0DC*90=0.5左+2.75DS/+1.0DC*90=1.0患者治疗6个月后,角膜映光法查:右眼映光点在角膜中央,左眼角膜映光点在颞侧瞳孔缘,斜视角约为()A15ºB20ºC25ºD30ºE45º

判断题单眼角膜映光点偏离瞳孔中心称为共同性斜视,双眼角膜映光点交替等量偏离瞳孔中心称为麻痹性斜视A对B错

判断题角膜映光点每偏离瞳孔中心1mm,斜视角大约为7°。A对B错

单选题单眼角膜映光点偏离瞳孔中心称为()A共同性斜视B麻痹性斜视C恒定性斜视D间歇性斜视

单选题应用角膜映光法估计斜视角的角度,下列正确的是()A映光点偏向鼻侧为内斜B映光点偏向颞侧为外斜C映光点在瞳孔缘为偏5°D映光点在瞳孔缘与角膜缘之间偏斜为25°~30°E映光点在角膜缘时为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