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监测设备信息建模应遵循()标准。A、Q/GDW131B、GB/T22386C、DL/T860-8-1D、Q/GDW616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监测设备信息建模应遵循()标准。

  • A、Q/GDW131
  • B、GB/T22386
  • C、DL/T860-8-1
  • D、Q/GDW616

相关考题:

《变电验收管理规定第26分册辅助设施验收细则》:智能组件柜(汇控柜)状态监测IED应具有故障自检、远程维护功能,状态监测信息应能上送远方主站;信息传输满足Q/GDWZ410的相关要求,通信协议遵循DL/T860、DL/T1146的相关要求。

57、 智能变电站的故障录波文件格式采用( )A.GB/T22386 B. Q/GDW 131 C .DL/T860.72 D.Q/GDW 1344

智能组件柜(汇控柜)状态监测IED应具有故障自检、远程维护功能,状态监测信息应能上送远方主站;信息传输满足Q/GDWZ410的相关要求,通信协议遵循DL/T860、DL/T1146的相关要求。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规定,常规变电站通过智能化改造,可以实现()A、一次主设备状态监测。B、信息建模标准化。C、信息传输网络化。D、高级功能。E、辅助系统智能化。

《智能变电站优化集成设计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技术研究,引导设备创新。应加强状态监测IED装置的集成整合度,减少装置硬件数量,IED装置间、IED装置与后台通信规约应采用DL/T860统一建模,实现()。

一次设备状态监测的模型应遵循()标准。A、DLT860B、DLT476C、GB/T22386D、Q/GDW616

简述智能变电站设备状态的监测。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视信息包括()A、设备自检信息B、运行状态信息C、告警信息D、对时状态信息

智能变电站的四化指的是数据采集数字化、信息交互标准化、一次设备智能化和()A、运行监视可视化B、运行维护透明化C、高级应用智能化D、设备检修状态化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运行监视范围包括()A、电网运行信息B、一次设备状态信息C、二次设备状态信息D、辅助应用信息

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传输应满足相关要求,同步相量数据传输格式采用()。A、Q/GDW 1344B、Q/GDW 131C、DL/T860-7-2D、GB/T22386

智能变电站数据采集总的要求()A、应实现电网稳定、动态和暂态数据的采集B、应实现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辅助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采集C、量测数据应带时标、品质信息D、支持DL/860,实现数据的统一接入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遵循()标准,实现站内信息、模型、设备参数的标准化和全景信息的共享。A、DL/T860B、IEC103C、CDTD、其他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运行监视总体要求包括()A、不要求实现全站设备的统一建模B、要求监视电网运行信息C、要求监视一、二次设备状态信息和辅助应用信息D、要求对主要一次、二次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可视化展示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规定,运行监视范围包括()A、电网运行信息B、一次设备状态信息C、二次设备状态信息D、辅助应用信息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规定,站控层设备通信协议和信息交互应遵循()标准,实现站内数据信息集中共享;满足集中监控、顺序控制、状态检修等要求。

根据Q/GDW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规定,SV采样值应遵循下列那几种标准、().A、GB/T20840.8(IEC60044-8)标准B、DL/T860.92(IEC61850-9-2)标准C、IEC60870-5-103标准D、IEC60870-5-101/4标准

智能变电站的故障录波文件格式采用()A、GB/T22386B、Q/GDW131C、DL/T860.72D、Q/GDW1344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的基本原则为()A、通过各应用系统的集成和优化,实现电网运行监视、操作控制、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功能B、遵循DL/T860标准,实现站内信息、模型、设备参数的标准化和全景信息的共享C、遵循Q/GDW215、Q/GDW622、Q/GDW623、Q/GDW624,满足调度对站内数据、模型和图形的应用需求D、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遵循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安全〔2006〕34号文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中源端维护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利用基于图模一体化技术的系统配置工具,统一进行信息建模及维护B、提供的信息模型文件应遵循SCL、CIM、E语言格式C、图形文件应遵循Q/GDW624D、实现DL/T860的SCD模型到DL/T890的CIM模型的转换

智能变电站通常比数字化变电站增加如下功能()。A、一次主设备状态监测B、高级应用功能C、辅助系统智能化D、过程层数字化

根据Q/GDW410-2011《智能高压设备技术导则》,所有监测IED均接入过程层网络,并以MMS协议向监测主IED报送监测信息。

多选题《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建变电站设计补充规定》要求,变电站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变电站设计应遵循Q/GDW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B选用电子式互感器时,需进行充分技术经济论证。C宜建立全站的数据通信网络,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应数字化、共享化。D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全站设备的状态监测功能宜利用统一的信息平台,应综合状态监测技术的成熟度和经济性,对关键设备实现状态检修,减少停电次数、提高检修效率。E提高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优化整个变电站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多选题《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规定,常规变电站通过智能化改造,可以实现()A一次主设备状态监测。B信息建模标准化。C信息传输网络化。D高级功能。E辅助系统智能化。

填空题《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规定,站控层设备通信协议和信息交互应遵循()标准,实现站内数据信息集中共享;满足集中监控、顺序控制、状态检修等要求。

填空题《智能变电站优化集成设计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技术研究,引导设备创新。应加强状态监测IED装置的集成整合度,减少装置硬件数量,IED装置间、IED装置与后台通信规约应采用DL/T860统一建模,实现()。

多选题《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建变电站设计补充规定》要求,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状态监测总体设计原则包括()A变电站内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应综合考虑测量数字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B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高压组合电器(GIS/HGIS)应预置局放传感器及测试接口供状态监测使用。C状态监测设备使用不应影响一次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D全站应建立统一的状态监测后台系统,实现各类设备状态监测数据汇总与分析。E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主变压器应预置局放传感器及测试接口供状态监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