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定向天线(雷达)观测系统的高空气象观测站应四周开阔,障碍物对观测系统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应(),特别是观测站盛行风下风方向120°范围内的障碍物对观测系统的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应()。A、≤5.71°B、<5.71°C、≤5.00°D、<5.00°E、≤3.00°F、<3.00°G、≤2.00°H、<2.00°I、≤1.00°J、<1.00°
采用定向天线(雷达)观测系统的高空气象观测站应四周开阔,障碍物对观测系统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应(),特别是观测站盛行风下风方向120°范围内的障碍物对观测系统的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应()。
- A、≤5.71°
- B、<5.71°
- C、≤5.00°
- D、<5.00°
- E、≤3.00°
- F、<3.00°
- G、≤2.00°
- H、<2.00°
- I、≤1.00°
- J、<1.00°
相关考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 分别为 35km 和 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D.需补充高空气象探测
某建设项目位于内陆平原地区,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离该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55km和4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补充地面气象观测B.可采用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连续1年的观测资料C.可采用该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测数据D.高空气象资料应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格点气象资料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38km和55km。下列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A: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B: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C:调查距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D:调查距项目最远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分别为35km和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D.需补充髙空气象探测
国家天气观测网是以()为主体组成,是国家天气观测的骨干网,包括了全部探空观测、天气雷达观测和气象卫星观测。A、国家气候观象台B、国家气象观测站C、区域气象观测站D、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大气本底站、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高空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站、气象卫星地面站、区域气象观测站等气象台站和()的探测环境,应当依法予以保护。A、气象探测设施B、探测环境C、单独设立的气象探测设施
单选题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由()、() 、空基气象观测系统、天基对地综合观测系统、特种观测系统、气象观测基准和观测质量保障系统组成。A地基地面气象观测系统;地基高空气象观测系统B地面气象观测系统;地基高空气象观测系统C地基地面气象测报系统;地基高空气象测报系统D地面气象探测系统;地基高空气象探测系统
单选题国家天气观测网是以()为主体组成,是国家天气观测的骨干网,包括了全部探空观测、天气雷达观测和气象卫星观测。A国家气候观象台B国家气象观测站C区域气象观测站D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
多选题《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气象站周围观测环境发生变化后要进行详细记录。新建、迁移观测场或观测场四周的障碍物发生明显变化时,应().A测定四周各障碍物的方位角和高度角B绘制地平圈障碍物遮蔽图C绘制四周障碍物仰角图
多选题采用定向天线(雷达)观测系统的高空气象观测站应四周开阔,障碍物对观测系统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应(),特别是观测站盛行风下风方向120°范围内的障碍物对观测系统的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应()。A≤5.71°B<5.71°C≤5.00°D<5.00°E≤3.00°F<3.00°G≤2.00°H<2.00°I≤1.00°J<1.00°
判断题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中要求: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场周边10m范围内不宜有障碍物。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