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评袋泡茶时,需先拆茶袋,再称取3g茶样用于冲泡。

审评袋泡茶时,需先拆茶袋,再称取3g茶样用于冲泡。


相关考题:

扦样是审评茶叶的开始,扦取的茶样是审评茶叶品质的依据,所以扦取的茶样要求随机取样。()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150mL的绿茶标准审评杯,审评茶时投绿茶茶量()。A、2gB、5gC、4gD、3g

花茶双杯审评一次冲泡法:同一茶样取二分,每份3g,置于( )杯中,两杯同时冲泡,冲泡时间为5分钟。 A、150mlB、50mlC、200m1D、250m1

花茶内质审评一般采用双杯审评,即( ). A、同一茶样冲泡两杯B、两个茶样各冲泡一杯C、一杯冲泡两次D、两杯冲泡两次

双杯审评二次冲泡法中同一茶样需称取两份,每份( )置于150m1审评杯中。 A、3gB、5gC、10gD、15g

将提取物或饮片细粉,喷入或拌入茶叶中,干燥灭菌后装入茶袋中的制剂( )。A、茶剂B、茶块C、袋泡茶D、锭剂E、膏剂

(),人们已将茶叶先做成茶饼,饮用时再碾碎冲泡。A、唐代B、三国时期C、明代D、宋代

黑茶的内质审评,采用将砖(饼)形的紧压茶敲破、捏碎均匀,()冲泡A、3g/5分钟B、5g/3分钟C、3g/3分钟D、5g/5分钟

福建省乌龙茶的审评方法与大宗绿茶审评方法相比,其特点是()。A、多次冲泡B、带汤闻(评)香C、茶水比不一样D、都是

红、绿茶审评时,嗅香气主要是嗅()。A、倒出茶汤后嗅审评杯中茶叶的香气B、端起茶汤嗅茶汤的香气C、冲泡时嗅审评杯盖的香气D、嗅干茶的香气

冲泡乌龙茶、红茶、名优绿茶、冰茶、袋泡茶各需多高的水温?

在审评茶叶外形时,取缩分后的有代表性的茶样()进行审评。A、100gB、200gC、10—20gD、100—200g

用以称取茶样的称茶器有什么要求?

乌龙茶审评,冲泡时间为()。A、2minB、3-5minC、5minD、7min

乌龙茶审评基本方法:用钟形有盖茶欧冲泡。称取样茶5克,放人容量110毫升的审评杯内,然后冲泡。一般中档乌龙茶审评冲泡()次,嗅香后再倒出茶汤,看汤色、尝滋味。A、0.5分钟、1分钟、2分钟B、1分钟、2分钟、3分钟C、2分钟、3分钟、4分钟D、2分钟、3分钟、5分钟

名茶“碧螺春”以细嫩出名,其冲泡时,宜()。A、先置茶,后冲水B、先置茶,后多次加水冲泡C、先冲水,后置茶D、茶、水共煮

审评白茶,准备茶汤的方法是准确称取茶样3.0g,用150ml沸水冲泡5min,将茶汤沥出,审评香气、汤色、滋味与叶底

下列紧压茶中()内质审评采用冲泡法。A、湘尖B、黑砖C、米砖D、金尖

六堡茶审评冲泡时,用茶量是()。A、3gB、5gC、7gD、10g

饼茶内质审评采用()。A、冲泡法B、煮渍法C、点茶法D、泡或煮

减量法称样时,是先称(),再称取()试样后称量瓶的质量,二者之差即是试样的质量。

减量法称样,先称(),再称取()试样后称量瓶的质量,二者之差就是试样的质量。

龙井茶冲泡技法()A、赏干茶品泉温润饱再冲泡品茶B、赏干茶冲泡赏茶舞品茶C、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细品佳茗D、洗茶冲泡浸泡观色闻香品茶

龙井茶的冲泡一般分赏干茶、品泉、温润泡、再冲泡、品茶等步骤。

单选题龙井茶冲泡技法()A赏干茶品泉温润饱再冲泡品茶B赏干茶冲泡赏茶舞品茶C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细品佳茗D洗茶冲泡浸泡观色闻香品茶

多选题龙井茶冲泡技法(  )。A赏干茶、品泉、温润、饱、再冲泡、品茶B赏干茶、冲泡、赏茶舞、品茶C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细品佳茗D洗茶、冲泡、浸泡、观色、闻香、品茶

填空题减量法称样时,是先称(),再称取()试样后称量瓶的质量,二者之差即是试样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