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应根据杆塔的受力情况装设,一般固定在横担()不大于0.3m处。A、上;B、下。

拉线应根据杆塔的受力情况装设,一般固定在横担()不大于0.3m处。

  • A、上;
  • B、下。

相关考题:

利用已有杆塔立、撤杆,应先检查(),必要时增设临时拉线或其他补强措施。 A.杆塔横担的牢固程度B.杆塔根部C.拉线的强度D.杆塔的强度

分支杆和转角杆一般装设(),分段杆一般装设()。a.正横担b.侧横担c.双合横担d.交叉横担

调整()时,应根据需要设置临时拉线及其调节范围,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 A、杆塔倾斜B、杆塔弯曲C、拉线受力不均D、杆塔迈步、转向

拉线抱箍一般装设在()A对应横担的上方,紧靠横担B对应横担的下方,距横担100mmC对应横担的下方,距横担150mmD对应横担的下方,距横担200mm

拉线一般应根据电杆的位置情况装设。

般情况下,直线杆横担和杆顶支架装在()。A、受电侧B、拉线侧C、供电侧D、导线受力反方向侧

直线杆的横担应装于受电侧,终端杆、转角杆的单横担应装于()。A、 送电侧B、 受电侧C、 受力D、 拉线

利用已有杆塔立、撤杆,应先检查杆塔()和杆塔的强度,必要时增设临时拉线或其他补强措施。A、顶部B、根部C、拉线D、横担

当杆塔由于地形限制不能装设普通拉线时,可以采取(),在电杆的中部加装自拉横担,在其上下加装拉线,以防电杆弯曲。A、张力拉线B、V形拉线C、水平拉线D、弓形拉线

当杆塔离道路较近,不能就地装设拉线时,一般采用()。A、张力拉线B、普通拉线C、水平拉线D、弓形拉线

转角双并横担安装前,先量取从杆顶往下()处划印,安装拉线抱箍后再装设双并横担。A、150mm;B、200mm;C、250mm;D、300mm。

更换直线杆塔针式绝缘子时,从针式绝缘子上解开的导线应()。A、临时固定在横担上B、落到横担下方C、剪断D、固定在安全带上

输电线路防鸟装置一般安装在()。A、地线横担上部B、导线横担中间C、杆塔主材与横担交叉处D、悬垂绝缘子串上方的横担位置

在地线横担和主杆的连接点至导线横担和主杆连接点间装设斜拉杆D的作用是()。A、将地线的水平力传递给导线拉线B、保证杆塔的稳定性C、用来承受断线张力D、保证杆塔的牢固性

拉线应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

上杆塔前应检查()是否牢固。A、根部B、基础C、拉线D、横担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杆塔附属设备的是()A、横担B、拉线C、金具D、调压开关

拉线应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宜小于(),当受到地形限制时不得小于30°。A、60°B、30°C、45°D、75°

架空线路主要由()、横担、金具及基础等组成。A、导线B、杆塔C、拉线D、绝缘子

紧线、撤线前,应检查拉线、()及杆塔。A、基础B、横担C、金具D、桩锚

低压电杆拉线一般固定在横担下方不大于()m处。A、0.5B、0.4C、0.2D、0.3

转角抱横担安装前,先量取从杆顶往下()处划印,安装拉线抱箍后在装设抱横担。A、150mmB、200mmC、250mmD、300mm

无论导线如何排列,拉线都应安装在横担下方距横担300mm处。

拉线应固定在横担下()处。

拉线的楔形线夹端应固定在电杆横担下部()处。A、100~200mmB、200~300mmC、300~400mm

转角双并横担安装前,先量取从杆顶往下()处划印,安装拉线抱箍后再装设双并横担。A、150mmB、200mmC、250mmD、300mm

多选题上杆塔前应检查()是否牢固。A根部B基础C拉线D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