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树脂浇注互感器外绝缘应有满足使用环境条件的爬电距离并通过凝露试验。

户内树脂浇注互感器外绝缘应有满足使用环境条件的爬电距离并通过凝露试验。


相关考题:

断路器断口外绝缘应满足不小于( )倍相对地外绝缘爬电距离的要求,否则应加强清扫工作或采取其他防污闪措施。A.1.05B.1.15C.1.25D.1.3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外绝缘表面应无粉蚀、开裂、凝露、放电现象,外露铁芯无锈蚀。

雨、雪天气开关柜特殊巡视项目有()。(A)检查开关室有无漏雨情况 (B)检查开关柜内有无进水情况 (C)检查设备外绝缘有无凝露现象 (D)检查设备外绝缘有无放电、爬电、电晕等异常现象

发电厂、变电所中,下列电压互感器的选择条件,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35kV户内配电装置,宜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B) 35kV户外配电装置,宜采用油浸绝缘结构的电压互感器, C)110kV户内配电装置,当容量和准确度满足要求时,宜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D)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宜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JDZ-10型电压互感器为单相单线圈,环氧树脂浇注绝缘。A对B错

断路器的爬电比距是指断路器外绝缘的爬电距离对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爬电距离是在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沿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A对B错

电气设备的爬电距离与其额定绝缘电压或工作电压、()和绝缘材料组别有关。A、爬电比距B、漏电起痕C、污染等级D、对地距离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对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称()A、外绝缘比距B、工作电压比距C、爬电比距D、内绝缘比距

在轻、中污区(II级及以下),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盘型绝缘子;在重污区(III级及以上),其爬电距离()盘型绝缘子最小要求值的3/4;瓷棒绝缘子爬电距离应不小于盘型绝缘子

在轻、中污区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不宜小于盘型绝缘子;在重污区其爬电距离不应小于盘型绝缘子最小要求值的()且不小于()。

JDZ-10型电压互感器为单相单线圈,环氧树脂浇注绝缘。

电瓷外绝缘爬电比距定义?()A、爬电比距=绝缘子爬距/额定线电压B、爬电比距=绝缘子爬距/额定相电压C、爬电比距=绝缘子爬距/最高线电压D、爬电比距=绝缘子爬距/最高相电压

爬电比距指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额定工作电压之比。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附件在电气绝缘上的要求有()。A、电缆附件所用材料的绝缘电阻、介质损耗、介电常数、击穿强度,以及与结构确定的最大工作场强满足不同电压等级电缆的使用要求。B、干闪距离、湿闪距离、爬电距离满足要求。C、有机材料作为外绝缘时还应考虑抗漏电痕迹、抗腐蚀性、自然老化等性能。D、电缆附件的电气绝缘强度不高于电缆电气绝缘强度。

电缆终端的外绝缘,必须符合安置处海拔高程、污秽环境条件所需爬电比距的要求。

在保证电器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够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为()。A、爬电距离B、电气间隙C、安全距离D、绝缘距离

JDZ-10型电压互感器,字母“J”代表()A、电压互感器B、单相C、树脂浇注绝缘

浇注式电压互感器使用()作为对地绝缘介质。A、绝缘油B、环氧树脂C、塑料D、六氟化硫气体

JDZJ-10型电压互感器是()。A、单相、双绕组、全绝缘、油浸式、户外型产品;B、单相、三绕组、半绝缘、油浸式、户外型产品;C、单相、双绕组、全绝缘、油浸式、户内型产品;D、单相、三绕组、弱绝缘、环氧树脂浇注式、户内型产品。

某500kV变电站处于Ⅲ级污秽区(2.5cm/kV),请对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进行选择和计算。若500kV电流互感器直径为520mm,计算互感器的电瓷外绝缘爬电距离不应小于下列何值()?A、1237.5cmB、1375cmC、1512.5cmD、1650cm

电流互感器精益化评价,外绝缘采用防污型瓷套,爬电比距符合污秽等级要求。污秽等级不满足要求时,应喷涂RTV涂料且状态良好或加装增爬裙且状态良好。

耦合电容器出厂验收要求,其外绝缘()≤4.0。A、爬电距离/干弧距离B、干弧距离/爬电距离C、爬电比距/干弧距离D、干弧距离/爬电比距

断路器断口外绝缘应满足不小于()倍相对地外绝缘爬电距离的要求,否则应加强清扫工作或采取其他防污闪措施。A、1.05B、1.15C、1.25D、1.3

断路器的爬电比距是指断路器外绝缘的爬电距离对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爬电距离是在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沿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依据《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与其两端承担的最高运行电压之比称为()。A、爬电比距B、统一爬电比距C、最小爬电比距D、最大爬电比距

判断题爬电比距指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额定工作电压之比。A对B错

单选题JDZ-10型电压互感器,字母“Z”代表()A电压互感器B单相C树脂浇注绝缘