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先民进入福建宁化石壁的主要隘口是()。A、站岭隘B、甘家隘C、船顶隘D、罗坑隘

客家先民进入福建宁化石壁的主要隘口是()。

  • A、站岭隘
  • B、甘家隘
  • C、船顶隘
  • D、罗坑隘

相关考题:

自古以来,石城县是客家先民进入闽西、粤东的主道,素有什么之称?

宁化县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时间是()。A、2008年B、2009年C、2010年D、2011年

世界客属公认的客家祖地是指()。A、三明宁化石壁B、江西石城C、龙岩长汀D、广东梅县

“广东各姓谱乘,多载其上世以避黄巢之乱,曾寄居宁化石壁村葛藤坑,因而转徙各地。”这句话来自客家学大师罗香林的论文《宁化石壁村考》,这篇论文发表的时间是()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

当今许多客家人都把广东梅州当成“客都”。而这个“客都”在清《嘉应州志》上记载“梅州人民抗元的壮烈,地为之墟,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人。”A、宁化石壁B、赣州石城C、汀州武平

全国政协叶选平副主席1995年在石壁客家公祠建竣之时,为石壁客家公祠题署的祠匾是()。A、客家公祠B、客家祖地C、客家摇篮D、客家魂

两岸客家一脉情,宁化石壁是台湾客家寻根问祖的地方。当前,应通过发挥客家文化独特的吸引力和客家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弘扬客家文化,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交流与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利用客家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依据是()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③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的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以下符合客家民系历史史实的有()。A、客家先民是南越族人与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B、西晋末年迁到安徽、江西北部定居,是第一次大迁移C、“客家”的得名源自两宋时期D、客家先民过着封闭式的、以家族为整体核心的生活

两晋以前,潮汕地区的居民是闽越族人,客家先民是西瓯越人。

杨成武将军考察宁化石壁并亲自题词“石壁客家祖地”的时间是()。A、1991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

宁化举行的第一届“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是在哪一年?()。A、1996年B、1997年C、1998年

最原始的客家话从()形成。A、梅州B、龙岩C、潮汕一带D、宁化石壁一带

宁化石壁祭祖大典在每年的()举行。A、10月16日B、12月20日C、11月16日D、11月20日

宁化客家名人郑文宝著称于世的书法是()。A、隶书B、正楷C、小篆D、行书

1912年英国传教士艮贝尔在一本书中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多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这本书是()。A、《客家研究导论》B、《客家源流考》C、《嘉应州志·丛说》D、《客家源流与迁移》

位于福建西部的一条山脉,唐末以来对于阻隔中原战乱,为客家先民提供避难之所,在石壁聚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山脉是()。A、玳瑁山脉B、宝台山脉C、武夷山脉D、戴云山脉

至2011年,宁化已举办了()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A、15届B、16届C、17届

客家先民大批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B、躲避战乱C、改善环境D、无具体因

宁化客家人端午节有“挂青”的习俗,“青”是指()。A、柳枝B、艾草C、葛藤D、菖蒲

宁化石壁被誉为()A、客家发源地B、客家诞生地C、客家聚居地D、客家的祖地和摇篮

宁化客家国际大酒店为宁化县永宁高速路口的东山桥头金三角地段,距国家地质公园天鹅洞群仅15公里,距世界客家朝圣中心客家祖地仅20分钟车程。

下列属于宁化县标志建筑的有()A、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B、客家祖地博物馆C、海西(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城D、客家国际大酒店

以下属于宁化客家美食的是()A、客家擂茶、延祥贡茶B、河龙贡米、客家酒娘C、烧卖、生鱼片D、田鼠干、豆腐驼子

()石壁是客家人开创基业的发祥地,曾是中国历史上客家人5次由中原向南迁徙的中转站。A、清流B、明溪C、宁化D、泰宁

问答题自古以来,石城县是客家先民进入闽西、粤东的主道,素有什么之称?

多选题以下符合客家民系历史史实的有()。A客家先民是南越族人与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B西晋末年迁到安徽、江西北部定居,是第一次大迁移C“客家”的得名源自两宋时期D客家先民过着封闭式的、以家族为整体核心的生活

单选题宁化石壁被誉为()A客家发源地B客家诞生地C客家聚居地D客家的祖地和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