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药物浓度超过多少应考虑是否药物中毒()A、1.0ng/mlB、1.5ng/mlC、2.0ng/mlD、3.0ng/mlE、2.5ng/ml

.地高辛药物浓度超过多少应考虑是否药物中毒()

  • A、1.0ng/ml
  • B、1.5ng/ml
  • C、2.0ng/ml
  • D、3.0ng/ml
  • E、2.5ng/ml

相关考题:

口服阿片类药物中毒应 ( )。

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中浓度低,排出较慢A.药物吸收B.药物分布C.药物代谢D.药物中毒E.药物排泄

地高辛引起眼部的副作用可能是A、常规不良反应B、老年患者常见C、药物剂量过低的信号D、药物中毒的信号E、疾病进展的信号

服用地高辛期间应注意监测A、血浆药物浓度B、血压C、心率及心律D、心功能E、电解质

下列药物中,有效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相接近的是()A、阿托品B、拜阿司匹林C、地高辛D、氨氯地平

药物中毒或无效时可能导致治疗无效并带来严重后果的药物()。 A.环孢素B.他克莫司C.庆大霉素D.地高辛

奎尼丁与地高辛合用,使地高辛A、从组织结合部位置换下来B、奎尼丁血药浓度升高C、药物代谢增加D、血药浓度下降E、胺碘酮血药浓度升高

有关药物的血药浓度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理想指标B、药物血浓度与临床疗效呈直线关系C、药物特异性都很高,只能测出活性药物D、药物特异性都很低,只能测出非活性药物E、鉴定是否某种药物中毒

唾液中药物浓度近似于血清中游离药物浓度,约为血清中总药物浓度50%的是A、地高辛B、碳酸锂C、氨茶碱D、氨基糖苷类抗生素E、环孢素

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检查时药师发现地高辛超过中毒浓度,达到6.7ng/ml(正常值0.8~2.2ng/ml,中毒浓度>2.0~2.5 ng/ml),仔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住院后除服用医院医嘱的地高辛0.125mg/d外,还继续服用自带药品地高辛0.25mg/d,而患者本人并不知晓自带药品中也有地高辛,以致地高辛中毒,出现心律失常。该用药错误应定义为( )A:A级B:B级C:D级D:E级E:H级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很多,有些药物的治疗药物浓度检测很重要。临床上在需长期使用强心苷时,一般选用地高辛。地高辛的治疗药物浓度检测很重要,地高辛的治疗药物浓度检测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个体差异很大的药物B.具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C.特殊人群用药D.毒性反应不易识别的药物E.合并用药而出现异常反应

A.药物排泄B.药物代谢C.药物分布D.药物吸收E.药物中毒体液占体重75%~80%,水溶性药物血中峰浓度较高,即

关于患者用药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定期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B.在患者症状好转后,应立即停用比索洛尔C.应注意观察是否有黑便D.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E.应依情况调整地高辛剂量

服用地高辛期间应注意监测A.血浆药物浓度B.血压C.心率及心律D.心功能E.电解质

简述引进浅冷装置乙二醇浓度应控制在多少?是否越高越好?

老年人选择抗高血压药物()A、应首先考虑对机体损害小B、应首先考虑降压效果最强C、应首先考虑价格是否能承受D、应首先考虑使用短效药物

滴定液的名义浓度与实际浓度相差应不超过多少?

房颤电击除颤时应特别注意()A、用地高辛治疗者,其血浓度应低于治疗水平B、年龄因素C、左房大小D、性别E、是否使用过奎尼丁

肾功能衰竭病人易引起药物中毒,下述哪种药物最可能出现毒性反应()A、速尿B、心得安C、地高辛D、丙酸睾丸酮E、碳酸氢钠

奎尼丁与地高辛合用,使地高辛()A、从组织结合部位置换下来B、奎尼丁血药浓度下降C、奎尼丁血药浓度升高D、胺碘酮血药浓度升高E、药物代谢增加

单选题下列关于地高辛的说法,有误的是A与普罗帕酮合用,血清地高辛浓度降低B地高辛属于中效强心苷C不能单凭药物浓度来判定是否中毒D中毒剂量地高辛可加重心力衰竭E血清地高辛浓度为0.5~1.0mg/ml是相对安全的

单选题.地高辛药物浓度超过多少应考虑是否药物中毒()A1.0ng/mlB1.5ng/mlC2.0ng/mlD3.0ng/mlE2.5ng/ml

单选题体液占体重75%~80%,水溶性药物血中峰浓度较高,即( )A药物排泄B药物代谢C药物分布D药物吸收E药物中毒

单选题房颤电击除颤时应特别注意()A用地高辛治疗者,其血浓度应低于治疗水平B年龄因素C左房大小D性别E是否使用过奎尼丁

单选题如进行地高辛浓度测定,患者可能出现哪种情况?(  )A地高辛浓度=0.5~2.0ng/mLB地高辛浓度≤1.5ng/mLC地高辛浓度>2.0ng/mLD地高辛浓度<0.5ng/mLE地高辛浓度=1.5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