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小电缆的中间接头反应力锥的爬电危险,要求切向场强最大值为()。A、0.05~0.1kV/mmB、0.3~0.4kV/mmC、0.1~0.3kV/mm

为减小电缆的中间接头反应力锥的爬电危险,要求切向场强最大值为()。

  • A、0.05~0.1kV/mm
  • B、0.3~0.4kV/mm
  • C、0.1~0.3kV/mm

相关考题:

为减小电缆中间接头反应力锥的爬电危险,要求切向场强最大値为0.02kV/m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时中,安装应力管时,要求应力管覆盖绝缘层的长度为()mm。A、50B、70C、80D、100

某厂家1000平方毫米电缆应力锥内径是85mm,应力锥同电缆主绝缘的配对为+1.0~2.5,85mm应力锥配对主绝缘打磨光滑后以下哪些尺寸不符合工艺要求的是()A、83.5mmB、84.5mmC、86.5mmD、88.5mm

受气体内压的锥形壳体,壳体上的薄膜应力随距锥顶经向距离的增大而(),锥顶处应力为(),最大应力位于()。

气缸套在内部工质的气体压力作用下承受的切向和径向机械应力的性质是()A、切向为拉应力,径向为拉应力B、切向为压应力,径向为压应力C、切向为压应力,径向为拉应力D、切向为拉应力,径向为压应力

电缆线路中有中间接头时,锡焊接头最高允许温度为100℃。

组装式预制型电缆中间接头两侧应力锥靠()支撑。A、尼龙支撑条B、塑料支撑条C、弹簧

为减小电缆中间接头反应力锥的爬电危险,应要求切向场强减小。

电缆终端处最大径向场强取值越小,应力锥直径越大,电气安全裕度()。A、越小B、不变C、越大

对20kV及以上电缆的中间接头,电应力控制的传统办法是铅胀。

电缆的中间接头与终端接头都具有电应力控制的作用。

预制型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主要特点是集电缆终端头或中间接头的内、外绝缘和屏蔽。改善电场分布的应力锥和密封为一体预先制成,从而简化了安装工艺。

()是电缆终端和接头中为改善金属护套末端电场分布、降低金属护套边缘处电场强度的措施。A、梯步B、应力锥C、反应力锥D、铅笔头

为减小电缆中间接头反应力锥的爬电危险,要求切向场强最大值为0.02kV/mm。

为减小电缆的中间接头反应力锥面上的爬电危险,应要求切向场强()。A、不变B、减小C、增大

电缆中间接头中,为了控制电缆本体绝缘末端的轴向场强,将绝缘末端削制成与应力锥曲面恰好相反方向的锥形曲面称为反应力锥()。

在电缆终端和接头中,当应力锥轴向长度确定时,增绕绝缘半径越大,沿应力锥表面轴向场强也越大,因此,增绕绝缘的"坡度"不能太陡。

()是电缆终端和接头中为改善半导电断口电场分布、降低电场强度的措施之一。A、应力锥;B、梯步;C、反应力锥;D、铅笔头。

为改善电缆金属护套边缘处电场分布所包绕的应力锥,当增绕绝缘半径确定时,应力锥锥面轴向长度越长,沿应力锥表面的轴向场强将()。A、越小;B、越大;C、不变;D、不确定。

单元体切应力为零的截面上,正应力必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在轴向拉伸直杆的斜截面上,有正应力也有切应力,切应力随截面方位不同而不同,而切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与轴线间的夹角为()的斜截面上;在正应力为最大的截面上切应力为()。

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是沿着截面高度按()规律变化的,在中性轴上切应力为最大,且最大值为该截面上平均切应力的()倍。

在危险场所中使用的电缆不能有中间接头。

电力电缆的电应力控制的目标是使电场强度达允许范围,电场分布均匀。

电缆终端处最大径向场强取值越小,应力锥直径越大,电气安全裕度越大。

电缆的中间接头和终端接头的位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单选题气缸套在内部工质的气体压力作用下承受的切向和径向机械应力的性质是()A切向为拉应力,径向为拉应力B切向为压应力,径向为压应力C切向为压应力,径向为拉应力D切向为拉应力,径向为压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