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时进入扩散阶段要()煤油滴入量让零件表面的碳向表层扩散,表面碳浓度适当降低,渗碳层增加,最后回到所需表面含碳量和所要求渗碳深度。A、增加B、减少C、不变

渗碳时进入扩散阶段要()煤油滴入量让零件表面的碳向表层扩散,表面碳浓度适当降低,渗碳层增加,最后回到所需表面含碳量和所要求渗碳深度。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相关考题:

随着钢中含()量增加,钢中渗碳体也增多。 A、锰B、硫C、碳

生产中对较重要的零件(如汽车、拖拉机齿轮等)及对于截面较大或心部强度要求较高的渗碳零件,通常采用()来制造。 A、含碳量较低(0.10~0.25%)的钢B、含碳量为0.30%的钢C、合金渗碳钢D、高碳高合金钢

渗碳时进入扩散阶段要( )煤油滴入量让零件表面的碳向内表层扩散,表面碳浓度适当降低,渗碳层增加,最后回到所需表面含碳量和所要求渗碳深度。A.增加B.减少C.不变

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钢中渗碳体的量将减小。A对B错

铁一渗碳体相图中的A3温度,在一定范围是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铁碳合金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组织中的铁素体相对量逐渐增加,而渗碳体相对量逐渐减少。

渗碳时进入扩散阶段要()煤油滴入量让零件表面的碳向内表层扩散,表面碳浓度适当降低,渗碳层增加,最后回到所需表面含碳量和所要求渗碳深度。A、增加B、减少C、不变

铁碳合金随着碳含量的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中的铁素体相对量逐渐减少B、组织中的铁素体相对量逐渐增加C、渗碳体相对量逐渐增加D、渗碳体相对量逐渐减少

进行表面渗碳处理时,渗碳零件表面层含碳量一般控制在()。A、0.5%~0.6%B、0.6%~0.8%C、0.85%~1.05%D、1%~2%

造成渗碳层出现网状碳化物缺陷的可能原因是工件()。A、表面碳浓度过低B、表面碳浓度过高C、渗碳层出炉后冷速太快D、滴注式渗碳,滴量过小

零件渗碳后,含碳量从表层到心部逐渐()。

在平衡状态下,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素体量逐渐减少,而渗碳体量逐渐增加。

为了使零件表层和部分别获得高碳和低碳组织,可利用()材料进行渗碳处理。A、含碳量0.10%~0.25%的碳钢B、低合金钢C、工具钢D、含碳量0.40%~0.60%的碳钢

渗碳后,零件表层和心部含碳量一致,淬火后硬度相同。

铁碳合金中含碳量增高时,组织中渗碳体相对质量减少。

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钢中渗碳体的量将减小。

渗碳是钢件表面渗入碳原子的工艺,它能使钢表面的含碳量提高,主要目的是得到()的表层。A、耐磨B、耐压C、耐腐蚀D、高硬度

低碳钢零件渗碳后,仅表层含碳量增加,经淬火后硬度才能升高。

为增加钢件表层的含碳量和一定的碳浓度梯度,将钢件放在含碳的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活性碳原子渗入表层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渗碳。渗碳用钢一般采用含碳量为()的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A、0.15%~0.25%B、0.25%~0.35%C、0.35%~0.45%D、0.45%~0.55%

低碳钢零件渗碳后含碳量增加,硬度自动升高。

渗碳是在钢件的表面以碳元素渗入,使钢件表面的含碳量提高,得到耐磨、耐压和高硬度的表面。

渗碳是通过提高工件表层的含碳量达到表面淬火提高硬度的目的。

多选题渗碳是钢件表面渗入碳原子的工艺,它能使钢表面的含碳量提高,主要目的是得到()的表层。A耐磨B耐压C耐腐蚀D高硬度

判断题铁碳合金中含碳量增高时,组织中渗碳体相对质量减少。A对B错

判断题低碳钢零件渗碳后,仅表层含碳量增加,经淬火后硬度才能升高。A对B错

判断题渗碳是在钢件的表面以碳元素渗入,使钢件表面的含碳量提高,得到耐磨、耐压和高硬度的表面。A对B错

判断题低碳钢零件渗碳后含碳量增加,硬度自动升高。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